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如何建立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我们就这一问题,结合在山东省德州市的探索,谈谈初步的看法。  (一)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既然我们要建立“合作经济组织”,那么,“合作经济组织”有那些形式呢?什么样的组织才是我们所要建立的“合作经济组织”呢?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在德州的实践,我们认为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就是合作社,就是国际合作社联盟认可的六原则建立的市场型的合作社。第二种是合作协会,合作社的初级形式。从专业技术协会形式入手,把农民组织起来,按市场型合作社的原则从事经营管理,还达不…  相似文献   

2.
林海云 《南方农村》2011,27(6):64-66
列宁关于合作社的主要思想是合作社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形式由农民自己选择,要充分认识发展合作社的长期性。这对当前正在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林业合作组织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发展林业合作组织要在林改的基础上,加强引导,政策支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林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是停留在理论界的重大话题和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上,基层的实践创造,更加丰富多彩。近期在江苏省政协主席提案督办会议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农民自发合作创办的两家合作社——高邮市甘垛镇棉花产销合作社、宜兴市坤兴养猪合作社.其创立和发展壮大的历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印度农民化肥合作社(IFFCO,Indian Farmers Fertilizer Cooperative Limited)于1967年成立,从最初的57个社员,发展到现在拥有37700个会员,是印度也是亚洲最大的化肥合作公司。它主要通过化肥合作社的形式,致力于化肥的合作生产和销售,其旗下的化肥品牌在印度农民中享有较高声誉。2005—2006年的化肥销售量达到6435万吨,销售额达到9943亿卢比,每年分红,连续5年红利达到20%。其股金经过多次扩股调整,现在全部由农民、合作社入股,没有政府投资,是真正的农民的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和发展较晚。但由于其原为英国殖民地及欧洲大批移民的涌入,合作思想很快在美国得以传播。1810年康涅狄格州成立第一家牛奶合作社。目前,美国每6个农场主就有5个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有的甚至同时参加了几个合作社。合作社已经成为美国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鲜明的特点 美国合作经济组织有两种类型,一是综合性合作组织,如农业协会(Farm Bureau),二是以某个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我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合作社—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于1844年在英国诞生以来,合作社经济日益发展成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腾飞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合作社的直接受益人口接近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在许多国家,合作社经济已经成为仅次于私营经济、国营经济的第三种经济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社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就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提出一已之见。一、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广…  相似文献   

7.
农民合作社的全要素合作、政府支持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从分析改革累计的深层次矛盾和统筹城乡发展出发,探讨农民自组织和合作社兴起的根源与意义,提出全要素合作的概念,深入讨论了全要素合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并重点分析了合作社的政府支持框架和合作社的合作。同时得出结论认为,实现全要素合作和合作社的合作、增强农民合作社的自生能力是实现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土地制度日趋稳定化,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日趋明显的今天,不少人转而关注农村合作。寻找各地农村合适的合作模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趋势。合作思想、合作理论又成为探究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合作思想主要拜马列所赐;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合作理论在流传中发生了变化———这种变迁改变了中国的合作进程,也影响了合作社的内涵。我们认为,要研究农村合作问题,必须首先为合作社“正名”,正确界定合作社的内涵外延,并从合作理论的变迁中寻找答案。(一)合作理论的变迁从中国人建立第一个合作社时起,合作社就以追求…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要实行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依靠增加面积潜力有限,而主要应依靠合作,扩大生产要素和生产环节的规模经营。合作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合作社最初诞生在城市,发展主要在农村,成为推动各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农业合作社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模式。是农场主的联合,也叫农场主合作社,其特点是规模大,全美500强企业中,有14强是合作社;组织化程度极高,90%以上的农民、所有农场主加入了合作社;市场份额很大,2011年,美国有合  相似文献   

10.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制度创新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订“十一五”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规划的《建议》,将“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列为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农村经营体制创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太仓市这方面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经和正在组建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63家。其中,社区股份合作社51家,土地股份合作社39家,投资性(富民)股份合作社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专业协会22家。为了促进这一新生事物健康发展,最近我们选择了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一次调查。总体上感到,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内部机制创新,优化外部发展环境,是当前推进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对农产品合作社一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了“农产品合作社”这一称谓 ,认为目前的合作社立法应为《农产品合作社促进法》而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本文还认为 ,我国农产品合作社经历了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应与发展农产品合作社结合起来 ;合作社作为经济组织 ,其原则应由它的组织结构、经营机制以及成员的经济利益所决定 ,决非是一种政治理念 ;对合作社的发展应采取促进的方针 ,应把立足点放在最广泛的合作和联合上  相似文献   

