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岗效工资制是以岗位劳动贡献为主体,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四要素为尺度,以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依据的工资分配制度。岗位工资制体现了岗位劳动和岗位技能的差异,能更有效地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功能。本文介绍了岗效工资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以及考核方法,结合企业实施岗效工资制取得的成效,论述岗效工资制可以有效地发挥分配制度的保障职能、激励职能和制约职能。  相似文献   

2.
1993年,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鞍钢)实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逐步加大以岗定薪的比重。但是,随着企业竞争形势的变化,岗位技能工资制已经不能适应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岗位技能工资制构成不尽合理。鞍钢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奖金、政策性补贴和年功工资分别占工资总额的15%、40%、25%、13%、7%,固定部分偏大,活的部分偏小。二是岗位技能工资制形式单一,  相似文献   

3.
湘钢自动化部设计的岗位薪点工资制是一种把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结合在一起的基本工资制度,主要是以工作岗位为实施对象,通过对岗位的责任、风险、负荷和性质要求等进行调查分析后,量化成点数以对岗位进行科学的评价,再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按企业结算工资总额确定岗位薪点值,以岗位价值和贡献为依据,以员工贡献大小为基础,按员工个人履岗的实际贡献定系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下属企业中有大量的改制企业,针对这类企业单位存在的劳动用工身份复杂、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岗位技能工资激励作用差等缺陷,企业如何应变,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为需要研究的重大社会和经济课题。文章以胜利油田华滨实业有限公司为例,改公司以企业发展需要出发,构建了以统一劳动用工身份、全员持股、岗效工资制为核心的岗效薪酬管理体系。该薪酬体系薪资结构合理,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薪酬激励作用,实现了公司效益的大幅增长,为油田改制企业激活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建立以劳动用工身份改革、职工持股、岗效工资制为核心的岗效薪酬体系,对多数国有改制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今后的操作执行中肯定还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去克服和探索÷通过实践证明:这一薪酬体系作为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相结合的经济组织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能够促进生产发展,这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正>薪点工资制是我国企业在工资改革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工资模式,是企业基本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岗位薪点工资制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突出岗位要素在薪酬分配中的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重要岗位倾斜,坚持“一岗一薪、岗变薪变”原则,鼓励岗位人员的内部正常流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发布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要积极探索岗位薪点工资制。薪点工资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为灵活。因此,这种新的工资制度刚一出现,就广受企业青睐。目前,在上海及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的许多企业实行了薪点工资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车集团公司(简称南车集团)科学确定岗位档级,构建并实施了以岗位工资制为基础的企业集团薪酬体系(以下简称集团薪酬体系),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工资随企业效益浮动,收入与业绩挂钩的分配制度,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实现了薪酬分配体系从传统的保障型向激励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马斌 《企业导报》2011,(18):194
<正>企业工资制度主有岗位工资制、技能工资制、绩效工资制、结构工资制等几类。其中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宝钢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同时又要体现与国际工资通用做法接轨,强化企业竞争力,1993年宝钢在吸取结构工资制的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进行了以建立反映岗位劳动四大要素和企业效益决定职工劳动报酬的“岗效薪级工资”制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多种分配模式,相继实行了结构工资制、等级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岗位工资制等多样薪酬分配制度。各种薪酬制度在执行初期都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经济效益增长以及企业深化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发展,改革初期的积极因素逐渐消退,使这些制度不但不能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岗位技能工资制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到了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的时候了,本文结合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作一浅析,同时探讨一种新型的分配制度——岗位系数工资制。一、岗位技能工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岗位技能工资制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在整个工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激励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高管薪酬通过促进其管理能力的发挥,进而影响企业业绩。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与企业业绩不相关,上市公司的薪酬激励效果有限,需要进一步完善。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比例、国有股比例、流通股比例、董事会规模、总经理权限和公司所处的经济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2.
Green marketing strategies are employed by many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heir corporate image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Green marketing is perceived as the commitment of a business or an organisation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safe, eco‐friendly goods and services by employing recyclable and easily decomposed packaging, bet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methods, and a more efficient use of energy.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e study followed a case study approach using South Africa's retail giants, Woolworths and Pick n Pay. Stratified purposive sampling was used to carry out in‐depth interviews and administer questionnaires with senior management of the selected retailers. In addition, document and website analyses were used for triangulation purposes. Path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correlation. The study established that green marketing strateg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corporate image and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The paper recommends that if enterprises are to sus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particularly in the retail sector, it is in their best interest to adopt green market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实施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要保证审计委员会制度得以全面建立并同时真正发挥其作用,不仅要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应彻底改变目前上市公司中普通存在的“一股独大”及“内部人控制”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以2002年至2011年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同时考虑三种内生性情况,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 GMM估计方法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动态内生性,不仅当期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影响,而且前期股权结构也对公司绩效有着显著影响,并且前期公司绩效对当期股权结构具有反馈效应。因此,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高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降低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来提高公司绩效,进而提升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范雨濛 《价值工程》2006,25(3):96-97
有限责任制度是公司制度的基础,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有限责任制度的一种完善和发展;文章阐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价值以及公司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提出了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从观念、立法和司法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diffision of a new corporate philosophy in three corporate divisions of the Scandinavian Airlines System (SAS). The corporate philosophy, representing strongly held assumptions, beliefs, and values guide the strategic change. Its development and diffusion is found to be directly influenc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strategic role constellation in each division. The division managers have personally recruited a constellat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ir own beliefs and values.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selection, recruitment, and development of key managers are pinpointed.  相似文献   

