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不仅存在城乡经济上的“二元结构“,还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人口素质上的“二元结构“.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消除城乡人口素质上的“二元结构“,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是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三农“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具体阐述了消除城乡人口素质“二元结构“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分析了城乡人口素质“二元结构“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国家政策,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伟力  张宁 《经济论坛》2005,(17):129-130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9亿多农民。当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问题非常突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开启“三农”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3.
试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城乡发展及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六个方面论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  相似文献   

4.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维持社会稳定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近几年我国农业经济的滞后发展,城乡经济发展逐渐失衡,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农民减负。笔者就针对为农民减负的背景,对农民减负对农村发展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政策角度对我国农民收入现状的一个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翠萍 《经济经纬》2006,(1):116-119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直接目标已经由以往的以增产为主逐步转向以保证农民增收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农民收入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是绝对收入水平偏低;二是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逐步加大。笔者从政策角度对我国农民收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农业政策效应形成了五个方面的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6.
2003年新一届政府认真履行把“三农”问题列入工作重中之重的承诺,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效益、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经历非典疫情、遭受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壁垒增加等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冲击下,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基本保持了良性的发展。特别是中央明确提出统筹解决城乡经济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使全社会真正认识到“三农”问题的严重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并为切实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为真正落实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展示了新的发展思路。一、2003年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7.
戴胜  常林彬 《当代经济》2007,(18):34-35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必须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三农”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强调了“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转变。本文将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利用我国2006—2017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经济、环境、文化、治 理、生活5个维度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基准回归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农村现代化 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稳定增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东至西阶梯式递减 趋势;在全国层面和东、中、西部,农业农村现代化能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中东部的收敛效果最为明显,中部 次之,西部效用微弱;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单门槛特征,跨越经济发展水平门槛后其对城乡收 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更显著;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收敛作用,是未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 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徐源  陈永红 《生产力研究》2022,(11):26-32+161
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用2005—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其一,数字经济扩大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其二,区域创新水平在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则发挥了遮掩效应;其三,农村人力资本具有逆向调节作用,能够降低数字经济给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农村人力资本结构的调节作用更优。未来,应进一步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技术创新,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同时要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培育信息化人才,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和城市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体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城乡统筹发展影响很大。需要强化“以农为本”的理念,以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为重点,促进城市带动农村效应的发挥,充分发挥农业和农村多功能性,以促进城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导致了城乡不平衡发展,并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差距的扩大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更会影响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如何由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的平衡发展,探寻各具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笔者通过对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内涵的定义,站在"三农"整体性战略高度来审视当前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面临的实然困境,提出"三农"视阈下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社会文明化和生态和谐化是新时期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基层供销社是我国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它既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经营模式的基层供销社陷入困境,于是理论和学术界开始思考、探索,找其原因,寻其对策.笔者认为,供销社根在农村,基础是农业,主体是农民,如果离开了农村、农业和农民,供销社将因失去生存的空间而成为历史.本文从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对策等三个方面对基层供销社回归"三农"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状突出,城乡差距表现在经济、社会福利、教育等方面。借鉴国外经验,笔者认为适合中国的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促进经济建设;推进农村各层次教育;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5.
李剑荣 《经济师》2013,(11):131-132,13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在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改革创新,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新飞跃,迫切需要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强化农村城镇化,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路径,以期借此破解农村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矛盾、构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秩序,从而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又好又快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钰 《当代经济》2016,(3):104-105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在总体上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形势好于预期,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产品供给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城乡统筹步伐加快,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县域经济,着力改善民生,农业农村经济发生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积极的变化.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2015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特征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我国农业生产中技术与人力资本挤出的原因、过程和机理,分析农业技术与人力资本在农业经济中的内生条件.以此思路,研究和理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特征、原理和主要表现等问题.本文指出,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其实质是农村不能充分融入现代市场经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在农业经济中不能实现它们在一般市场中的效率和价值;农民不能充分享有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现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嵬  刘甲朋 《经济论坛》2004,(1):101-102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问题。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和逐步深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许多影响“三农”健康发展的障碍与难题依旧存在,中国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状况仍存在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一、“三农”问题的现状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三农”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尽管中央把农民增收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幅远远低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的水平,且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2001年第一季…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9,(2)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针对农村发展提出的重要指导方略,要求加强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途径。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程度依然比较低,文章提出了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信息化建设策略,旨在以信息化工具的运用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取代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原因是其社会化协作、规模化生产、商品化加工,它是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为农业快速适应商品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产业化与道路交通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将农村公路化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强化城乡公路的作用,才能改变我国农村目前的现状,选择一条适合农村目前发展状况的产业化道路。笔者通过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概况,谈到公路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