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伯涛 《经济评论》2012,(2):153-160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工具选择问题是气候变化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全面的综述,试图梳理出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工具选择问题上各种不同主张的分歧所在,为中国碳减排的政策框架制定提供启示。通过对比分析关于传统的命令-控制工具和新型的基于市场的工具效率的几种不同观点,对处于政策工具选择争论核心的两种市场型工具——碳税和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在经济效率、政治可行性、执行成本、国际合作等方面各自的优劣性进行了重点评论,并讨论了更复杂的复合工具和双轨规制方法的特征。最后探讨了中国碳减排的政策工具选择问题,并指出了气候变化政策工具选择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经济学和气候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变化经济学和气候政策的文献综述基础上,剖析了经济学原理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在总结西方流行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评估、预测、分析方法和模型的前提下,回顾了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温室气体减排成本估算的方法和结果,特别分析和强调了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特点对经济模型和政策设计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基于市场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是一个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使用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节能减排计划是在欧洲气候能源包计划总体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出台鼓励改善建筑能源效率政策、实施建筑光伏计划、热太阳能利用等;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适时修改税收政策,加强废弃物的立法管理,推行新型城市交通变化,发展碳捕获和存储技术等。我国应看到欧美联手利用气候变化问题抬高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经济的门槛。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采取了减排措施,碳税和排放权交易制度是达到既定减排目标最有效的政策工具。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当前宜采用排放权交易制度为主,碳税为辅的政策方案。但由于碳税更简洁,管理成本、经济成本更低,当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宜过渡到全国统一的以碳税为主的减排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5.
绿色经济学是在对传统经济学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绿色理论资源、适应绿色经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学科,是经济学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因素和新需求,也是重建经济学理论的新思路和新尝试。绿色经济学已在学科涵义、研究对象、基本预设、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同时亟待从学科建设角度,对绿色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参照标准、分析工具和"成本—效益"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绿色经济学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环境优化、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当下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议题。威廉.诺德豪斯经过艰苦转型和长期努力,为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气候变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于1991年构建出第一个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为气候变化经济学形成为一门学科奠定了基础。其不断发展、改良的DICE和RICE模型,是如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两个分析工具。在推动各国的碳减排方面,他主张以碳税的价格调节方式取代京都议定书的数量控制型方式。  相似文献   

7.
人类生产与生活过程不可避免地排放大量温室气体,逐年累积的结果导致改变大气成分,由此引起全球气候向着不利于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方向转化。温室气体破坏了人类社会安排,并且各国所受的冲击程度不尽相同。从经济学的角度判断,由于有些国家因气候变化所得的收益大于调整成本,有些国家所得收益不足以抵消支付的调整成本,因此,要求国际合作减排的赢家向输家支付边际成本,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推动各国缩小分歧、共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减排是我国应尽的国际义务,但是我国要与历史上的排放大国展开有理有利的谈判,实现减排负担的公平分配是我国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权利义务失衡现象的务实对策。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发展与减排的困局——国外气候变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变化问题得到了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经济学的关注点集中在采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是否值得、依成本和收益分析应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什么水平、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应付出多大成本、最优的减排路径是什么等问题。由此形成了行动派和怀疑派两个阵营,而行动派内部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分歧。政治学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首先集中在国际政治和全球治理方面,其次是民主体制能否应对气候变化。此外,气候政治学还日益向国家安全、社区治理甚至政治哲学如正义问题等领域扩展。社会学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则着重从风险分析、全球社会、气候伦理、社会制度等层面切入。  相似文献   

9.
国际气候谈判越来越关注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都把林业减排当作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成为谈判的重点,并通过直接减排和间接减排的方式解决气候问题,达到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气候谈判中的利益分歧的目的。解读国际涉林气候谈判的共识将有利于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通过调整林业政策和生产实践的改革,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瑞典政府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政策措施。首先是十大举措,包括加大气候能源领域的资金投入,在能源、建筑物设计、发展可持续城市、环境技术、运输、气候领域方面展开研发,通过税收调节和政府公共部门带头促使减排等;其次重视并严格执行欧盟节能减排目标;最后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气候问题合作与援助。  相似文献   

