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正>施工企业推进智能建造是大势所趋。智能建造具有涉及面宽、技术性强的特点,因此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究竟应如何做才能有效推进智能建造?2020年7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委发布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2035年我国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的目标;2020年9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智能建造技术。自此以来,智能建造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推进智能建造向智慧运维迈进;全力打造少人化、无人化施工;持续完善平台建设,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建造被认为是引领中国及世界高速铁路建造发展的重要方向。中铁电气化局在行业内率先推广应用智能建造体系,为加速推进高速铁路四电智能建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工程建设企业应在智能建造发展中居于创新主体地位,本文对中建八局智能建造“413N”发展规划及推进智能建造发展的六大重点方向进行了剖析。行业背景智能建造是当前建筑行业的重要命题,它涉及到建筑行业的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各个方面。美欧等发达国家凭借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系统软件等基础科学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智能建造发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智能建造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需要政府、协会、企业多主体有机协同、共同推进,需要推进相关技术的广泛性、体系化应用,将推动施工管理机制创新、资源协同优化、过程闭环控制。近年来,建筑业工程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建造工业化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国家大力推行智能建造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智能建造的实施将以协同创新为主导模式,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与现场装配化为重要载体,根本性推动建筑业变革升级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BIM和智能建造有什么关系?BIM如何支持智能建造发展?2022年1月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在中国建筑业2035年目标当中指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从方向上再次明确了智能建造在中国建筑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而在智能建造概念被提出来之前,  相似文献   

6.
<正>建立全生命周期建设运营管理的方法论、打造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是有效推进企业智能建造的两大焦点。智能建造的目的是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和价值,并打造以数据为关键资源和重要纽带的产业链协作新模式。智能建造的灵魂在于组织架构和运营机制改革,以适应于面向未来业务数字化的价值管理理念和生产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建筑业数字化改革的推进,我们正迈入数字孪生时代,而真正实现建筑物数字孪生的智能建造,其基础前提是建造对象和建造过程的高度数字化,这样一个过程唯有依托于BIM建立数据模型才能实现,真正达到智能建造或智慧运维。BIM与智能建造的关系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作为传统行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推动智能建造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力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2021年3月,"发展智能建造"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2022年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将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构建信息化为动能的高效项目管理体系;拓展智能化为支撑的智慧物联监测体系;聚焦核心业务智能建造应用。1路桥施工企业发展智能建造势在必行智能建造引领路桥施工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智能建造囊括BIM、GIS、IoT、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智能建造已成为建筑企业破局重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只有通过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才能激发企业的创新潜力,推动业务模式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国建筑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但其粗放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了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资源消耗巨大、  相似文献   

11.
<正>加快构建先进适用的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实现管理平台化;提高全要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工程建造企业应扮演好创新主体的角色。近几年,国内建筑业经历了一些挫折,不过从客观数据上来看,我国建筑业的国民支柱地位依然稳固。然而,传统的建筑业面临生产率低、劳动力减少、工作环境恶劣、安全事故频发的困境,以上行业痛点倒逼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智能建造。  相似文献   

12.
<正>以钢结构智能制造为核心,推动产业升级;以现场智慧建造为突破点,拉通工厂现场一体化管理;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构建“前中后”台数字管理系统。1发展智能建造的紧迫性传统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建筑业对智能建造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中国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建筑业施工工人短缺。据统计,2022年建筑业从业人数5232万人,建筑工人平均年龄已超过40岁。  相似文献   

13.
<正>中亿丰在“建造-制造-智造”三造战略牵引下,率先构建中亿丰智能建造“1平台+6专项”体系,致力于实现中亿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协同发展,全力打造智能建造产业创新集群。智能建造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深度融合形成的建造新模式,在引领建筑产业变革,推动工程建设实现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目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智能建造的核心在于三个身份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我们传统施工企业身份的转变,我们不再是传统“造房子”的施工单位,  相似文献   

14.
<正>在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和建筑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将BIM技术融入到建筑工程项目建造管理中,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建造效益和企业智能建造水平,实现工程建造高质量发展。BIM的发展情况美国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概念,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BIM的应用开启了建筑业的数字时代,数字化转型将是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我们将围绕高质量的数字技术、数字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全生命期的数字技术应用等领域积极推进面向未来的智能建造。BIM开启了建筑业的数字时代今天,“数字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数字技术,我们每天用着微信、支付宝、淘宝,我们几乎离不开手机;工业领域有智能工厂;物流领域有智能仓库、无人码头;农业领域有智能灌溉、智能大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建筑业数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是信息化等关键共性技术仍然面临卡脖子问题;二是智能建造等变革性技术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三是数字化系统建设的企业内外协同较弱.建议如下. 加大数智建造通用共性技术研发.推行智能建造,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城市信息模型(CIM)等新技术在建造全过程的集成与创...  相似文献   

17.
<正>只有积极拥抱新技术,建筑设计企业才能在智能建造和数字化带来的大变革中突破传统产业模式,找到企业高质量发展机会,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建造新生产方式快速转型升级。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西北院)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组建的六大区建筑设计院之一。现已发展成为全国资质最全、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甲级建筑设计单位之一,隶属于世界500强的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经过7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大型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与全过程工程咨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推进"两个转变"、建设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及"三集五大"体系等一系列的部署与要求,特别是把国网公司关于"做精县公司"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主动适应各项变革,江苏省金坛市供电公司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做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强化执行力建设,主动融入改革发展大局。江苏省电力公司作为国家  相似文献   

19.
国内要闻     
正|行业趋势|四部门:进一步拓展能源领域5G应用场景据国家发改委6月11日消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未来3年至5年,围绕智能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煤石矿、智能油气、综合能源、智能制造与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应用场景,建设一批5G行业专网或虚拟专网,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研制一批满足能源领域5G应用特定需求的专用技术和配套产品,制定一批重点急需技术标准,研究建设能源领域5G应用相关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安全防护体系,显著提升能源领域5G应用产业基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智能建造融合了BIM,GIS,Io T、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它们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智能建造的技术体系,是智能建造的技术基础。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新常态下的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成本不断升高,经济结构矛盾不断显露。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