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奉化市在城市居住空间向外扩散的趋势下,发展低密度住宅郊区化成为一个主导方向.在低密度居住空间的布局上,要尊重自然和人文的环境条件,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在科学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功能区",描绘低密度居住空间的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2.
奥林国际公寓,大庆市第一个以运动为主题的低密度、高品质的时尚居住社区。  相似文献   

3.
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组团式”规划布局,产城融合发展,扩大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交通、城市居住等建设空间,建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  相似文献   

4.
王金生 《发展》2006,(5):80-80
从金地花园到金地商务大厦,金地房地产公司实现了又一个跨越。 几年前,兰州金地房地产公司还名不见经传,而当金地花园的芳容一天天展露在人们面前时,业界人士惊叹:它是兰州房地产界的一个奇迹!低密度、大绿化、典雅的欧式建筑与美仑美奂的园林景观共同营造了写意的居住空间。它的每一处精雕细琢都令业主惊喜,它的浓墨重彩为风情线添色增辉。金地房地产公司也随之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5.
我们设想上海到2020年建成世界城市,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世界城市的能级和水平。据此选取伦敦、巴黎、纽约和东京的数据,进行城市空间分布结构、人口布局结构和就业布局结构比较研究,进而对上海城市空间和人口的理想结构进行模拟预测。主要的模拟结果是:按上海市辖6340平方公里,上海居住人口的理想规模最高值为1370万,就业人口的理想规模最高值为1090万。根据世界城市服务能级的要求,未来上海的CBD就业人口还需进一步集聚,CBD乃至整个城区的居住人口则需要导出。上海城区与郊区600:6000的空间结构基本合理,理想居住人口比例为55:45。  相似文献   

6.
怎样的居住环境,可以称得上是“理想”的居住环境,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所谓“理想”它的标准是什么?实际上它涉及到国家、民族、地区、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因素,更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但是对设计者来说,要创造良好的居住空间,必须首先要从功能实用性和美观性来对居住空间进行空间限定、分隔和重组。由于居住空间设计的好坏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对居住空间的限定必须要以人为依据,这就涉及到人体工程学的相关原理。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基本界面和运用构件来限定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当前中小户型的住宅设计,说明90m2的空间只要设计合理、布局实用,一样可以成为舒适而经济的住宅精品,也足以满足人们日常居住对舒适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风水,即堪舆,顾名思义,就是居住环境的天地空间组合,加上"学"字,就是研究宅居与人,如何达到协调的学理.对现代建筑的选址、布局,仍具体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未来城市,宜居是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发展要不断回归舒适、休闲、健康、安全和文明等人类最基本的追求,使人居环境更贴近自然,与自然和城市文化和谐。城市建设要关注城市安全、健康、舒适、便捷等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并注重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持城市和街区的风格,同时要高效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谷得昌  杨慧 《西部大开发》2011,(3):181-181,183
住宅的建设一直是城乡建设的热点,住宅建设也从一开始对量的追求逐渐过渡到对质的追求,特别是住房制度的改革,人们对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以及环境质量更关心。这就要求在住宅设计中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在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好、更专业的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中国民居它是浪漫的,不是人居住的机器。它崇尚自然,同时也十分科学,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对于艺术与技术、经济与功能以及大众文化与严肃创作等问题的思考,也要考虑民居建筑的意境问题。中国的建筑哲学,尤其是住宅哲学强调变化,强调居住空间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不断改变,应该以人为本,尤其是国内建筑师设计时应该留下中国建筑空间哲学的印记。  相似文献   

11.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存在的问题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十余个县市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报告认为,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必要的,但是有条件的。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既涉及到规划布局的调整,又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利益,需要积极引导,稳步推进,不能片面地把扩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作为主要目的,一定要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在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中一定要尊重和维护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吴瑞芹 《特区经济》2009,242(3):51-52
本文介绍了居住空间分异的相关概念,详细分析了上海市的居住空间分布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了上海现阶段居住空间分异四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陈云琳 《发展》2007,(7):62-62
生产力布局,就是指生产力诸要素、各种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组织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空间配置。人类的生产活动总是依附于一定的地域空间之上,生产力布局是生产的基础,是依据空间结构的客观规律及其演进趋势,对生产力诸要素和生产活动进行空间配置,对已形成的生产力分布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特定的经济、生态、空间和社会效益。生产力布局有明确的布局主体,强调人的意志,一般要落实到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上。比如:十个“五年计划”就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重要落实。  相似文献   

14.
卢雪琳 《魅力中国》2014,(22):334-334
室内设计可以弥补居住环境的单调、房屋的粗糙和缺乏视觉上的审美,通过色彩的搭配、布局的规划,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清新的居住环境。通过对室内的装饰,可以减少房间内的灰尘污染,通过各种花草植物来净化室内空气,提升居住环境的健康度,同时还提高居室的欣赏力。通过室内装修,将粗糙的房屋改造成光洁、亮丽的居住环境,便于人们对房屋的维护和清洁。新时期要求室内设计工作人员具备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万案,针对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喜好,设计出不同居室装饰万案,以便满足人们对室内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申云广 《中国经贸》2011,(12):131-131
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问题,首先是一个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配置与整合的问题。因为任何经济活动的起点与终点均体现为一定数量的资金。因此,无论是产业内部的结构还是产业的格局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都要受到资金配置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结构的布局自然也不能例外。本文分析了阻碍农业结构优化的金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杨溪 《乡镇经济》2001,(9):17-17,19
本文从小城镇居住区环境景观在整个城镇总体环境景观中地位入手,着重阐述了小城镇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说明设计的目的就是营造“以人为本”的居者空间。  相似文献   

17.
王德军  于冰 《理论观察》2006,(3):177-178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是铁路站区规划的基础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以及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而编制的。因此,铁路站区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在部门间分配土地资源,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的总体的、战略的部署和统筹设计安排。  相似文献   

18.
张志锋 《魅力中国》2010,(33):171-172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有生命,人类自古以来就是依水而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未来居住发展的方向。然而,我国的水景设计起步较晚,虽涌现出了一大批亲水住宅和喷泉广场,但水景设计千篇一律,还造成局部水环境的失衡,没有真正满足人们“亲水”的意愿。为此,本文将从当前水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重新认识水景和水景设计的功能性、艺术性、技术性、文化性、可持续性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广场文化的兴起促生了大批的文化广场,文化广场的舞美设计与剧场舞美设计具有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文化广场舞美设计在空间处理上,运用了“空间的复合、空间的布局、空间的漏透、空间借景”等技法。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0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批复》(国函[2012]168号)(以下简称《批复》)正式下发,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