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职业分化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青岛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同的宏观背景下农民职业分化受农民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居住地因素等微观因素影响.对青岛965个农户的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民个人因素对农民职业分化起决定性作用,受教育程度对农民职业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的推进以及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与日俱增,农民发生了从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职业分化调整。农民职业分化有利于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基于辽宁省清原县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职业分化现状和农民职业分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耕地面积、距县城距离对农民职业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农民职业分化在表现出兼业化与流动性两大特点的同时,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也出现了变化。本文以在河北省11地市调查得到的1518份有效样本的数据为基础,从农民分化程度与分化的城乡区域差异两个视角,通过建立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和Probit模型,分别对影响农民职业分化程度及分化区域的微观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农民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区因素对其职业分化程度与城乡选择均具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对农民职业分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省(滑县、兰考县)1028名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响应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住房数量、家庭负债水平、职业分化、经济分化是影响影响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响应意愿的关键性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大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韦伯“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化理论为基础,以职业、收入、财富为标准,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阶层分化进行了定量评估,并采用OrderedLogit模型对影响农民阶层分化的微观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经分化为三个群体,且呈现“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其中,个体的文化程度、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家庭拥有的耕地面积和劳动力是影响农民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因而,政府应提供更加均等化的教育资源,优化制度环境,打通农民阶层流动的渠道,以提高我国社会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小农户生产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而农民职业分化也渐成潮流。农民职业分化为农地规模经营提供了便利。但是,不同分化阶段、不同的经济领域、不同职业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不同,对农地规模经营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目前,农民职业分化速度较快,但存在分化层次低、稳定性差、定位模糊等问题,与农地规模经营耦合发展相背离。因此,需要妥善引领农民职业分化过程,寻找对接路径和措施,努力让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规模经营之间建立起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民是城镇化进程的最终实施主体。为了解农民市民化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该文在对溧阳市南渡镇实证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发现当地农民市民化意愿并不强烈,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以及职业等农民自身层面的因素对于市民化意愿影响并不显著,而医疗制度、保险制度和惠农政策等制度层面的因素对市民化意愿影响较为显著。针对制度层面的因素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消除农民市民化的后顾之忧,加快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运用Logistic模型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民分化与土地流转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对土地的流出意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土地流转意愿也对农民的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存在正向的影响,尤其是对经济分化的影响更为显著;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之间也存在着互相促进的作用。据此,提出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农村保障体系、整合农村土地资源、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分析农民分化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农民分化特征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而且农民分化特征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就会增加0.634个单位;(2)在反映农民分化的三个可观测变量中,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进行农地流转的概率就会分别增加0.394和0.358个单位;(3)反映其他潜变量的可观测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地产权稳定性的认知、流转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和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等变量对农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农地流转政策要注意区分不同阶层农民特点,积极促进农民各阶层职业结构的合理化,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职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实地调查所得的有关资料为据,对山东泰沂山区腹地的一个山村的农民职业分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概括。研究囊括了农耕社会的山村传统农民结构,农民职业分化的前提与途径,农民职业分化的状况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现阶段农民分化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张鹏辉 《山西农经》2020,(7):54-54,56
分析了当前农民职业分化及农户土地流转状况,研究发现,不同的职业分化类型、职业分化程度及职业分化区域,均会对土地流转的意愿、规模、期限及方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是中央提出的新时代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大战略命题。江苏十分重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从2012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以来,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稳步推进,在身份转变、体系认定、能力提升、培育多元、政策供给和制度创设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农民职业化进程不断提速,职业农民制度架构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持续壮大发展,成为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和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做职业农民的意愿进行了考察,并对影响其意愿的个体特征和外出务工特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8.6%的新生代农民工有返乡做职业农民的意愿;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对其职业农民意愿选择影响整体不明显,只有性别因素影响显著;从外出务工特征看,职业类别、收入、城市社会关系网、流动迁移模式均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做职业农民意愿相关,具体而言,务工职业层次和职业声望低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做职业农民的比例相对较高,务工收入水平越低者返乡做职业农民的意愿越强,在城市业缘关系和朋友关系广者倾向留城发展,举家外出务工者更倾向留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发展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导向,是解决当前农民职业属性不强、从业意愿不高、政策措施不够完善、职业缺乏吸引力等现实问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关键是要不断优化完善促进职业农民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目前,很多地方正在  相似文献   

15.
农民分化的复杂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农民从事职业的专职与兼业同在、经济收入与各种风险休戚相伴、经济和政治地位相互影响、阶层功能与收入合法性遭受怀疑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分化的复杂性。对研究当前日趋复杂的农民分化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农户分化对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福建省10个县(市)274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建立农户林地转入模型、转出模型,实证检验农户分化对林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将农户分化分为农户收入水平上的分化和农户职业上的分化。研究表明: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其中农户收入水平对福建省农户的林地转入行为在统计上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对农户林地转出行为也有负向显著的影响;农户职业分化对农户林地转入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却对农户林地转出有正向影响。基于研究提出以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林地流转、建立林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林地流转保障体系、完善林地产权管理制度、合理引导林地租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有效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和技术提高,推动了全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初步探索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途径。一、主要做法(一)完善制度设计,搭建培育框架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方案制定、培训实施、经费管理等工作,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农村土地资源出现闲置,为农村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契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群体出现分化,一部分转化为城镇市民,一部分为继续经营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深度分化是实现劳动和土地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农业部启动了100个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着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积极推动各项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聚焦。在试点全面推进之时,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先行者,深刻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背景意义、发展思路,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方向和推进措施等,对推进这场"三农"问题的重大制度变革至关重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先行者肩负历史使  相似文献   

20.
农民作为兼具职业和社会双重身份属性的群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处于社会分层的底端而备受歧视。为揭示农民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变动过程,本文通过连续型社会经济地位评价法,采用分层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了先赋性因素与后致性因素对农民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父辈社会地位对子代农民社会地位的影响在1950—1970年经历下降后,1980年开始出现增强的趋势,代际继承的作用经历了先降再升的历史转变。子代农民教育对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随时间推移呈现出"U"型特征,职业变动的影响深深地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后致性因素在社会结构开放的趋势下作用越来越强。宏观层面的制度和结构因素变动在形塑着农民社会地位的形成,致使先赋性因素和后致性因素随社会结构和制度情景变化而呈现出波动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