13.
周娟 《农村经济》2023,(1):127-136
本文从农民合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困境出发,通过山东、云南等地农民合作的实践案例,分析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的农民合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质差异,探讨了农民合作本土化路径的实践机制。研究发现,小农户经营的内在特征和合作社面临的外部条件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很难实现合作收益覆盖合作成本,在合作社本质性规定的强要求下更是如此,也就决定了中国难以发展出“真”合作社。相较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进的农民合作,具有完全不同的形成和维系机制:其采用群众工作的方法进行动员以化解农户集体行动的困境,通过对个人资源和权威资源的动员和利用降低合作的组织成本、并使合作具有了社区性和群众性;合作产生的经济和治理的双重效用以及合作收益在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分配,使经济合作的效益从经济层面扩延到社会层面,从私人层面拓展到公共领域,增进了社区的社会资本,最终形成了治理效用—经济效用—组织成本之间的正向反馈机制。这是一条充分利用了中国本土资源,低成本、高效率实现农民合作的本土化途径,且具有社区性、治理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夏英 《农村经营管理》2008,(11):17-21,16
以合作社为基本组织单元的合作经济组织,其组织特征决定了它作为非营利性自治组织在满足成员共同利益和需求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在应对政府和市场失效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作为行使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公共职能的政府与合作社建立一种理想的伙伴关系为国际合作社联盟所倡导,同时,政府机构和第三方的支持也是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来自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十分关键,政府如何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并与之建立理想的伙伴关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德国合作金融领域内的合作与联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是世界领域内信用合作的发 源地,其现代合作金融业是在19世纪中叶莱夫艾森(Raiffeisen,又译作雷发巽)在农村领域兴办的合作社(莱夫艾森银行)和舒尔茨·德利奇(Schulze-Delitzsch)在城市领域兴办的工商业合作社(大众银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150余年发展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以来的不断联合与集中,目前业已形成一个以德意志合作银行(DG-Bank)为龙头、区域性中心合作银行为躯干、莱夫艾森银行和大众银行(即信用合作社)为基石的完善的现代合作金融体系:二级经营和三级经营相结…  相似文献   

16.
从同质性成员合作的囚徒困境到异质性成员的合作均衡,收益大的成员将成为合作的发起人。但在农业合作社中,"民主管理"以及"严格限制分红"等传统合作社原则将会影响到大户的合作收益。本文以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关系为例,运用合作博弈方法从投资激励和谈判力量两个层面建立概念框架,从合作收益分配的视角对他们之间的合作动因进行剖析,然后对目前农业合作社中专业大户带动小户的合作均衡进行探讨,认为市场供求状况是促使大户与小户合作的重要因素,从而弱化了大户在带动小户合作时对政策性推动的依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不同形式的农民合作及产业服务现状,考察了中国经济改革时期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经验。主要结论是:①中国经济改革以来,作为农民合作方式之一的农业合作社并未被农民广为采用,今后也不太可能为农民广为选用;②中国农民选择了其他方式的合作。鉴此,政府应鼓励多种农民合作方式的创新和发展;③中国农业产业化服务供不应求。政府应制定政策以增加产业化服务的供给。本文还指出,尽管农民合作应得到鼓励和扶持,但农民合作不应被用作纠正市场失灵和政府调节失灵的主要手段。否则,对农民是不公平的。因为任何形式的合作均会增加农民的成本。政府应首先制定相关政策以避免或减少市场和政府调节失灵。  相似文献   

18.
村合作组织,又称村经济合作社,它是以公有土地为基础实行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的农村基础合作经济组织,这一组织体制,简称村级合作制。完善村级合作制,是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在农村坚持社会主义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本文试图结合启东市几年来在村合作组织建设中的实施,对完善村组合作制作一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政府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于1844年,一个半世纪以来,虽然各国合作运动的背景不同,并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合作学派,但世界各国在合作运动中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则是相同的。国际合作社联盟1966年曾提出六条原则作为国际合作运动的惯例,这些原则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这些原则是:(1)入社自由。任何人只要能从合作社的服务中获益并履  相似文献   

20.
目前,山东省德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7325家,居全省前列,并以年均20%的速度迅猛增长,其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次不断提高,而资金短缺、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也日显突出。只有寻求各方共赢点,才能突破瓶颈,实现合作社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