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源流、内容及其理论贡献,并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一致性、整体性与创新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继承,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提炼与升华,是对传统经济学关于政府与市场二元思维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现代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有优势,但均需要创新发展,政治经济学创新需要实现从体系创新到范式创新的转变。“国民幸福论”的提出有着丰厚的经济学思想渊源,也必将助推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国学者对政治经济学创新的话语权较大,应该首先考虑用“国民幸福论”助推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创新。“国民幸福”是有较大理论创新空间和对新问题解释力的概念,符合市场与政府力量相结合的学术架构要求,可以开拓出历史阶段分析、数学分析、社会调查样本分析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论创新空间;中国特色的“国民幸福论”遵循政治家与理论界共同创新的路径,必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现实依据,其形成经历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三个阶段。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新中国在全面恢复国民经济之后,随即从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向社会主义经济,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计划经济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但主要还是在摸索中前进。“只争朝夕”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写照。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体制日益僵化。到中美、中苏关系的改善与缓和,中国经济发展迎来历史机遇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方略。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随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国经济规模发生质变上了台阶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5.
政治经济学从起源看曾是政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政治学的分离是经济体自身性质和规模变化的结果,也是实际社会运动过程的反映.之后出于对方法论进步的渴求以及对更为缜密的经济分析基础的期望,数理分析方法被大量引入经济研究,而政治的因素则日益淡化.这一方面造就了"经济学"的繁荣,却也导致其根本缺陷--它对社会的理解并不充分,所以很难全面阐释经济行为.现实生活中经济与政治的内在关联决定了经济研究中政治的因素不可或缺,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从制度和历史的角度重构大多数经济学模型的新政治经济学悄然兴起.它所体现的研究取向为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叙述其实就是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笔者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正是在这三个体系的确立方面的一个尝试。而这三个体系所体现出来的先验结构,要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先要叙述政治经济学一般,再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般,然后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2018年6月3日,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高端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围绕《资本论》的正确解读与理论蕴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改革开放40周年的经验总结与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提出的一种理论要求,而且也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机会。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或基础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是其理论源泉,西方经济学可以作为理论借鉴,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其方法论基础。当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不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理论,而是那些能够与中国现实相契合并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重要代表人物哈耶克与弗里德曼等人都以其经济学认识论与方法论而著称。在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原理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中,个体人的自由行动构成为最基本的概念范畴,进而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促成了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盛行,其反思与批判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并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具有重要比较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努力探索新规律,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思想的政治经济学新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必然要努力解决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这些问题不可能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获得现成的答案,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济规律。应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种方法和世界观,而不是具体的结论,这样才能突破传统的框架和体系,用科学的方法利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现实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中国要参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一方面要努力与国际社会接轨 ,一方面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这主要包括 :第一、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根本任务。第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第四、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结构及其产业发展方向。第五、积极稳妥的开放政策。从而 ,使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 ,尽可能多的受益 ,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提出,表明在当前的历史关节点上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掌握关于中国道路的话语权、总结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和指明未来方向。同时,只有直面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紧紧把握时代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才会有其生命力。因此,坚持问题导向,重启1990年代指导经济"软着陆"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政策研究,既是历史的承袭,也是时代的要求。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需要把中国的故事讲好,更需要在解读中国、引领中国的理论竞争中形成战略定力,把好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当代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一方面在于它正处在与资本主义长期并存的时期;另一方面就其自身而言,则正处在“不发达”、“不完善”阶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是一个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立足中国国情,并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知识生产力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性潮流,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和风险。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实施知识生产力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变迁和背景转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诞生以来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其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仍然是生产关系演进与生产力发展的自觉统一;在其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也在社会经济实践的推动下,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其创新发展必须根植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和主线,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其精神实质集中体现在贯穿这一伟大思想始终的以人民为中心、斗争精神和知行合一。其实践要求至少应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掌握改革的方法等。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战略目标;以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为首要任务;以精治共治法治为切入点等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发展史。本文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着重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中国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及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深刻理解、系统把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理论中心、以实事求是为研究宗旨、以实现现代化为基本任务、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归宿等时代特征,对于认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