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规范破产乡村企业集体土地资产的处置方法宋纪刚乡村企业因经营不善而破产的现象日渐增多。由于乡村企业的土地资产属于集体所有,对其土地资产的处置理应有不同于其他企业土地资产的手段和方式。目前处置破产乡村企业集体土地资产有两种做法,一是不将集体土地资产列入破...  相似文献   

2.
浅谈破产企业的土地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破产企业的土地处置严春(武汉市规划土地管理局)企业破产是指企业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由法院根据债务人或债权人的申请,宣布企业破产,对企业资产强制拍卖,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对破产企业的土地(特别是划拨土地)的处置,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粮食企业自身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企业撤并重组,资产处置,人员分流的过程中,农发行信贷资产也面临巨大的风险,防范企业改制风险是农发行当前一项紧迫任务。农发行必须顺应改革形势,吃透政策,积极参与粮企改革。摸清企业底数,主动和粮食主管部门沟通,积极参与本地粮改方案的制定,为企业改革出谋划策。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制,支持企业加强联合重组,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市场竞争力。协助企业通过省、市、县各级粮食风险基金筹措安置资金,监督企业资产处置过程,在保全信贷资产的前提下,积极支持企业合理分流人员,减轻历史包袱。  相似文献   

4.
邹城市粮食系统,因企制宜,全面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采取股份制改造、出售、托管、合并、剥离、破产等形式,目前,已改组、改制企业35个,占企业总数的100%,其中,整体改制、出售、托管各1个,剥离3个,合并13个,破产14个,累计盘活存量资产1.87亿元。激发了企业的内在生机和活力,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发展中蕴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了粮食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资抵债是债务人不能以货币资产足额偿付银行贷款本息时采取的一项清收措施。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在企业兼并、破产过程中实施以资抵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全信贷资产,实现资产价值终极回收最大化。当债务人处于关停破产状态,其资产的处置难度极大,且很可能被分散、转移,加之自然消耗部分,所剩无几,最后逼迫银行不得不进行核销呆账处理。从商业银行的核销呆账情况看,银行对破产资产的回收率不足5%。而农发行由于面对的是弱势行业中的粮  相似文献   

6.
南县国有粮食企业改组改制稳步推进,自2003年4月开始不到1年时间,全县粮食系统14家附营企业改制3家,依法破产11家,解除债务8000多万元;2140名在职职工“全体起立”置换了身份,其中420人实行内退内养,300多名职工带资竞聘上岗,其余1000多人通过资产盘活处置得到一次性经济补偿后已另谋新的出路。在企业改组  相似文献   

7.
1 存在的问题1.1 职工思想观念转变困难 近年来,国家加快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但国有粮食企业的政府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地位并没有改变。由于政策性业务(因素)仍存在,收购有资金,保管有费用,所以粮食部门仍有一定的工资和生活费支付能力,能保持一部分人上岗。正因为如此,绝大部分粮食职工反对或不赞成改革,他们怕改革使自己失去饭碗。还认为粮食部门的补偿标准太低,与已经进行“买断”的石油、银行、烟草甚至煤炭等行业相比,相差太远,心理不平衡。1.2 资金缺乏,资产难变现 近几年,国有粮食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亏损严重,有的连工资都发不出;一些企业基础设施差、自有资产很少,加之不少粮站处于边远地区,资产变现不多或无法变现。资金缺乏,无法补偿职工置换身份的开支,致使有的企业、职工想“置换’也做不到。1.3 政策不配套,关系难协调 目前,中央和大部分省(市)还都未出台深化国有粮食  相似文献   

8.
谈谈划拨土地使用权按比例补交出让金问题杨志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各地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和企业转让(兼并、破产等)这两种改革形式中的土地资产都作了处置,对原属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处置,其中一部分是采取补交出让金方式。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企业改制中土...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以来,由于全国粮食购销市场疲软,粮食企业超储积压,经营举步维艰,亏损不断扩大。要改变这种状况,从企业改革成功的经验看,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施企业兼并破产。通过兼并破产,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实现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提高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这对于农业发展银行来说,提出了新情况,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在兼并破产过程中,信贷资产难以保全。下面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一、企业兼并破产对信贷资产的影响1、在有些地方银行不能参与企业兼并破产改制过程,使银行信贷管理工作陷入被动。在当前企业破产实施过程中,有的企业和主管部门搞封闭式破产,破产预案和破产财产划分过程有意回避银行,事实形成后,银行对企业兼并破产动因不清,动态不明,无法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形成银行贷款被悬空的局面。2、有些企业借改革之名,废债逃债,造成大量信贷资产流失。3、认识中的偏差,致使大量贷款长期呆滞。粮食企业一直是"吃政策饭"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大部分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思想观念转变慢,对市场经济一时还难以适应,认为银行贷款是国家的,企业也是国家的,所以,还贷意识  相似文献   

