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顺应论,是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的理论,为翻译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该文着重论述该理论对文化翻译研究的启示及其在《围城》中的实际应用,提出译者必须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孝信、达、切标准下,对原文进行顺应性的翻译,以取得最佳的语用等值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蓓  戈玲玲 《新西部(上)》2007,(7X):159-159,163
顺应论,是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的理论,为翻译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该文着重论述该理论对文化翻译研究的启示及其在《围城》中的实际应用,提出译者必须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在信、达、切标准下,对原文进行顺应性的翻译,以取得最佳的语用等值效果。  相似文献   

3.
赵靖岩 《魅力中国》2013,(31):283-283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创造性活动。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但要充分理解原文中的词汇、句型结构和语法现象,而且还要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生搬硬套、望文生义往往速不到传播原文化的目的,只有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才有对原文的确切表达。无疑,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最能体现文化差异。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对汉英文化内涵词的翻译可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注释法、直译或直译加注释法、功能对等译法、文化对等译法等。  相似文献   

5.
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它包括语言使用的多个方面。根据顺应理论,翻译也可看做是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同时诠释原语文化的过程。本文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对马爱农翻译的《绿山墙的安妮》为个案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的动态顺应。  相似文献   

6.
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英汉词汇的语言意义在与文化意义的对应上存在差异,英汉词汇在词的搭配能力上存在差异,正确认识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做到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死译、硬译,应努力再现原文的意义、内容、风格,试图寻求一种较高的翻译境界。  相似文献   

7.
语义翻译即以原文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为中心,追求词义上的细微差别,使译文尽可能贴近原文.语义翻译应反映出原文的独特的韵味,保留作者的个人风格.翻译中的科学以实现"忠实"为其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翻译不同于数学,它是灵活多样的。翻译时要从原文上下文出发,灵活运用各种译法,选择恰当的表达方法。翻译技巧是翻译工作者从大量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经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镜像反映。“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都注意到了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差异,但异化论主张直译原文的语言形式,保留构成语言的文化因子;归化论则主张以地道的译语表达形式和相应的文化因子进行翻译。恰当地使用“异化”和“归化”,无非是为了让读者在阅读中无须付出太多推理努力,就能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翻译实践中文化参照系的选取是语用等效观点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语词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在进行语词翻译时,必须考虑到文化语境,这样才会忠实地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要深入探讨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语词翻译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语用顺应论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对广告受众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动态顺应,从而实现广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晏丽  杜雪琴 《老区建设》2014,(20):54-55
文章阐述了语境顺应的概念及分类,探讨了中医翻译的动态顺应模式。首先,可以把中医翻译理解为一种动态顺应的过程,是一个顺应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动态过程;其次,语境顺应论为中医翻译这门正在形成的学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中医英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理论后盾。  相似文献   

13.
翻译实际上就是基于语境间,特别是文化语境间的意义转换,把握文化语境是翻译的核心环节之一;文化语境主要包括:思维模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地理文化和人文历史文化等的差异,这些因素翻译有着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影响着意义的传输;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是两种能有效地利用文化语境进行意义传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而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是沟通民族之间文化与思想的桥梁和纽带.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是两个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强调其对英汉翻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姜慧慧 《魅力中国》2013,(29):270-270
高质量的旅游资料译本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会涉及到对原文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通过对扬州旅游文本翻译资料的研究,译者一方面要保留异域特色,强调翻译对译入语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对有待处理的文化因素时所采取的舍弃文化而追求功能对等的交际翻译作法。  相似文献   

16.
隐喻的翻译是一个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复杂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已成了必然的趋势,这也必然会给隐喻的翻译理论注入新的血液.隐喻常见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归化翻译法、异化翻译法.  相似文献   

17.
侯丽枚  迟锴 《魅力中国》2009,(19):78-79
翻译过程是一个不断做出决定的过程,译文文设法既忠实一原作者又取悦于读者。译者只能选择以作者为取向或以读者为取向。选择以读者为取向一般会采取异化手法,忠实于原文,昼保留原文的文化语言特色,选择以读者为取向则一般会采用归化手法,使原文的文化语言特色归化到读者的语言文化中,通顺易懂。但不是所有的决定都是译者自主选择的。译者对翻译手法的选择要是其译者的目的,译文的功用,以及各种制约因素,如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8.
思维方式、民情风俗、心理以及文学积淀的差异,赋予英、汉语中植物词汇以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汉翻译中了解与掌握植物词汇的文化意义差异是达到"真实"翻译所必备的条件。本文通过对英语汉语植物词汇的差异比较,提出了三种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红 《魅力中国》2012,(35):61-61
英语和汉语都拥有大量的习语。其中,动物习语是独特而又富有表达力的一种,它包含大量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做翻译时。要尽量准确地转迭原文的意思,试图保持原作的风姿。最常见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法,意译法和套译法都会用到。本论文主要讨论动物习语英译汉的几种基本策略,并分析阐述了几种策略的优缺点。好的译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灵活恰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本意义的厘定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正确理解语境,才能消除原文本字、词、句意义的模糊性、歧义性与不确定性,才能真实准确地再现原文内容与风格。语境的划分超出语言本身,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界定。翻译中存在的语境模式和语境的三维层次很好地阐释了翻译过程中语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