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告》2013,(8):163
2012年上海广告市场营业总收入1361亿元据上海市工商部门登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上海共有广告经营单位69976户,同比增加11416户,增幅19.5%;其中主营广告企业25279户,同比增长10.2%,兼营广告企业41855户,同比增长18.7%,发布广告的网站经营单位2656户,  相似文献   

2.
随着企业营销传播环境的变化以及国际广告集团本土化战略的成功实施,本土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正在逐渐被消解,经营业务转型与管理创新成为新时期本土广告公司发展的重要关键词。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本土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消解的现状及其深层原因,并从业务重构与管理创新的双重维度提出了本土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1975年起,我先后在上海市对外贸易局、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国际服.务贸易(广告展览)公司、电通(上海)广告公司、外经贸企业协会等单位工作,从事进出口商品广告(展览)宣传、管理、经营和品牌培育与推广,迄今已有35个年头。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广告市场外资主导的倾向,对本土广告公司的未来发展,我曾表示深切忧虑。有学者认为,外资主导尚未构成对中国广告产业的严重威胁,其理由之一,便是近年本土广告公司尤其是区域性本土广告公司的卓越成长。  相似文献   

5.
袁铭良  马晶 《新财富》2003,(8):52-68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来到中国,全球性的广告集团亦紧随而来。至1998年,全球前10名广告公司全部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且业务发展非常迅速。这些广告巨擘除服务于跨国企业外,亦纷纷争取本土大品牌客户。与中国的产业规模相对应,中国广告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仍处于低端,其现实的选择是,在跨国广告公司实力还未充分表现出来之前,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不求最大,只求在某一专项或一个环节做到最好。  相似文献   

6.
《广告导报》2004,(10):35-35
由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广告导报》杂志社、《销售与市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发起主办,蒙牛乳业、九鑫药业、仁和药业、索芙特等企业支持举办,北京智慧工场广告承办的“第二届中目本土广告公司发晨论坛”,是立足本土广告企业探讨经营发展的高级论坛。论坛邀请著名广告学者、众多国内知名企业和16位优秀本土公司精英为主讲嘉宾;从不同方面解码本土广告企业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7.
小智 《中国广告》2005,(7):18-22
本期专辑:中国本土广告公司成长报告 说到本土广告公司的成长这是一个既让人兴奋.同时又不免忧心的话题兴奋是因为在中国的广告经营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后.现在的广告市场看起来无比璀璨.经历了20多年的成长.我国的广告市场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过。广告公司百花齐放,达到数万家,各样形态,(既有70年代就成立的北京广告公司、上海广告公司.广东省广告公司等国有广告公司,有国际的大型广告集团.有更大批的私营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8.
《广告导报》2006,(3):38-38
从业时间:12 年度感言:作为首批“中国一级广告企业”的大众广告公司,2005年又连续第三次荣膺“全国广告行业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并上榜了“中国最具成长性本土广告公司”100强:2005年公司取得了营业收入增长54%。今后,我仍将坚持以“资源做强,专业做精,品牌做优”的服务精神,不断为“大众”的广告事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走访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海市广告协会、中国广告杂志社、文新报业集团广告中心、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告经营中心、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广告中心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办,以及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有关处室等部门;与上海广告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广告学的研究人员、主要新闻媒体广告经营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调研;全面了解和调查了上海主要新闻媒体的广告经营情况。一、上海广告市场的总体情况1、2001年上海广告市场呈现出小幅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近年来,由于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得国民经济保持了快增长、高效益和低通胀的良好形势。据国家权威部门预计,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6450亿元,比上年增长7.4%,2001年1月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13,(7):168
上海31家广告企业获全国广告行业诚信经营单位称号上海市广告协会积极组织上海广告企业参加中国广告协会开展的全国广告行业诚信经营单位创建活动。上海广协专门成立"创建活动办公室",对所有申报单位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后上报中广协,经中广协秘书长办公会议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缘起于对“广告公司自身形象塑造与传播”话题的关注,从“改革开放以来广告公司自身广告传播”切入,将1981—2007年刊登在《中国广告》、《国际广告》、《现代广告》的2266条广告公司自身广告作为样本对象,进行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分析和研究。随着分析视角的逐一展开,发现广告公司的自身广告是一面镜子,它折射出27年来在中国的本土或者外资广告公司的众生百态。  相似文献   