10.
粮食部门的国有资产,特别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资产是国家和企业多年来投资形成的,不但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粮食体制改革后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的重要设施。在当前粮食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时,粮食部门现有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有的企业在改制中不认真执行国资管理的政策规定,不按《四川省国有粮油仓储设施管理办法》的规定逐级报批,经有权部门批准后处置资产,而是不经报批擅自变卖、移交、处置国有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粮卖光、人走光、资产也卖光”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当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对自身体制和经营机制进行调整,也有一些企业仍然政企不分,经营机制不活,历史负担沉重,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着破产或被兼并。国有粮食企业的改组改制,给农发行信贷资产保全带来极大的压力。一些企业借改制之机,通过多种方式悬空、逃废农发行债务,直接造成了国家收购资金的流失。为了防止粮食企业在重组、兼并、合并、分立中悬空逃废农发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许多县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已结束。县级粮食主管部门在大的改革完成后要继续履行职责,对现有国有资产进行梳理,继续管好用好国有资产,保证国有资产不受损失,实现国有资产最大限度的利用率。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县级粮食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化改革,对国有粮食企业资产处置力度加大,资产产权转移变换频繁。1998  相似文献   

13.
适应国有企业改革需要 加强土地资产处置管理──上海、广东、江苏企业改革中土地资产处置情况的调查报告张乃贵,刘玉杰,宫玉泉为了解各地企业改革的进程和其中土地资产处置的情况,制定企业改革中土地资产的处置管理办法,我们于1996年7月10日至7月22日对广...  相似文献   

14.
张新勇 《齐鲁粮食》2007,(11):13-14
目前,各级《夏粮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均已出台,执行预案的地区,已按照最低收购价格和国家质量标准开始挂牌收购。从实际收购情况看,农民售粮积极性较高,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地位不变。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地区对粮食购销企业实施了破产,对原企业的资产进行了处置,现有仓容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粮食部门的收储压力较大,这是制约今年小麦收购顺利进行的瓶颈。同时,笔者认为,除企业破产的原因外.造成仓容紧张的原因还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整合发展资源,培植骨干国有粮食企业 (一)推进资产整合。靖江市粮食局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采取撤销、兼并等方式,大力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将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30家整合为目前的14家。同时,通过上市挂牌出让,处置变现闲置资产6600余万元,资金集中投入到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还积极推进新桥、季市两个中心粮库的建设,做强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相似文献   

16.
解决好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亏损问题,对加快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非常重要。本文试图从分析亏损现状、特征入手,提出对策,供有关方面参考。一、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亏损的内涵特征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效益不容乐观。我们对某县粮食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产状况、资金使用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粮食经济》2002年第3期登载的《冷水江市粮食企业“两个置换”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文,介绍了冷水江市粮食企业“两个置换”的成功经验。透视这一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启示之一:思想解放是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和力度。通过解放思想,该市对改革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一是在改革深度上,突破了过去不痛不痒、小改小闹的做法,直接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实施企业国有产权和职工全民身份两个置换,使改革具有彻底性;二是在改革范围上,突破购销企业等待、观望的思想,购销企业和附营企业一道改革,资产一并处…  相似文献   

18.
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林依标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合理、恰当地对企业土地资产进行处置。根据1995年福建省清产核资数据测算,土地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40%。从上市公司资产情况看,土地资产一般占企业...  相似文献   

19.
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历时五年,现在已经进入尾声,这次改革是粮食系统真正走向市场经济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通过这次改革,绝大部分粮食企业职工通过工龄买断等方式实现了身份置换,绝大部分基层站所通过拍卖、转让等方式进行了资产处置,实现了资产人员双置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变革是根本性的,对于粮食系统以后的发展势必产生深远影响。为保证粮食市场供求平稳,安置粮食企业职工,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壮大,各级政府在粮食改革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批准一些粮食主销区逐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粮食主销区的这一改革,会给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与流通带来什么影响 ?主产区的粮食企业和农发行应如何适应这一形势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就调查情况谈一点看法。 粮食主销区改革给粮食 主产区带来的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粮食主销区的这一改革,将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与流通及收购资金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虽然利弊同在,但总体上利大于弊。有利的方面:   1.有利于主产区粮价回升。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农民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种植结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