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纵横》2008,(7):70-71
原告:深圳某电子有限公司。被告:王某,原系该公司员工。 原告深圳某电子有限公司诉称:被告王于2003年始到我公司工作。2003年5月31日,我公司与被告签订了一份《在日本研修、实习条件》的合同。约定由我公司派被告去日本研修实习,其中研修1年、实习2年;被告先预付人民币3万元给原告作为保证金,被告结束研修实习后,在原告处圆满工作1年后全数返还;如被告失去在日本的居留资格、研修实习或生活态度相当恶劣时,中止研修实习,回国费由被告承担,原告有权没收被告预付的保证金。  相似文献   

2.
《经济纵横》2008,(10):62-63
原告:王桂,男,35岁,某国有安装工程公司职工。被告:某国有安装工程公司。原告于2004年6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1996年,因我父身边无子女,被告将我从其下属单位天津分公司调入父母居住地的被告下属单位机电厂工作,2002年3月,又调至被告下属单位安装公司,但未安置工作。2002年4月我曾申请调出未成,于2004年4月撤回申请,但仍未安排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 原告北京市某微机厂,于1980年8月与被告北京市某研究所签订了购销合同,合同规定:被告购买原告计算机系统一套,合同标的金额为42万元。原、被告系属同一上级主管部门。 原告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但被告迟迟不什货款,虽经原告多次索要货款,被告均以无偿付能力而拒付。1986年12月,原告以延付货  相似文献   

4.
县政府为何赔偿了这笔财产损失?王苏里原告:赵××,男,某村村民;被告:某县人民政府。原告于1992年7月向村委会提出申请要求确定宅基建房。经村委会研究决定,将公路旁(系省级公路)的一处空地归由原告使用。村委会将此决定逐级上报,经县土地管理局审查,代表...  相似文献   

5.
6月下旬,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收到了一份起诉状:被告乐清某服饰有限公司老板,向自然人原告借款120万元,并约定该笔借款分两期归还,第一期于2008年3月5日归还60万元,第二期于2008年4月5日归还50万元,被告逾期未还款,因此被起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6.
一起民事借贷纠纷案件,一审法院受理后向被告邮寄诉状副本及开庭传票,被告签收上述法律文书后将送达回执寄回一审法院。开庭时被告未到庭,法院遂依法作出缺席判决,判令被告归还原告借款。被告收到判决书后不服,于15天的上诉期内提出上诉,认为一审法院开庭审理时被告的人身自由正受到限制而无法到庭,一审法院直接作出缺席判决违反法定程序,要求二审法院对本案予以撤销原审判决,发回重审。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审法院违反法定程序,遂将该案撤销原审判决,发回重审。  相似文献   

7.
康传娟 《时代经贸》2012,(20):27-27
一、案情简介原告和被告互不相识,2008年8月4日被告因经营需要,通过某中介公司李某的介绍,向原告借款40万元整,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借期为12个月,自2008年8月4日起至2009年8月3日止,月利息为2%,利息为每半年支付一次,到期本金一次付清,如遇国家对利率作调整,仍按约定的利息执行,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8.
《经济纵横》2008,(7):68-69
2007年12月4日,时值劳动合同终止前,人事部经理王力找到方芯,正式向其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的意向,同时,将一份《终止劳动合同意向通知书》交给了方芯,方芯收到通知书后,当场未表示任何反对意见。12月10日,方芯在通知书的回执上签了字,并去财务部结算了2007年12月31日以前的工资。正当同公司办理终止劳动关系手续的同时,方芯因神经疼、支气管哮喘等病卧床不起,12月23日上午,方芯将病假条送至公司人事部申请病假,人事部经理看了方芯送交的病假条后,当即表示,“方芯已在《终止劳动合同意向通知书》上签字,此时送交请假条,并且没有任何三级甲等医院证明(公司规章制度中要求),所以申请病假已无意义”。  相似文献   

9.
康传娟 《时代经贸》2011,(20):23-23
原告享有“恒荣”商标的专用权,被告使用“荣恒”作为企业的名称,愿告认为被告的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文章结合庭审情况对其中的法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月30日,原告高洪雁手持二份自己与被告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的二份“土地承包合同书”及公证书到沾河法院立案庭要求立案,状告沾河林业局违约,第三人逊克县新鄂乡人民政府侵权。并诉称,自己与沾河林业局于1997年12月24日经协商,签订了由原告承包经营沾河林业局疙疸敏施业区9、13林班130公顷土地的《耕种承包合同书》并经公证机关公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即1999年3月15日开春种地前,被第三人擅自抢占并将该块土地重新发包给他人,被告虽然采取沟通协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原、被告因为拖欠工程款对簿公堂,衢江法院从盘活企业生产、共渡难关出发,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积极跟踪、督促被告落实,最终使两家企业“起死回生”。 2012年8月7日,曾经上了《衢州新闻网》的原告——某建筑公司的金姓老总,特地赶到衢江法院廿里法庭,高兴地告诉承办法官朱贤红:公司495万多元的款项全部拿齐了。这个好消息给去年发生的“一纸调解书盘活两企业”的司法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2.
银行办理票据结算能自做主张吗?张树可1994年5月11日,原告王月将其在某信用社的个人存款6万元,用银行汇票汇到被告某银行办事处,欲提取现金用于集资建房。为能够顺利提取现金.原告打电话给该银行一位做信贷工作的熟人程某,得知程某不在银行,而在金华贸易公...  相似文献   

