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智慧》2009,(6)
“同事文化”就像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写字楼,蔓延了整个都市。所谓“同事文化”,指的是都市青年中尤其是自领青年以同事圈为主要社交圈的现象,他们不仅上班时默契配合、友好合作,下了班仍不舍分离,一起聚餐、逛街、泡吧、聊天。很多时候,同事们分不清工作与生活,因为工作让生活继续。  相似文献   

2.
任何事物都有其核心,核心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同志指出:“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迎刃而角。”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很多,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欠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育主题欠突出。胡棉涛同志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我们青年中思想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说到底都是同理想信念有关。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析手法形形色色,说到底也都是企图动摇和改变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抓住了理想信念教育,就抓住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根据的就是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对邓小平理论教育,从理论和初中的结合上帮助青年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规,使他伫牢固树立爱国主义1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可见,当前抓停顿 理信念教育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其他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我们在青年学生的教育整体部署上要遵循“核心联动”规律,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相似文献   

3.
孙晔 《新智慧》2005,(7):43-44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自己的理想,但服从国家分配”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意识,但大多数青年在找工作时仍然是服从国家分配。当时青年的这种状况与所受的集体主义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他们在就业时最看重的是“社会地位”,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理工科感兴趣,追求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相似文献   

4.
逆反心理的一种情绪厌烦,情感反向的反控制心理。青年的逆反心理是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运用反逆工作法,就是强调青年的主体性,强化教育者的威信度,强化工作的情理度,强化活动的适宜度等。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表现在学校范畴的一种社会文化,是适应青年学生成长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通常称为“第二课堂”。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迅速兴起而且日益蓬勃发展,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社会的关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徐曙光 《新智慧》2009,(1):I0005
台湾有家饮料公司生产的一种饮料原先销路不畅,后来他们采纳了一位专家的建议,在每包饮料的包装上印一则别具动人、很有诗意的爱情小故事,并将此饮料命名为“爱情饮料”。品种依旧,但包装一换,马上就吸引了众多的青年男女,他们边饮用边欣赏故事。接着该公司又动脑筋搞了个征文比赛,将从中选出的爱情故事印在包装上,反响十分强烈,参赛者踊跃。这些参赛者还做了公司的义务推销员,饮料销量顿时猛增。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不同时代的爱情观念,都能在它的文学中有所反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礼节情,以道制欲”的儒家思想茏罩一切,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一直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公式中演绎着。明代中晚期,城市商业的繁荣,社会心理的变化,导致对个人情感的尊重和宣扬日益突出。《牡丹亭》正是这一社会现象在爱情上的写照,它上承正统思想,下启现代风潮,集中体现了过渡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面对近十年因“只认名校,不问专业”而产生了大量“毕业即失业”现象产生问题后,家长和考生的择校心态都慢慢趋于理性。比起以前考生”重学力轻能力、只要证书‘不管专业”的现象,现在的考生更关心的是专业技能和就业前景两方面。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正处在极为艰难的时期,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国高校和学生更为主动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东南沿海城市的高速发展,带动着当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活面貌迅速改观。同时吸引着无数的外来“淘金者”。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地区人口压力与日俱增.一批批失去耕地的原住村民走上了”以地生财”的致富之路: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兴建起一栋栋高楼和店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低廉的房租吸引着大量外来人口。村民身份也从庄稼人转变为“物业经理人”或“房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城中村”现象。  相似文献   

10.
面对21世纪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挑战,我国青年的思想政治状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从国际上看,一方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露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国际反社会主义势力对我国青年一代进行“分化”和“西化”的图谋一天也没有放弃,西方个人主义思潮,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扩大其传播和影响的范围。从国内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各层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突出的问题是市场经济负效应带来的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青年的消极影响。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商品生产中假冒伪劣现象,经济生活中的坑蒙拐骗现象,文化生活中黄赌毒泛滥等现象,严重冲击着青年的心灵。相当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发生动摇。针对新时期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11.
逆反心理是一种情绪厌烦、情感反向的反控制心理。青年的逆反心理是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运用反逆工作法,就是强调青年的主体性,强化教育者的威信度,强化工作的情理度,强化活动的适宜度等。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本文拟以“三位一体”的分析方法来探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即从用人单位、高校、个人“三个角度”来阐述就业难的现状特点,从政府导向、市场需求、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来剖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要从政策落实力度、教育改革深度、产业吸纳广度“三个方面”来破解就业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存在种种不诚信现象,高校也日益暴露出诚信危机.因此,高校诚信教育工作应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相关观点和方法,转换教育思路,由关注"教育"转向关注"接受",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但在借鉴接受美学原理时.不能全套照搬,无视高校工作的独特性,而应确认"教育者一教育接受者",即"教师一学生"之间的互依、互存、互动,这样才能保证高校诚信教育工作朝正确的发展方向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青年教师“考博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敏 《企业家天地》2007,(6):232-233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生力军,他们的生存状态亟需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借青年教师“考博热”这一社会现象来分析这个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教师自身的因素,以期引起社会、学校等有关方面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依托辽宁红色文化助推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引领广大学生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争做有为青年、时代青年、梦想青年和自信青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内容也出现了相应发展与变化,要求高校党校党课教学立足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切实加强以“四个基本观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党建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做好人的工作,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此推进和保证高校各项任务的完成,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形成办教育、求发展、不断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分析当前形势,我国高校党建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仍面临巨大挑战。“以人为本”理念赋予高校党建工作新内涵。指导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六个问题,即: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转轨时期出现的负面影响,信息时代的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政工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政工队伍,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发挥学校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年关乎到党和国家的未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已经建立三级育人格局,形成了从教师、课程、党委领导等方面的整体推进模式,丰富了青马课程培育内容,为国家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青年。随着“青马工程”的深入发展,培养的学生态度消极、培养内容流于形式、育人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逐渐暴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马工程”的推进。因此,高校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创新教学模式,健全相应管理机制应对挑战,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组织承诺是指教师坚信学校目标,认同并接受学校价值观,自动自发地为学校竭尽全力,渴望能够在该学校一直工作下去的心理定势提升.它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是决定高校教育质量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之一.目前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资源的主力军,转型期的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青年师资流动的严峻现象,文章从职业道德、教师需求、环境管理、教师发展、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