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李香兰 《北方经济》2017,(12):27-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要求,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是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赵海东 《北方经济》2017,(11):29-3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欠发达地区增长也需要实现从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转型.内蒙古应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上勇于创新,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产业集群、形成新动能.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坚持创新理念,推进内蒙古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作为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支柱,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发挥数据资源价值连通政府和市场,既为政府智能化调节经济服务,也可以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宁波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数字化改革总体部署,坚持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  相似文献   

4.
高桂鸿 《港口经济》2014,(11):51-54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中亚之行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天津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如何借助国家新的对外开放战略机遇期来加快发展,成为天津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给天津外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专家预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极大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对外开放前沿与经济增长极。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借助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观察员国地跨欧亚、南亚、西亚的地缘经济优势,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使参与者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天津与新丝绸之路在空间上看似遥远,其实在发展上密切相关,天津理应是新丝绸之路的东部出海口,是连接亚欧的大陆桥。关键在于应当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谋求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常态”下,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开采、大规模投资且经济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城市率先受到强烈冲击,使资源型城市不但经济增速下滑,还面临社会失稳、优质生产要素流失、生产要素闲置和政府治理失效等风险和挑战.资源型城市必须先下大力量建设高水平的社会治理“新常态”,并以此迎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加坡通过高水平的社会治理“新常态”,为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提供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新加坡从全世界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劳动力,为经济“新常态”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其建设高水平社会治理“新常态”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新常态”,为经济“新常态”提供保障和动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尤其是辽宁的资源型城市,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积极建设社会治理“新常态”,用高水平的社会治理“新常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中实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鹏 《浙江经济》2023,(3):47-49
<正>大力发展临港制造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探索临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强调“海洋是浙江未来的希望”“加强陆域经济和海洋经济的联动发展”。浙江把海洋强省建设与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有机融合,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临港制造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探索临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是我们观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和法治建设的立足点.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新常态作为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对我国经济情势的基本判断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出发点.经济新常态决定了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立足“立法先行、于法有据”的指导方针,围绕经济新常态这一核心,在社会保障、行政审批、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法律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适应了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乡风文明”的本质就是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由此可见,加强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区的应有之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牧区,不仅仅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新农牧区,而且还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新农牧区,是农牧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农牧区。  相似文献   

9.
王关区 《北方经济》2011,(11):30-33
新农村建设的五大要求与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那么,新牧区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是什么呢?根据草原牧区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特点,我们认为,新牧区建设的主  相似文献   

10.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新发展理念紧密相关,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一步丰富。现代化经济体系由"六个体系一个体制"组成,其关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实体经济以及完善"三有"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提出丰富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是增强广州国际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培育广州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增创广州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保障。如何推进广州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为下个世纪的发展打下良  相似文献   

13.
塘沽濒临渤海,是天津发展海洋经济的强势地区,建设"海上塘沽",是天津塘沽区今后一个时期开拓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发展要全面进入新常态,所谓经济新常态主要是指:中高速,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等。新常态,要求经济适度增长,要求经济发展模式由过去的相对粗放、掠夺性较强等转向集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要求经济结构与生态结构相协调,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及排放结构等优化升级,要求经济发展质量高、效益佳,要求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等相适应、相和谐、同步推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面对经济“新常态”,本文从青海省中小企业创新现状入手,针对中小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支持,市场机制激发中小企业内生性创新动力,生态保护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共同形成推进青海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使中小企业成为青海经济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对外开放是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所在,也是潜力和希望所在。又快又好地扩大对外开放,是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的新威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不仅仅要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也要强化农村金融的参与性与经济性,使它能够在社会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得到更好的成长和更多的支持。文章指出,在明确新常态下我国农村金融经济体系的发展建设意义前提下,以建设多元化金融主体体系、培养新型农村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目标,才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在未来发展应有的姿态。  相似文献   

18.
江怡 《宁波经济》2010,(1):10-13
建设大都市经济圈和培育经济增长极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宁波大都市经济圈是“十二五”期间宁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客观要求。为此,要以拓展空间、加快推进全域都市化为重点建设宁波大都市经济圈;以产业集聚、经济转型升级、再创开放新优势为重点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9.
新基建,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简称。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首次提出新基建这一概念。201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战略型、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再次要求,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20.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农”问题也成为了影响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阻碍.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做。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目标、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