12.
张军 《中国广告》2003,(10):23-24
户外广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979年2月,上海的一些道路出现了40余块户外商业广告牌,标志着户外商业广告在上海的全面恢复。进入90年代以来,户外广告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突出表现在广告经营单位和户外媒体数量的扩张,质量的提高。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共有广告经营单位2909户,其中广告公司2345户。全市广告公司中具有户外广告发布权的912户,其中具有全市发布权的133户,到2002年9月份,全市共有户外霓虹灯广告275件,路牌广告6729件,灯箱广告16341件,气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告》2007,(12):184-184
2007年10月19日,世界广告奖项纽约广告节再次携手《中国广告》杂志,在上海锦麟天地的啡加乐咖啡店举办2007纽约广告节获奖作品赏析。周末,柔和的灯光下,袅袅的浓香中,一边品尝源自菲律宾的纯正新鲜咖啡,一边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广告大片。来自上海众多知名的4A公司和本土广告公司的创意人相聚在此,在交流与碰撞中感受广告无处不在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取舍之间     
徐建国 《广告导报》2004,(11):20-20
总体而言,在安徽发展得比较好的广告公司大都是“经营媒体”的公司,或是电视、或是户外……但是,安徽的媒体虽然发达,“代理制”却实在还处在初级阶段。当然这里面有双重的原因,安徽的经济本身不十分发达,同时受到距离不太遥远的上海的强势经济辐射,因此,安徽的广告公司广告意识不够先进、广告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广告公司的整体水平不高,由此形成了媒体对广告公司的保守态度。同时,作为优势媒体对广告公司也缺乏沟通和扶植,所以安徽的广告公司大都在艰难中寻求着出路。即便如此。安徽的广告公司中也不乏有突围出来的优秀广告企业,他们靠自己的坚持和智慧,在安徽乃至全国闯荡出一条生存与发展的道路,而“立足本地”似乎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23日-24日,2012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在Marriott Shanghai City Cntre上海雅居乐万豪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广告杂志社与上海市广告协会主办,互动通控股集团联合主办,获得了中国广告协会、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的关切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告产业的战略转型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具体阐述了广告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通过对当前中国广告产业转型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广告公司经营的“泛专业化”和主营业务的“模糊化”,正严重消解中国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作者在比照全球广告产业两次重大升级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广告产业的转型是广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需,转型的核心和目标就是以广告产业为主导整合营销传播的相关领域,转型的实现途径是通过广告公司价值链的集聚和张大,提升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2008,(12):58-58
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促使人们以互联的思维来对待发展的课题。——平成混媒传播董事长吴晓波平成成立于1995年10月,是中国广告协会评定的首批"中国一级广告企业"之一;也是连续六年获得美国艾菲实效广告大奖(大中华区)最多的机构,是最擅长实现品牌业绩增长的广告公司之一。在非数字时代,平成前瞻性地提出中国消费者认知的果壳模型,在2004年10月召开的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上,平成吴晓波董事长作为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代表做了主题发言,提出中  相似文献   

18.
王巍溪 《广告大观》2005,(4):154-159
刚刚过去的2004年,被喻为中国广告年,“世界广告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中国广告市场的营业总额将首次突破1000亿元的大关;根据WTO协议,2004年开始,合资广告企业将可以由外资控股,2006年开始外商可建立独资广告公司,2004年,中国网民将突破亿人大关。对中国网络广告来说,“上亿网民”将是一个里程碑,中国的本土广告公司和本土广告人也日趋成熟,逐渐拉近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并且开始拓展适合自身发展的民族道路……中国广告人二十几年的努力终结下了累累硕果,在这些可喜的进步后面,广告培训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灭。  相似文献   

19.
经济严冬的到来,中国广告业欢喜困惑并存。面临国外广告集团本土扩张,本土广告产业化发展成为必由之路。通过对广告业作为创意产业的重新定位,对广告公司参股企业可行性分析和“捆绑式”商业模式进行探究,作者认为本土广告公司充分利用知识资本参股企业合作发展可以走上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之路,这无疑是经济危机严冬广告业的破冰之道。  相似文献   

20.
《广告大观》2007,(10S):38-39
中国本土广告以庞大数量繁衍发展。其中传统广告、媒介依托型广告及户外广告成为本土广告的三大亮点。本刊选择三家代表型广告公司广东省广告公司、未来广告和大贺等户外广告,希望能找到中国本土广告的最佳发展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