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比较优势的种植业区域结构调整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阐述了我国种植业生产和贸易的区域格局,分析了我国主要农产品区域综合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论述了区域主导作物配置和作物生产集中地带,在此基础提出了培育农村市场、优化农产品空间结构等6条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步骤。为加快我国农业区域布局调整 ,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推动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业部研究编制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 0 0 3— 2 0 0 7年 )》。指导思想是 :从应对入世和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坚持以质取胜 ,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加强宏观调控 ,实施政策倾斜 ,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重点培育优势农…  相似文献   

4.
由农业部研究编制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和与之配套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已经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了尽快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农业系统的同志应切实提高认识,明确思路,集中力量,大力推进《规划》的实施。《规划》是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  相似文献   

5.
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的理论视角,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科学内涵、规划布局、建设途径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3年1月29日,农业部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了11种优势农产品和35个优势区域,一系列配套措施和实施计划也随之出台。这是我国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农村工作关注的焦点。为帮助读者加深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理解,记者在采访中追踪了规划出台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内容 ,也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条根本途径。从理论上讲 ,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应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 ,因此 ,二者应该是协调一致的。但是 ,实际状况是否如此尚需加以实证。本文以西北五省 (区 )为例对此问题做一实证分析。一、实证方法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应以当地的比较成本为依据。当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符合比较成本的要求时 ,两者是协调的 ;反之 ,两者是不协调的或背离的。因此 ,对此问题的研究关键是选择能够比较正确地反映专业化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与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产品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尽快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文章首先阐述了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比较优势为原则进行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区域布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种植业区域比较优势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对山东省农业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主要指标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区域主要农作物优势指数测算,得出了山东种植业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发展优势类型,并提出了加快山东种植业发展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略论农业地域分工与区域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发展强烈要求我国实行相应的农业地域分工和区域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文章拟就农业地域分工和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内涵、实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的原意是取代比较优势的概念,由此在理论界展开了关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关系及其适用性的争论。本文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理论特征,认为竞争优势是对比较优势的扩展,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有机联系。据此,提出了建立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以区域专业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专业化是指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按照比较利益选择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组织生产,使一定区域某产品的区内商品率比其他产品趋于更高,并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区域专业化水平随生产力的发展和区域分工的深化而逐步提高。实行农产品区域专业化生产,形成优势产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是一些发达国家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经验。如美国已经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专用小麦、专用玉米和柑橘产业带,法国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酿酒葡萄优势产区。2003年国家农业部将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调整列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明确提出要“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在农业布局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对区域比较优势概念作了简要回顾,应用区位商设计了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测度指标,完成我国12种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探讨了面向国内存量市场,抵御进口的农产品;面向国内增量市场,顶替进口的农产品;以及面向国际市场,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区域布局。最后提出推进我国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1998年开始,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这一轮种植业结构调整,从主要追求农作物的产量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从主要追求粮食产量向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多种农作物共同发展转变,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解决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的更新换代。几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矛盾焦点,是国内供给增长慢于需求增长。而在众多的促进国内供给增长的手段中,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从理论上说,完善的市场机制会自动地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安排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6.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关键是要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当务之急是实行非均衡竞争战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区。  相似文献   

17.
《农村工作通讯》2008,(18):10-10
本刊讯 9月3日,《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正式由农业部发布,对未来8年优化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 ,对于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 ,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从而实现粮食供求的全国和地区平衡 ,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对小麦、玉米和水稻为代表的粮食生产潜在优势、显性优势和经济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 ,并以 1 995年数据为依据对粮食生产的规划布局提出建议。祝美群 白人朴  地区比较优势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一、潜在优势潜在优势是指目前已经存在但还没有有效地发挥作用、预期在将来会对生产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条件。在既定的生产力水平下 ,发挥粮食生产的潜在优势无疑是粮食增产的根本所…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 1 99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 ,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在粮食生产上的潜在优势和显性优势 ;这种地区优势 ,特别是潜在优势的充分发挥 ,是实现我国粮食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全省农业区域化布局、提升区域农业发展层次,该文根据浙江省区域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提出了着力建设四大农业区:浙北浙东都市型、外向型农业区,浙中盆地丘陵综合型特色农业区,浙西北浙西南山区生态型绿色农业区,沿岸海域、岛屿和港湾海水渔业型蓝色农业区,并提出促进区域化布局的六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