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业会计问题也日益突出,保险公司的业务表现为根据保险单(保险合同)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保险公司即负有在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责任,在向保单持有人支付赔偿或给付以前,应计提保险责任准备金,我国目前对保险责任准备金计量问题的研究中,主要从保险精算的角度来探讨不同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而没有从会计的角度来研究其计量属性,保险合同属于金融工具,而金融工具最 相关的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的,因此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计量属性也是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2.
保险产品、保险合同的特点及保险经营的特征决定了保险公司必须坚持诚信,诚信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但目前保险经营中存在保险诚信缺失现象,保险公司应加强诚信建设,促使保险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保险合同解释的标准与原则也应与国际接轨,这是涉及保险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综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做法的基础上,考虑我国的国情,应尽快建立一套保险合同解释制度,使保险合同的解释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4.
论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及纠纷防范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合同的成立和生效缺乏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在实践中容易产生纠纷。保险合同为诺成合同,投保人和保险人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合同即告成立。一般来说,保险合同成立且具备有效要件才能生效,且可附条件和附期限。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可以与生效时间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不以书面形式的出具为要件。为了防止因此类问题而发生纠纷,保险公司应完善投保、承保和保费预收程序,条款制定应严谨,业务员应依法合规展业,同时,立法部门应对《保险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保险合同成立后,除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外,投保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必须在法律有规定或合同有约定的情形下才能行使。保险费从本质上说是保险公司承担被保险人风险的代价,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缴纳的保险费是保险公司的应得利益,原则上不负返还之责。保险金的归属具有专属性。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债权人的债权不能优于受益人的受益权。  相似文献   

6.
2002年12月10日,某市某汽车贸易公司就赣H06280(2000)型桑塔纳轿车与某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含附加全车盗抢险的《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签订后,被保险人将该车转给熊某,熊某再转给胡某,两次均未通知保险公司变更被保险人。2003年11月7日该车被盗,胡某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拒赔。胡某于2004年12月1日以某汽车贸易公司为原告,将某保险公司告上法庭。经法院审理,最终因车辆转让未作批改而裁定支持保险公司拒赔。本文全面分析了保险公司拒赔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给人以警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保险会计水平较低,财务与监管概念经常重合。为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顺利接轨,财政部于2009年年底发布了《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至此,我国的保险会计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实现了财务报告和监管规定的分离。本文结合理论和实际,剖析了新准则下准备金评估方法的变化对我国保险公司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险公司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资产负债法下保险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资产负债法确认和计量保险合同是保险公司国际会计趋同的发展主流。鉴于我国的当前实务中仍然沿用许多以前的递延匹配具体计量方法,本文从纯理论的角度还原资产负债法的会计基本原则、运用原理以及资产负债法适用上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影响,目的在于展现资产负债原则下的保险会计特点,梳理现行制度中资产负债原则的运用和为未来保险会计国际趋同进一步发展提供资产负债法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重复保险制度在保险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是保险法的关键内容之一。但我国保险立法对于重复保险的规范较为简略,对重复保险合同的效力也规定得较为模糊。在对重复保险制度的意义以及重复保险合同相关学说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引入善恶意区分规则,对不同重复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进行辨析;并借鉴国外可行的重复保险立法经验,将重复保险责任分摊方式从比例赔偿改为连带赔偿;多管齐下,防范恶意重复保险,以完善我国重复保险合同效力的立法。  相似文献   

10.
保险公司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及收入与支出与一般工商企业发生顺序相反,由于准备金的存在,使保险合同取得成本的确认方式对保险企业的损益反映的准确性、合理性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建议借鉴美国会计准则关于保险合同取得成本确认原则,试图解决目前国内保险合同取得成本确认方式引起对保险企业损益存在的认识误区及改变不能及时真实反映保险企业利润真实性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免责条款在保险合同中的认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保险业中的保险合同基本上都采用格式合同的形式,而保险合同又不可避免的包含免责条款,从而对于免责条款的效力又成了保险纠纷中争议最多的问题,所以为促进保险业健康、和谐、有序发展,对免责条款如何订入保险合同,使其成为保险合同的一部分,在我国的保险立法与实践中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保险业的诚信缺失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保险业经营实践中,诚信缺失风险是影响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已成为中国保险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诚信缺失风险的成因主要是保险合同双方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它对保险公司的营利活动构成巨大威胁并产生诸多影响.为此,应建立与完善被保险人信息库与信用评级制度,加强金融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银保"深化合作;推进保险经营电子化与网络化进程,防范诚信缺失风险.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相关规定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有关保险合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建设的第一阶段成果,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IFR S4)仍然允许各国保险公司在大多数领域维持当地现有的会计政策,但同时也对一些事项提出了强制性要求。这些强制性要求多与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会计核算和报告体系有关,对我国也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人寿保险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以及在发展我国农村人寿保险时保险公司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保险合同解释中的释义利益解释原则,又称不利解释原则,系指“在保险单被如此拟制以致可以进行两种解释的情况下,保单用语应当依照最不利于保险人的方式予以解释。”之所以要在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对合同用语存在义的情况下,适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其理由在于:保险合同已经基本实现了格式化,格式保险合同由保险人备制,极少反映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意思,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一般只能表示接受或者不接受保险人拟就的条款。再者,保险合同的格式化也实现了合同用语的专业化,保险合同所用术语非常通人所能理解,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保险人的利益。为了保护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利益,各国在长期的保险实践中积累发展了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以求为被保险人的或者受人提供救济。接轨国际保险立法,我国《保险法》亦规定这一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银行保险与保险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众多银行和保险公司加入到银保合作领域,银行保险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本文阐述了银行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银行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涉及确认合同中特约条款效力的案件越来越多。这是一起因“特约条款”所引起的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投保人以自己始终未在投保单上签字,来否认“特约条款”的效力。而本人认为,投保人始终未在投保单上签字,正好说明投保人是知道并理解“特约条款”的内容的,应认定保险公司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另外,本案中保险合同的订立过程也具有特殊性,即投保人才是合同的真正承诺人,因此,投保人应对自己的承诺行为负责,按“特约务款”接受赔付。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是全国保险公司上市年,中国人寿取得2003年全球最大的IPO更是掀起了国内保险公司上市的热潮。然而,保险公司上市的利弊关系,孰轻孰重,尚难定论,本文通过分析保险公司上市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对我国保险公司上市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保证条款是保险合同的基本内容,并作为最大诚信原则的重要体现。保险保证理论在英美等国源远流长,具有很深的理论根基和实践基础。相比之下,我国仅有《海商法》对保证条款有所提及,而《保险法》却没有明确规定,使得保证条款在我国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保险实践中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因此,我国立法有必要对保证条款进行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我国保证条款制度,以利于控制保险公司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20.
保险合同是特殊的合同,对于保险合同解除有无溯及力的问题,在理论上一直存在着争议。无论从微观上还是从宏观上.明确保险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09年修订的新《保险法》条文出发,给出了保险合同法定解除有无溯及力的判断标准和步骤,并对保险法在溯及力的立法上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