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运用情感艺术,以“真”育人,以“美”润人。用“真”的情感教育引导大学生;用“美”的情感激励鼓舞大学生。在教育中以真理立人、以真心唤人、以真情感人;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格之美示范学生,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尺度之美,将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任何事物都有其核心,核心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同志指出:“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迎刃而角。”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很多,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欠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育主题欠突出。胡棉涛同志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我们青年中思想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说到底都是同理想信念有关。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析手法形形色色,说到底也都是企图动摇和改变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抓住了理想信念教育,就抓住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根据的就是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对邓小平理论教育,从理论和初中的结合上帮助青年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规,使他伫牢固树立爱国主义1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可见,当前抓停顿 理信念教育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其他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我们在青年学生的教育整体部署上要遵循“核心联动”规律,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双方心理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其效果不仅受教育方法手段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受教学双方心理因素的制约。明确心理效应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影响与作用,并积极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层次体现,对于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挑战与对策: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环境是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环境之一。如何利用网络环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如何避免网络环境对教育对象的消极影响,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个全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迎接挑战,正确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和把握网络环境的育人特点,内外兼施,三管齐下:一是加强法律,依靠其强制性的导向作用克服网络环境在育人过程中的自发消极因素;二是依靠现代全新技术作为网络明建设的客观基础和技术支撑,管住“源头”和“过滤”不良信息;三是坚持不懈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达到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5.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院校中,如何正确、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许多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我国在以往几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比较多地采用了“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说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到了20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的思想意识、观念形态大量涌入,单纯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显单薄和苍白。在未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然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构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但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却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几多几少”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应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思想预测的水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这四个方面入手,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逆反心理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它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了顺利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逆反心理”现象。本文深入分析了“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克服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带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是整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龙头”,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党员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重视并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的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诸多影响,如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迷失了核心价值观、扭曲了大学生的人格和行为等。面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新审视教育话语的权利与风格,改变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标准,注重向生活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
丁健 《企业家天地》2011,(3):143-144
新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其主要内容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传统的观念认为讲思想政治理论只是“纸上谈兵”,和实际相脱节,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是爱唱高调的夸夸其谈者,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只是对理论的死记硬背根本不涉及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法的阐述,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普世价值”近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反对者有之,追随者亦有之。本文综合各方关于“普世价值”的不同观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保障功能、教育功能出发,于“普世价值”自身的内涵及其相关不同论点中得出启示,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关注显性教育,而忽视了“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隐性教育为切入点,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隐性教育资源,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使其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承担着意识形态灌输的重要职责,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能否有更多的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指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的精神利益和积极主观体验,其类型分为心理获得感、观念获得感和行为获得感,是在教育对象的主观动因和教育的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为此,提升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需要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培养教育对象挖掘教育内容的能力,引导教育对象树立科学的心理预期,以生活实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体现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实行“全程”式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在于:一是政治理论课教学“三贴近”原则的需要;二是政治理论课自身教学的需要;三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可能性是因为:一方面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为实行“全程”式教学创造了机遇;另一方面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实行“全程”式教学提供了保证。实现“全程”式教学关键是建立教书育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20(4):F0002-F0002
广西财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成立于2004年10月,其前身是社会科学教学部。2006年3月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下没“思怨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学”等六个教研室,负责承担全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类公选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7.
谢伟 《企业家天地》2013,(9):130-131
以“世界大学城”这一新兴的网络媒介为研究对象,从传播主体和讯息载体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世界大学城”在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产生的传播效果及影响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进而认识到“世界大学城”在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传播效果和影响是十分强大的。  相似文献   

18.
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特点”和“大学生对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反馈”出发,以“观念与行为”和“教育与成效反馈”两个维度对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成效进行调研。研究发现,当前各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方面已有一定建树,大学生总体呈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进取的行为特征。但这项工作仍有不足之处,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四项相应的改进措施:唱响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引领;打赢主战场,坚持思政课程育人在改进中加强;坚守主阵地,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把牢主导权,增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提是正确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而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评价如何?大学生自我评价又是如何?两者之间关系怎样?本课题组就大学当中的师生两大群体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评价结果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反思与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价值和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从层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内在亲和力和外在亲和力的辨证统一;从要素结构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有静态与动态之分,静态亲和力除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这些“人”的要素外,还包括内容亲和力、方法与手段亲和力、情境亲和力等“物”的要素。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呈动态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正是这些要素亲和力互动的“合力”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