13.
刘恕 《经贸实践》2012,(2):39-40
备受关注的iPad商标权权属纠纷案已于2011年12月6日在深圳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原告苹果公司败诉,“苹果”的诉求被驳回。这个案件让我们知道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原来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是无权使用“iPad”这个英文单词来销售它的平板电脑的。这也意味着,今后苹果如果要继续在国内使用iPad商标可能会面临巨额的商标使用费。被告代理人表示,他们将向苹果公司索赔1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4.
《经济纵横》2008,(9):64-65
申诉方:张某,女,22岁,某合资饭店中餐厅服务员,合同制工人。被诉方:某合资饭店。张某系职业高中毕业生,分到某合资饭店工作,并与饭店正式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终止前的一个月,张某就合同到期后不再与饭店续订一事向饭店提出了请求,饭店人事部表示同意,并答复张某过一个月后来办手续。一个月以后,张某手持接收单位的商调函找到饭店要求办理调离手续时,人事部负责人却突然提出:“要调走可以,但必须交齐后三年的培养费1200元,然后才给办理调动手续。”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第12期刊登了一则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问题的典型案例: 被告李格梅与原告李维祥系姐弟关系,其父母分别为李圣云、周桂香。1995年农村土地实行第二轮家庭承包经营时,李维祥家庭、李格梅家庭、李圣云家庭分别取得了1.8亩、3.34亩、1.54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并取得了相应的承包经营权证书。  相似文献   

16.
惩罚性损害赔偿,也称示范性赔偿或报复性赔偿,是指由法庭判处的被告赔偿数额超出原告实际损害的赔偿,它在补偿原告的同时,更注重于惩罚被告,这有利于遏制不法行为。在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今天,设立假冒伪劣产品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讨论了设立假冒伪劣产品惩罚性赔偿的理论依据和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设立该制度的法律构想。  相似文献   

17.
吕佳 《时代经贸》2006,(5):80-84
2005年12月16日.我国首例关于颜色组合商标的商标行政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原告瑞典凯普曼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颜色组合商标过于简单,不能起到指示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作用.缺乏显著特征.因此维持了被告国家确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的驳回复审决定.对原告申请注册的颜色组合商标予以驳回.不予初步审定公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网络链接中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博  李运仓 《经济论坛》2006,(3):130-131
在自己网站上建立链接从而进入他人网站的行为是否属于侵权,对此理论界争论很多,实践中也发生过此类案件。如华盛顿邮报诉“全部新闻”一案,该案原告是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CNN等一大群著名新闻机构,他们都拥有自己的网页,作为其出版物的电子版本,原告的网页给他们带来可观的收入。被告也经营着一个网站,并使用加框技术。在其主框中设置正常链,链接到原告网页的版面材料上,用户通过链接的导引,可以在主框中看到这些被链对象,在环绕主框的其他框中出现的则是被告用于获利的广告。被告设置的这些未经原告许可的链接并不是像普通的正常链那…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29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被告常隆农化等6家企业因违法处置废酸污染水体,应当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本案因此被称为“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这起由环保组织作原告、检察院支持起诉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不仅参与主体最特殊、诉讼程序最完整,且涉案被告最多、判赔金额最大,同时探索创新最多、借鉴价值最高。堪称示范性案例。1.环保组织作为原告提起诉讼。作为一起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案件最大的亮点在于原告身份的特殊  相似文献   

20.
<正>本期案例:1998年8月27日,魏某与启明宾馆签订了一份6年4个月的合同,被县劳动局鉴定为有效。同年9月,启明宾馆与香港某公司合资组建了一家娱乐公司,本来在餐饮部工作的魏某等16名员工也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转入娱乐公司上班。2000年12月11日,为理顺劳动关系,魏某召集另外8名职工,要求变更原劳动合同。其中7名职工均在同月与被告达成劳动合同协议。但魏某拒绝在新劳动合同协议上签字。同年,12月30日,启明宾馆与娱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