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独立审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由于市场经济处于发展阶段,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是很规范,市场竞争不够充分,关联交易较为普遍等因素的存在,对会计信息的公允将产生影响。独立审计的对象是公司的财务报表,因此公允价值的使用对独立审计的影响也会很大。本文从公允价值的运用对审计的风险、审计重要性、审计职业判断等方面探讨了对独立审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勇  冯硕 《湖北审计》2011,(1):21-23
本文以我国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研究背景,剖析了公允价值审计面临的挑战,并从会计准则系统性缺陷、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耦合度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公允价值审计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3.
一、公允价值的认识与运用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对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具有深远意义;同时,我国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运用的方向、范围、程度等方面也表现出若干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2006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金融机构纷纷倒闭,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变化、争议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公允价值的审计策略,以期对人们深入了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作为可供选择的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允价值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作为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第一次被列入准则而进行了规范。但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我国并没有采用激进的态度,而是坚持“适度运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一、公允价值计量及审计内涵(一)公允价值涵义。广义地讲,公允价值涵盖了其它几个计量属性,需要反映交易和事项内涵的公平、允当的价格,并同时兼具可靠、相关的信息特征。狭义地讲,公允价值作为独立的计量属性,它所反映的是一种模拟的市场价格,在尚未交易和非清算的情况下采用各种估价技术对缺乏有效市场的资产和负债项目的价值进行近似市场定价方式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我国会计规范引进公允价值始于1997年5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具体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间接运用,从此至2000年4月先后又有三个具体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进行了直接运用.2001年初财政部通过限制应用条件、修订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采取了回避态度,2004年态度开始松动,直至2006年制定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才大举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同年11月通过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进行更为详细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会计准则是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的运行会带来一定的交易费用,而计量属性的选择作为会计准则中的重要部分自然会对交易费用产生影响。本文从交易费用理论角度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阐述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交易费用,并提出了降低这些交易费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文章从公允价值的内涵入手,结合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长期性、稳定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会计准则是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的运行会带来一定的交易费用,而计量属性的选择作为会计准则中的重要部分自然会对交易费用产生影响。本文从交易费用理论角度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阐述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交易费用,并提出了降低这些交易费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已正式颁布.其中,公允价值运用和计量是新旧会计准则重要变化之一。2007年1月1曰,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2008年,在国有企业也已基本全面执行;公允价值的计量运用影响比较大。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7项准则涉及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标志,在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从公允价值的含义、本质出发,对公允价值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就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运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会计准则的一大特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重新走上台面,力排众多误解。但是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要求散见在各准则中,而且公允价值会计必然带来对公允价值审计。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做出有据可依的公允价值计量,审计人员对公允价值审计肯定会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公允价值计量是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重要的计量方式,这一计量属性不仅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重大影响,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迈出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对接实质性一步。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定义及其对财务会计发展和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拉 《财会通讯》2008,(3):44-46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公允价值的运用必然有其存在的客观环境和渊源,公允价值从某种角度上是包含其它计量属性的,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合。本文拟借鉴FASB的SFASNO.157——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从市场环境、制度和技术等方面,对公允价值在目前我国能否单独作为一种计量属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审计项目团队搭建及成员分工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基本前提。从审计团队配置视角,实证考察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团队配置和审计质量产生影响的传导机理及传导效果。以2007~2016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计量程度越深、范围越广,会计师事务所越倾向于派出更有经验的审计团队,而且这些经验丰富的审计团队能显著提高公允价值计量交易或事项的审计质量。进一步分组检验表明,是否应该派更有经验的审计师取决于审计团队成员的工作属性,在公允价值审计中,会计师事务所更注重项目负责人的审计经验,而对复核审计师审计经验无明显的特殊要求。具体表现为公允价值计量程度与项目负责人审计经验显著正相关,但与复核审计师审计经验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上述结论有助于理解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团队配置决策原理,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公允价值计量是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重要的计量方式,这一计量属性不仅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重大影响,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迈出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对接实质性一步。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定义及其对财务会计发展和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新会计准则最显著的特征。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为研究对象,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现实意义,分析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存在问题,对公允价值的实际运用提出了改进的几条建议,以推动公允价值在我国广泛运用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一、增加新的会计计量属性一公允价值 在基本准则第九章对会计计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规定,除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等已有计量属性外,特别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明确规定"在公允价值的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交易公平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考虑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股份支付》、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得到了具体的运用.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这与以公允价值为主导的国际会计准则还是有一定差距和保留.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最为显著。新的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随着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我国会计领域中一直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被以历史成本为主并与公允价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