11.
陈诗一  林伯强 《经济研究》2019,54(7):203-208
<正>一、中国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发展现状近十多年来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取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备受瞩目的重要领域。这从国内经济学领域顶级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对该领域论文发表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经济研究》从2006年至今累计发表了能源环境及气候变化相关论文共计65篇。仅在2010年与2013年两年,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成果就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10篇之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欧盟、伞形国家集团和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工具应用情况的国际比较,总结了减排政策工具应用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的启示:继续运用好标准和管制为代表的"传统"政策工具;充分考虑政策工具的应用条件,稳步推进"高级"政策工具;加强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以提高能源效率作为温室气体政策工具的核心目标;近期应谨慎推出碳税;循序稳妥推进碳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3.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和环境外交的热点.研究典型国家特别是德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政策及行动,对于我国的气候谈判乃至国内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德国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进行阐述,通过深入分析德国放弃核能的主要成因及其影响,并剖析德国新能源领域、建筑领域和工业领域这三个被德国政府视为减排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领域的发展状况及相关法律政策的可操作性,从而对德国实现减排目标的可行性进行理性地预测.  相似文献   

14.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气候治理体系中重要的市场机制工具,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指令型和财税型减排工具,碳排放权交易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已成为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近年来,我国以《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基础框架,不断致力于推动符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全球变暖是当前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采取经济、技术与法律等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在国际法层面提供了气候变化的法律框架并规定温室气体减排任务,需要各国建立自己的气候应对法律制度以落实公约的执行.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虽然游离在《京都议定书》减排机制以外,但为发展低碳经济,确保在未来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应对国际国内减排压力,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发展更新.本文介绍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国内法重要内容的美国温室气体排放许可适用法规的最新进展,分析其温室气体排放许可适用新规的特征、发展动因和由此产生的国际国内影响,以期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法律规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语言经济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与兴起、研究现状及其学科定位等进行了总结和评述。语言经济学孕育于民族主义问题之中,发端于加拿大的官方语言问题,它的兴起成就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语言经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语言经济学采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工具,把语言和言语行为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狭义上,语言与劳动收入关系研究、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经济学分析、语言动态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以及博弈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等构成了当前语言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语言经济学的重要性正在提升,一方面,语言经济学为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带来新的分析工具;另一方面,它也正在为经济学自身提供新的研究话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马丁·威茨曼在环境经济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他主要关注环境与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涉及气候变化经济学、绿色会计与福利、环境与技术选择及资源开发等诸多领域。威茨曼的研究为不确定性条件下气候变化的公共决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引领了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方向,对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经济学(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针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经济学的分析结果对排放指标、政策工具和全球行动提出了建议。文章认为,气候变化经济学首先应该关注二氧化碳的存量及其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将可控的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550ppm CO2e(二氧化碳当量)的水平,相关的减排成本达到世界GDP的1%,而实现削减所需要的碳价格约等于或大于每吨二氧化碳30美元。此外,在确定气候变化的损失值时,应从合适的价格机制入手,用形式化建模来补充其不足,并考虑适度的贴现率和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与之相应,经过近30年的发展,气候变化经济学科日臻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中国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已经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中国在国际气候治理格局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发展,成为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温室气体减排相关问题的研究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室气体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目标。文章的研究目标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温室气体减排相关问题的研究演进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实现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追根溯源及加深对各国在当前气候谈判中存在的重大分歧及原因的理解和认识。依照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演进顺序,文章重点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发现、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估算、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与交易制度、低碳经济研究关注的热点与实质。文章最后对上述问题的演进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与发展重点作出大胆预测,以期对低碳经济时代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与实践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