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货币政策将如何演绎?宽松依旧还是适度紧缩?  相似文献   

2.
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世界经济,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危机面前,中国政府积极应对。但是,全球形势瞬息万变,中国经济回稳的基础尚不巩固,宏观经济未来走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首先分析当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然后从银行风险、通货膨胀压力、资产泡沫滋生风险来探讨当前货币政策的潜在风险,最后提出了防范以上潜在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相似文献   

4.
许伟 《发展研究》2011,(4):8-12
2010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降,但进入第四季度后,外汇占款和信贷供给环此增长较快,投郝曾速明显上升。2011年,新增信贷预计控制在7矛亿元-7.5万亿元,外部融资环境偏紧。不过2010年企业利润形势良好,企业资本金比较充裕,再加上预期真实利率不高,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预计保持在23%左右。其中,制造业投资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受保障房建设的支撑,房地产投资预计增长20%-25%;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与2010年相比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5.
2010年贷币信贷增长放缓,符合调控预期,但贷币供应量增速和信贷实际投放规模仍处于高水平;下半年人民币升值小幅加快并刺激“热钱”流入。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相对平稳,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热钱”异动风险和信贷风险上升,货币政策需适度向“控通胀、防风险”倾斜,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一是货币政策应中性略紧,控制货币信贷投放规模,适时适度加息。二是要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三是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迫切性及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1年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淡出的必要性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将面临的新挑战成为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淡出之后,必须权衡对整个经济的正负影响,采取配套政策缓解内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7.
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分别实行了各具特色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会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增加了中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难度。本文采用VAR模型对美日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日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显著影响,并通过M2、实际有效汇率和利率进行国际传导。鉴于美日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或退出会对中国货币政策带来一定的冲击,文中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降低美日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或退出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效果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正>脚踏2010年的跌宕起伏之势,2011年,A股市场将如何演绎?在市场热点和结构性投资机会之下,板块轮番风光,投资者又当如何把握?2010年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半年快速下跌创出全年低点,下半年又返身快速上升创出3186点  相似文献   

9.
施元冲  李燕  曾卫 《经济师》2002,(12):91-92
文章对欧洲中央银行稳定导向型货币政策进行了阐述与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上半年,受以希腊为典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疲弱和失业率上升等因素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显现端倪,全球市场弥漫着悲观气氛,经济二次探底之说随即浮出水面。到了下半年,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解决方案的出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得到初步缓解,减少了对欧洲以及全球经济再度衰退的压力,各国经济利好数据纷纷出台,全球经济实现了持续复苏性增长。2010年全球经济最终能够延续2009年的复苏态势实属不易,可谓是艰难复苏的一年;与此同时,随着各国经济复苏差距和不同步的进一步拉大,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与金融政策协调出现分化,特别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导致未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增多,2011年全球经济能否持续复苏?下行风险能否消除?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措施和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了2012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提出了货币政策建议。本文认为,2011年,面对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条件向常态水平回归,有效遏制了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2012年,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局面下,中国人民银行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适度增长,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鸽 《经济师》2020,(2):111-112
近年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在我国取得快速发展,央行通过实施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调控信贷资源流向,为经济薄弱环节注入流动性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以及特定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配套监管措施、风险对冲机制和退出机制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造成影响。文章立足当前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剖析结构性货币政策可能蕴藏的风险,并据此提出应对策略,为完善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本文阐述了"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政策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的实施阶段及所呈现的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认为在肯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并高度关注其所面临的政策措施防卫性特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合理引导社会公众预期;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所创造的广义流动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10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次提高利率,货币政策措施之频繁、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从经济金融的运行结果看,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物价温和上涨,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货币政策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比较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但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投  相似文献   

15.
正1.美国经济金融现状最近一段时期美国经济基础面改善不少。美联储(FED)在最新一期《货币政策报告》(2014年7月期)中指出上半年美国就业市场持续好转,六月的失业率只有6.1%,比失业高峰期的2009年低了近4%。虽然通货膨胀率仍然低于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2%的长期通货目标,但自2013底以来一直持续上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7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美国2014年经济增长率将达1.7%,并将于2015年达到3%,这将超过美联储估计的均衡增长水平(2.1%-2.3%)。  相似文献   

16.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福建省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积极成果,经济增长速度较2009年显著回升,主要指标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宏观运行态势平稳、强劲。2011年福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有较好的基础和环境,预计全年福建经济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但也要清醒看到面临的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中央加大反通涨紧银根力度等各种风险和挑战,出口和工业增长速度有可能适度回调,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17.
李雪  冯政 《财经科学》2015,(9):25-34
本文利用1999-2014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面板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低利率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企业倾向于提高其风险承担水平,且宽松政策持续时间越长,企业选择承担风险越多;股权集中度较高、成长机会较好的企业,为了避免遭受破产风险、维护公司长期稳定与发展,都倾向于承担较低的风险;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与房地产企业中提高企业风险承担的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结构逐步优化,就业持续增长,价格基本稳定。2011年,“十二五”规划和新兴战略性产业规划启动、收入分配改革和城镇化进一步加快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未全面恢复,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经模型测算,预计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9.5%左右,速度略低于2010年,CPI涨幅可控制在4%左右。2011年宏观调控的主要难点不在总量矛盾,而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要保证“十二五”的发展主线在开局之年落实到年度政策的安排中,必须在深化改革方面给力,力争在调结构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动态变迁与多元化发展进程,并在学术镜鉴与政策应用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展望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未来实践方式.研究发现:第一,大缓和时期,货币政策更多关注总量问题,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基本能够满足宏观经济调控需求,新共识框架成为主流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第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相继暴露,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控需求日渐明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陆续步入政策前台.第三,新形势下,货币政策当局应该在互补机制、使用频率和操作风险等方面探索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10):F0002-F0002
在当前整体流动性偏紧、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以及美国货币政策实质性转向的大背景下,创新性实施政策组合工具,切实降低不断抬升的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对于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都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