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两阶段古诺博弈模型演绎的基础上,基于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视角,分别实证分析了先发省份与后发省份政府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与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的加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是负向的;政府干预对先发省份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的缓解效应更强,进而形成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政府干预对后发省份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的缓解效应更弱,进而形成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负向影响效应;随着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的加剧,先发省份政府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向效应会随之弱化,后发省份政府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负向效应会随之弱化.此外还发现,适度的政府干预与提升市场化程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投资体制的诸多制约因素,不仅使地方政府的经济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且“非理性”投资问题日益显现,投资规模膨胀和投资效益不断恶化。研究地方政府投资特征及运行机制的环境约束,提出相应的化解策略,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粟娟 《北方经贸》2006,(3):104-106
红色旅游在现阶段意义重大,备受关注。文章在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软”、“硬”障碍,提出了加大投资、改进基础设施、加强区域合作、搞好与区域绿色旅游、扶贫旅游的多产品结合,做好区域整体营销策划,打造好红色旅游品牌的建议措施,为最终实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提供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市场不是万能的,仍然需要政府的介入.本文首先说明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而后详细了分析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政府在应对市场失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现象日益明显,突出表现为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规律,但如果差距扩大,就会引起经济、社会、民族甚至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别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中外政府行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发达国家在解决其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包括注重立法、设立机构,采取倾斜的财政、金融政策,重点投资基础设施等,值得我国认真研究和汲取。我国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采取了国外的一些办法和措施,但在原有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下,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行为,还需要在规范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支持、加快金融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8.
周强 《中国市场》2009,(52):42-44
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着自然灾害和国际市场的双重风险威胁,而农业保险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必然会受到政府对农险市场适度的干预。适应农险市场的要求,政府的经济干预权应由农险市场监管权、宏观调控权和公共投资管理权构成。因受制于农险市场存在着多方面的市场失灵现象,需引入政府"有形之手"加以干预。但政府干预也存在着管制失灵问题,必须从组织、理念、程序、责任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规范农业保险中政府经济干预权的行使,以实现政府干预的法制化。这不仅事关农险市场中政府公共职能的适当发挥,同时更有益于切实维护农险市场机制与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9.
田梨 《商场现代化》2022,(13):111-113
近年来,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2010年-2020年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重点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应加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鼓励区域技术专业化分工。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猛发展,但是起点低,基础差,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长时间下去会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因此认真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对促进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广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客观上要求珠江三角洲同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状都表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相对的,“不协调”发展是绝对的;有关地区的“发达”与“不发达”、“进步”与“落后”是相对的,而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超越”是绝对的。广东要大胆地倡导“逆向思维”,立足于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同珠江三角洲之间建立起经济上良性互动的市场联动机制,坚定不移地加快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州、深圳、珠海等中心城市和佛山、顺德、中山、东莞、江门等次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起飞的四大功能,从“不协调”中能动地寻求“协调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作为人类发展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蕴含的内涵较为严格,同时其理论发展也几乎有近百年的历史,本文以三个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例,并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浅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3.
14.
山东省区域经济不均衡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区位原因、基础设施、政策原因、机制原因、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分析了山东省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分工、活力激发、政策扶植等方面阐述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商务贸易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动态化发展,电子商务能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商务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模式予以阐释,旨在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区域经济不均衡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区位原因、基础设施、政策原因、机制原因、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分析了山东省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分工、活力激发、政策扶植等方面阐述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美、日、德三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艳 《价格月刊》2004,(5):40-41
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各国中央政府运用区域政策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缺陷,缩小地区差距,协调地区发展。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其中,美国、日本、德国三国的区域政策各具特色,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张文凤 《现代商业》2007,(10):136-137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政府行为作为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行为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兼具“政府”和“投资人”两种身份,正是由于这种身份的双重性使地方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使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相协调,无疑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千帆之势,与此同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拉大亦是不争的事实,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矛盾突出。在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政府行为具有突出的作用。调整和规范政府行为,使之能有效促进经济区域发展,对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间的相对差距在逐步的缩小.不难发现,区域间的绝对差距却在扩大,同时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仍存在各种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六点解决对策:特殊地区给予特殊政策才能扶持西部贫困地区发展;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才能统筹城乡发展;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才能给予资源枯竭城市以支持;发展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增加区域间干部交流以及培养高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