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的一般特征,探究了技术范式创新及其实现条件;依据技术范式轨迹转移对嵌入在产品结构体系中企业排序的影响,探究了技术范式创新下价值网络重构;根据市场交易效率对价值网络重构下企业内生分工演进的影响,探究了内生分工企业比较优势提升问题。最后,总结性揭示了技术范式创新、价值网络重构与内生分工优势的协同演进机理。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集成创新是其创新的主导模式。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现状和集成创新的优势,从创新动因角度探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创新模式分为外力推动型和内力驱动型,其典型组织模式有官产学研、企业技术联盟等,其有效实施途径有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大学科技园、组建重点实验室等,并总结了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创新的成功典例。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各国认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性、不确定性、正外部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在技术经济范式进入新的转换期、知识和技术成为关键要素、全球生产网络和创新网络形成的国际环境中,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与传统比较优势相结合、采取开放式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同时政府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新活动、市场需求创造和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产业集聚中技术产业范式的基础上,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将遵循“突破性技术创新—产业重塑—产业空间集聚”的技术产业范式。基于此,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演进机理,并提出了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诸多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首选,与此同时,2009年底召开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时强调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本文以主要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为论析背景,以我国LED产业发展为例,以工业社会学集群网络范式为统领,以汲取技术路线图知识互嵌式创新网络,并辅之以产业集群促进政策与产业集群社会资本视角去构建一个综合性解释框架来探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12)
近些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下的激励机制无法充分激发企业以及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这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导致高端技术和原创技术等的缺失,阻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鉴于此,我们必须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入手,以改革驱动创新,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推动该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网络,其竞争力是通过网络竞争力来表现的,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必须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规律。与传统内生型产业集群网络发展经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创新网络3个发展阶段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新的集聚环境下,实现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与创新网络的融合,形成以创新网络为核心的综合网络,在核心技术的驱动下,向高端自主价值链网阶段、资源利用网阶段发展。最后,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发展阶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网络,其竞争力是通过网络竞争力来表现的,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必须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规律.与传统内生型产业集群网络发展经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创新网络3个发展阶段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新的集聚环境下,实现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与创新网络的融合,形成以创新网络为核心的综合网络,在核心技术的驱动下,向高端自主价值链网阶段、资源利用网阶段发展.最后,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发展阶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追求自主创新和顺应技术范式演进已成为企业赢得持续技术竞争优势的新趋势。从技术范式演进视角,分析了企业技术范式的演进机理,从旧技术范式产生-形成、新旧技术范式并存、新技术范式形成3个阶段分析了技术范式演进阶段存在的创新能力发展风险,并指出企业在技术范式演进中应依次培育动态知识创造能力、动态项目管理能力和动态商业创新能力。构建了基于技术范式演进的动态创新能力模型,并针对该模型应用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技术突破与创新产品市场化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TRIZ理论作为国际公认的重要创新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TRIZ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方法嵌入到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范式不确定、知识产权及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从制约技术创新的瓶颈、路径分析、创新方案确立等方面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方法问题,针对产业技术创新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分别制定出合理的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多主体协同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构—动力—绩效”分析框架,在结构上主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的高校、核心企业、政府、金融、中介、上游企业、市场及用户等主体进行分析;从新技术驱动力、政府支持力、中介和上游企业支撑力、金融提升力以及市场需求拉力方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因素;从专利占比、产品销售量及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最后,以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动力—绩效”框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主体协同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者,其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呈现出显著的模块化特征。以模块创新和标准创新为基本框架,构建了3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式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核心模块-架构规则”、“架构规则-核心模块”。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政府支持5个维度建立了突破式创新路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方法,并用该方法对西安市2014年14类行业数据进行分析,设计了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式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自主创新体系构建是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较弱,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重重困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中要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体系,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产业创新是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在寻求新发展动能过程中,构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耦合创新网络,形成以创新带动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刺激有效需求的传导机制,这既是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比较传统产业创新链与新兴产业创新链区别的基础上,探讨了跨界耦合视角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创新链耦合机理,提出了产业创新链跨界耦合关系结构模式。各地政府应创造有利于形成跨界耦合创新网络的环境条件,通过产业创新链耦合战略,建立完善的创新资源耦合供给机制,创造新供给,在共生网络内形成创新驱动的双重动力,提高整个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知识共享是联盟网络有效进行协同创新的基础。本文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知识属性和知识共享面临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网络知识共享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企业间无协同效应和有协同效应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当企业间无协同效应时,联盟网络中存在"搭便车"现象;当企业间有协同效应时,联盟网络中企业会根据协同效应价值和风险损失水平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共享策略,只有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的知识共享才能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网络更好地实现知识共享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创新驱动是实现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创新驱动过程分为前端驱动、中端驱动和后端驱动,共同作用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各个环节,产生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创造、扩散等效应,促进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进传统企业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商业模式等变革,不断培育和发展新产品和新业务,实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主要有嵌入式、融合式和集群式三种。传统产业应充分利用现有市场网络、创新平台等优势资源,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加强创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上海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加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有助于实现产业经济规模及总量的跨越式发展。基于系统理论构建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系统模型,通过对上海市5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进行实证调研,并运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有效回收的234家企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构建了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果市场化能力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企业创新成果化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果市场化能力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创新内环境管理能力不仅直接对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三阶段产生重要影响,还通过企业创新外环境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三阶段产生重要影响。最后,为提升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型城市是一个共生的协同进化系统,二者作为相互依赖的两个子系统,既有独立的次级系统的自组织演进,又有相互间的耦合与平衡。二者的协同演化需要来自系统自生的内源性动力的自组织强化,同时也需要来自系统外部力量的初始推动,以激活或助推系统的内源性动力发挥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型城市耦合系统的演化动力主要由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和环境创新来提供,二者的耦合要素在系统动力的作用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型城市向高层级协同态势演进。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经营目标应定位于:在遵循循环经济发展原则"3R"的前提下,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政策为指导思想,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形成与保持为核心,追求企业高成长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达到可持续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真正实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在地域经济或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与先导作用。与此相适应企业应确立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即新的效率观、新的创新观和新的利益观;业绩评价应以"最大"、"最小"法则、循环经济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等为依据;同时,应遵循相关性、全面性、重要性、国家意志、成本效益等业绩评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必要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在于能够引领技术创新走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范式、技术轨道以及技术创新治理模式,并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