17.
企业财务理论植根于企业理论基础之上。传统财务理论受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操作性的技术领域,忽视了对财务制度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关键,因此财务学的研究应从技术操作向结构或制度设计演变,实现技术与制度研究的并举。  相似文献   

18.
企业基因理论的演化及其顺反子系统新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综述勾勒出现有企业基因理论的演化路线,分阶段阐述其创新性和局限性,指出目前企业基因定义采用的基因三位一体学说忽视了基因的可分性。借鉴基因顺反子模型,本文将企业基因理论向内深入到基因内部的核苷酸层面,外扩到基因载体的染色体层面,完整搭建“企业顺反子基因系统”模型,并指出该系统模型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中对企业成长蜕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佐藤孝弘 《上海管理科学》2010,32(2):106-112,F0003
在有关中国公司治理应当是什么样这种公司治理的“应当”的问题上,很多学者提出了很多看法。公司治理可以分为重视股东利益的股东主权型公司治理模式和重视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因此,学者们提出的看法也可以概括到这两种模式中。总体来看,2005年《公司法》的价值取向是保护中小股东。但是对公司治理的形成来讲,社会规范或者社会对公司的角色期待以及公司自身的认知等因素是重要的,应该从中国社会的对公司的角色期待如何或者中国社会责任应当如何的角度出发分析公司治理制度的趋向。从和谐社会的建设的社会目标来看,中国的公司治理发展方向应该是利益相关者主权型模式,尤其是侧重于职工的模式,而不是股东主权型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Book reviews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The Foundation of Management, P D Anthony Managing New Technology, David Boddy and David Buchanan New Technology and the Office Environment, Hazel Armour Managing the Labour Process, David Knights and Hugh Wilmott (eds) Managing Organisational Closure, Cynthia Hardy Redundancy, Layoffs and Plant Closures: Their Character,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Raymond M. Lee (ed) Plant Closings: Power, Politics, and Workers, Lawrence E. Rothstein Jack Jones: Union Man The Evolution of Labor Relations in Japan: Heavy Industry, 1853–1955, Andrew Gordon Social Partnership: The Austrian System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Social Insurance, Theodor Tomandi and Karl Fuerboeck The End of Economic Man?, D. Marsden Pay Differentials, J. Donaldson and P. Philby (eds) Monetarism and the Labour Market, Derek Robins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