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水量分配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以小清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量分配和生态补偿是我国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模块,有助于解决水资源利用冲突,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方法]以小清河流域为例,将两者进行有效衔接,采用AHP法和熵值法进行科学分水的基础上,根据应分水量分摊上游的保护成本,结合各区域的实际用水和节水贡献进行调整,按照逐级补偿方式,测算流域各区域的水量综合补偿额。[结果]按照公平、效率、可持续的原则,2016年小清河上游至下游各区域的水量分配额分别为:滨州邹平7 350.03万m~3、淄博6 568.84万m~3、滨州博兴4 411.18万m~3、东营9 620.53万m~3、潍坊6 649.42万m~3;济南作为上游水源地为整条流域供水获得补偿2.66亿元,滨州邹平段因水量维护贡献突出、正外部效益外溢获得补偿2.020 2亿元,淄博、滨州博兴、东营和潍坊段则因其超量用水各需支付22.59万元、1.33亿元、1.11亿元和2.27亿元。[结论]小清河下游地区应增强水量维护意识,促进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升级,减少用水量。此外,今后应探索多元化的补偿资金来源,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流域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流域水量冲突问题,基于博弈视角建立了三阶段流域水量协调分配博弈模型,并以常德市澧水流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对流域水量冲突管理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阶段一是基于个体理性的顺序博弈,处于上游的地区具有取水优势,而下游用水主体则可能不能满足其基本的用水需求,易引发冲突;阶段二引入政府调控,其节水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且能保障各地区的基本用水需求,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达到均衡状态;阶段三实现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通过调整市场水权交易价格和水资源税率对流域水量冲突进行协调分配。 相似文献
3.
4.
在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跨区域生态补偿是常见的问题,其中确定补偿主体和补偿标准是进行补偿的关键.鉴于流域各区域使用生态资源给其他区域带来的负外部性难以通过经济的手段使其内部化,文章提出逐级补偿制度,探讨相邻区域之间补偿和被补偿问题,以降低生态补偿的交易成本.并基于水质和水量指标确定流域逐级补偿标准,对流域逐级补偿制度的实施进行了探讨,以促进流域整体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广东省梅州市各县(市、区)2011—2020年的人均水资源量、人均供水量、水资源利用率、供水模数、农业用水率、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指标、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率等指标数据,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密切值法构建梅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梅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特征进行评价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除梅江区外,梅州市总体水资源状况良好;(2)时间上,梅州市梅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升高-降低-升高”的波动状态,其中2014年最大,而2020年最小;(3)空间上,除了位于下游地区的梅江区,其他县(市、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较好;(4)2020年梅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与《梅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中的水资源规划目标吻合。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各地市环境质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提出了辽宁省各地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生态满意度法评价分析了辽宁省各地市环境质量现状。 相似文献
7.
根据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工程的项目收益范围和收益人群,提出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以及不同产业之间和不同人群中间的项目投资分摊原则和补偿机制,同时提出了包括融资模式、项目资金组成以及管理等的融资方案,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辽宁省英那河流域环境资源损失量的实际调查,分析并测算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收益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针对英那河水库扩建所产生的影响和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环境价值评估研究,充分证明了流域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具有极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经济效益。只要地方政府能在生态恢复初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相应的政策保障,因地制宜地、科学地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早日行动起来恢复生态环境系统,流域农民就有望早日脱贫致富。该项实证研究可为政府科学地协调好流域环境资源保护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黑河流域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黑河流域上游来水量锐减、中游用水量剧增、下游常常断流而导致的沙漠化现状.在分析其流域生态恶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源头抓治理、控制人口增长、实施"无人居住区"战略、严禁游牧乱砍滥伐、封山育林育草、保护水源涵养林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对农业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种植结构和产值结构演进优化指数与农业用水结构和用水经济效率结构演进优化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业水价调整对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值结构、用水结构、用水经济效率结构演进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农业水价调整能够促进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值结构、用水结构、用水经济效率结构演进优化,这为未来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岳Fang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3,(4):17-21
本文从辽宁省国土开发整治的现状、区域条件及未来发展趋势入手, 提出辽宁省国土开发整治的总体布局是:集中主要力量建设“沈阳至大连”和“沿海”两个经济地带;以沈阳、大连和锦州 3 个中心城市为中心发展辽中、辽南和辽西 3 个综合经济区,启动辽北、带动辽西和辽东;抓好部分城市群老工业基地改造、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国际金融、外贸出口加工区、辽河三角洲石油化工、农业开发区、辽西走廊石油化工、能源开发建设区和辽北粮食、能源和食品工业开发建设区 5 个重点开发建设地区;搞好辽东生态屏障建设区和辽西水土流失整治区。 相似文献
12.
关于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林改历经两年多时间,全省已确权到户的林地面积,占应改面积的65.04%;签订合同205.22万份;已有7293个村完成改革,239.7万农户,847万农民参加了林改。主要做法:改革模式多样化,组织推动高位化、部门指导经常化,具体操作规范化,改革宣传社会化。林改效应:集体林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非公有制投入林业发展资金达15亿元;为林区振兴和林农增收致富搭建了平台,增强了集体经济活力;推进了乡村民主建设,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全省在推进林改的同时积极探索配套改革:组织林农成立各种专业协会;引导组建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林业要素市场建设;开展林权抵押贷款;鼓励支持发展林地经济。 相似文献
13.
14.
15.
宋孝悦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2):77-78
辽宁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并且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辽宁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旅游业已确定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就辽宁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