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江苏企业管理》2011,(2):42-42
工信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行业80%以上企业制订、实施明确的品牌战略: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3%.自主品牌出口比例不低于30%:培育一批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形成三至五个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企业做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则要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研发能力代表着创新,企业只有在技术和产品上进行改进,才能拥有十分明确的活动目标和发展导向。由此可见,自主研发能力在企业运行中所展现出的地位和价值。自主研发是科技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保证企业拥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有利于直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对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基于物业服务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北京安杰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物业费网上支付平台、包裹收发网络服务信息系统、数字化社区增值服务平台,这三个平台的研发迎合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状况,是为  相似文献   

4.
关兵  霍荣 《物流科技》2004,27(6):72-74
近年来,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的需要,纷纷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力度。这些研发机构提高了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总体上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国应通过采取改善研发环境的宏观对策以及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对策来吸引和利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  相似文献   

5.
张津  岑玲 《经济界》2011,(5):56-59
本文分析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的自主研发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企业的自主研发有利于其竞争力的提升,同时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企业研发。因此,企业应当在在自身竞争力有保证的前提下进行自主研发,以研发促进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落实“能耗双控”目标对高耗能企业创新策略的影响及其后果。研究结果显示,为应对“能耗双控”目标下的环境规制要求,高耗能企业仍然主要采用技术引进的方式实现技术创新。整体上,高耗能企业会缩减自主研发投资,并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且后者是前者的格兰杰原因,技术引进对自主研发存在挤出效应。同时,坚持自主研发的企业,其经济和环境效益均显著优于依赖技术引进的企业。这说明自主研发可以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取得更好的平衡。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受双控政策的影响程度更小;相较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位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高耗能企业会较小程度地减少自主研发投入,技术引进投入的增加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技术进步路径作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将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3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知识积累为门槛变量,采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探析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与技术引进三种技术进步路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复杂的动态门槛特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路径驱动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知识积累门槛特征;较高的知识积累水平更有利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发挥正向促进作用,而适度的知识积累水平更有利于合作研发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即知识积累对技术进步路径驱动创新绩效存在临界规模。因此,我国工业产业需针对知识积累水平选择最优技术进步路径、转变发展动力,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合理引导外商投资,驱动企业创新绩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中国1999—2006年的2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企业研发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内资企业的研发产出有着负面影响,而对研发科技经费投入有着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对我国内资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都具有促进作用;企业当期利润率对我国内资企业的研发产出和投入都没有显著的作用;产权结构对我国内资企业的研发有着显著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种子市场的放开,较高的盈利空间激发了企业自主研发种子的动力,种子经营的主体呈现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特点。2000年以来,我国种子市场保持着年均5%的复合增长率,到2014年年末,中国种业市场规模已突破800亿元,居于世界第二位,潜力巨大的市场为我国种子行业赋予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我国企业正在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研发中心,研发活动积极活跃,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了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但在实务操作中还存在着两阶段难以划分、研究阶段费用化处理不符合配比原则、研发费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着披露程度偏低、披露方式不规范、披露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题图刊载的是始建于1994年、由江泽民亲笔题名、在我国工程橡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汕头海湾大桥。在这座大桥大型桥梁伸缩装置国际竞标中,衡水橡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企业,第一家首次中标,一举结束了我国该产品依赖进口的历史,为我国该行业自主研发、大规模生产开创了历史新纪元。让我们一同认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王润秋日前在201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说,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我国一些企业,此番上榜中国500强,甚至进入世界500强,并不意味着就是“一流企业”,相比世界一流企业,我国企业在自主研发、品牌、商业模式等很多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王润秋说,包括央企在内的我国一些企业,尽管规模上早已达到500强水平,但仍然不是“一流企业”,根源就在于软实力上存在巨大差距,“这恰恰是企业持久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宁微 《中外企业文化》2023,(10):111-114
科技创新是助推国家经济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国家税务总局频频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研发创新,企业的各类研发创新活动,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研发费用税收政策的不断完善,企业逐步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本文对燃气行业企业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现状进行研究,找出了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燃气行业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问题上有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自主研发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基础,已受到企业经营者的普遍认同,河南大中型企业自主研发的重视程度稳步增加,研发人员的数量、质量及经费投入均稳步增长,研发费用的使用环境有所改善、使用结构在逐步优化,企业研发的主体地位在逐步形成,研发成效显著。虽然河南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改善,也获得了一定的成  相似文献   

15.
杜明军 《企业活力》2007,(10):59-61
<正>影响企业自主研发的首要因素当然是企业内在动力,然而,外部环境也是影响企业内在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外部环境还存在很多不利企业自主研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飞檐走壁、无所不能,电影中的蜘蛛侠总能在危险时刻化身超级英雄拯救人类,让人安心不已。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家企业历经20余年技术攻关研发出的自动焊接机器人可以“上天入海”、让机器人代替人类“涉险”,它就是博清科技。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从事智能特种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及自动化焊接整体解决方案开发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22年8月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我国大型结构件焊接自动化发展为目标,先后主导并完成数项焊接自动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掌握多项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精尖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7.
自主技术创新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所谓自主技术创新,是指以原始创新为主进行发明创造,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进行研发和产业化的过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要有所作为,离不开自主技术创新。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自主技术创新能否大规模出现,取决于经济发展环境、经济政策等因素。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科技研发投资的80%、技术创新的71%,均由世界500强企业所创造和拥有,62%的技术转让在500强企业间进行。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日本大企业纷纷设立基础研发所,并不断增加投资。在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进一步研发、普及等过程中,民间企业起到了主导作用。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互相依存,先以引进为基础,进而研发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9.
展尧 《英才》2020,(2):96-98
1月10日,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以中交疏浚集团及旗下公司为核心单位完成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标志着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核心设备和总装建设已形成自主技术体系,疏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造船厂在应用、研发、设计、制造方面有机结合,构建了产学研用高效协同的一体化创新链,海上高端装备再添国之重器,疏浚行业再添尖刀利器,经济发展再添新动能。  相似文献   

20.
《物流技术》2011,(18):106+108
作为我国民族叉车工业的龙头和国家创新型企业,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制造、自主营销、自主品牌,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实现了连续20年全国叉车行业中排名第一,成为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的工业车辆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并代表民族叉车工业成功跻身世界叉车制造业八强。201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