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鹤  赵姗姗 《保险研究》2021,(10):64-78
财务可持续性是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现有评估研究多以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长护险实际运行数据的利用不足.除了数据可得性外,分析技术的瓶颈也是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基于微观仿真方法和报销数据的长护险财务可持续性评估模型(LTCI-MC);进一步,以江西省上饶市长护险为例,检验模型有效性,评估2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试点并推广社会长护险,目前已有南通、苏州等7市试办长护险,实现了社会长护险良好开局,但也存在经办模式和筹资标准不统一、资金来源的政策支撑有待强化、宣传与服务的针对性有待提高等不足。与此同时,商业长护险发展相对缓慢,在护理保障中的作用比较有限。最后,本文从完善长护险筹资政策、加快人才培养和标准制定、发展商业长护险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长护险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框架设计、服务体系、评定标准、管理流程等制度仍在完善之中,在实践过程中,筹资模式、护理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长护险的可持续发展和试点的提质扩面。在我国,长护险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框架设计、服务体系、评定标准、管理流程等制度仍在完善之中,因此,在实践过程中,筹资模式、护理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长护险的可持续发展和试点的提质扩面。  相似文献   

4.
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许多国家应对老龄化的一种政策选择。但长期照护保险并不是万能的,它有天然的脆弱性。本文从资金的可持续性、管理、服务、评价科学性方面考察了日本长期照护保险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保险制度结构、服务内容、三险关系、管理运行角度分析我国在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指出我国长期照护保险的脆弱性及所面临的风险。根据长期照护保险的制度特点,提出对策建议:在制度结构上保证统一性和差异化并存,中央和地方权责对等、界限分明;在服务层面要标准化和多元化并存,注重预防体系的构建,发展和扶持相关产业,细化照护机构功能性分类和层次性分级,制定科学的服务标准;界定医养结合相关概念,促进医养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谢宇菲  封进 《保险研究》2022,(10):19-33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我国在老龄化背景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环节。本文使用失能等级评估数据、长护险服务使用数据和医保账户数据,评估了某典型城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在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者之间的健康效果差异。文章采用匹配方法和多种检验稳健地发现,使用长护险有助于改善失能者健康,职保和居保样本死亡率都有显著下降,但职保参保人的死亡率下降更多,职保与居保样本降幅相差约5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两类参保人享受了统一的长护险政策,不同参保人的健康差距并未缩小。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护险的健康效果差异在重度失能群体中尤其明显,一个原因是重度失能居保人群由于收入和健康意识等制约未能充分利用长护服务。本文的结论可为长护险试点政策的扩面及其待遇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深度老龄化、少子化和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养老问题尤其是居家养老缺乏照护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全社会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分析了海南省商业性长护险发展现状以及开办社会性长护险的客观需求,并提出了推行社会性长护险的工作思路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许多国家应对老龄化的一种政策选择。但长期照护保险并不是万能的,它有天然的脆弱性。本文从资金的可持续性、管理、服务、评价科学性方面考察了日本长期照护保险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保险制度结构、服务内容、三险关系、管理运行角度分析我国在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指出我国长期照护保险的脆弱性及所面临的风险。根据长期照护保险的制度特点,提出对策建议:在制度结构上保证统一性和差异化并存,中央和地方权责对等、界限分明;在服务层面要标准化和多元化并存,注重预防体系的构建,发展和扶持相关产业,细化照护机构功能性分类和层次性分级,制定科学的服务标准;界定医养结合相关概念,促进医养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保险公司一方面应全面参与社会长护险的经办,在提升经办管理专业性的同时,加强对长期护理风险的认识与储备;另一方面应不断推进商业长护险产品的开发和升级,逐步拓展护理保障上下游产业链。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离不开商业保险的“力量”。具体来看,在探索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进程中,商业保险一方面全面参与社会长护险的经办管理,如保险公司在7年长护险试点中的探索,以及形成的多种典型模式,另一方面不断迭代的商业长护险产品,为我国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9.
张峰 《财政科学》2022,76(4):144-15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失能人群的照护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目前正在试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政策安排,但长护险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基金、服务等问题却十分严峻。人口老龄化早于中国的日本在经历过相同问题后建立了“介护预防”制度作为老年失能预防体系,对缓解长护险基金压力和照护服务升级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介护预防”制度的历史、框架和特点,结合我国国情为解决失能照护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转变老年失能保障的社会理念;整合建立区域化老年失能预防体系;设立科学统一的预防服务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0.
刘颂  吴轲 《金融博览》2022,(3):64-67
<正>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目前,深入推进长护险试点被多个地区列为2022年民生领域的重点工作内容,北京、上海、重庆、山东等地先后启动了扩大长护险试点。在长护险的经办过程中,商业保险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长护险业务仍在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11.
<正>建立长护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未来失能人口长期护理负担的积极准备,有必要创建良好环境促进长护险制度完善,带动养老产业进一步发展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2016年,国家开始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制度试点,三年多来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护险制度,正是对老龄化社会的保障制度建设的有利实践。  相似文献   

12.
祝辉 《金融博览》2023,(7):29-33
<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摸索后,寿险转长护险将不仅可以缓解政策型长护险筹资的压力,还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长护险的供给能力,缓解失能人群的护理费用压力。今年3月,为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创新保险服务模式,丰富保险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障需求,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以下简称转换业务),试点已自2023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试点期限暂定为两年。  相似文献   

13.
人口高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医疗卫生设施改善所呈现出的积极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应然趋势,也是人类生活质量提升的核心指标。为了应对人口高龄化,日本政府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看护福祉制度,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对日本医养结合性质的养老服务模式进行研究,重点关注日本的日间照料中心模式、特别养护之家模式以及介护保险模式。日本经验为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以下启示:建设和完善社区养老设施;以社区为依托发展居家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并加强专业管理;完善养老保障法律和尽快正式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刘颂  吴轲 《金融博览》2022,(6):64-67
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目前,深入推进长护险试点被多个地区列为2022年民生领域的重点工作内容,北京、上海、重庆、山东等地先后启动了扩大长护险...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人口流入城镇,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已成为当今中国老龄人口养老问题的薄弱环节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医养结合养老经过国家政策倡导在部分城市地区探索,逐渐在农村地区铺开,在农村应对老龄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暴露一些问题。本文从农村医养结合养老的实践探索出发,对在农村医养结合养老发展中面临的经济收入偏低、社会认识偏差、监管体系滞后、人才培养薄弱、医养结合困难、医保配套不足等诸多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社会宣传、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政策法规、培养人才队伍等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益凸显的"护理危机",构建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意义非凡。通过分析制约商业长护险给付方式的各种因素,论证采取混合给付方式的必要性,提出完善商业长护险的给付模式建议,以期被护理者的多元化给付需求得以满足。  相似文献   

17.
把关长护险     
中国有句俗话:久病床前无孝子。老年人得病之后的护理问题一直是个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其实,不孝者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子女未必不愿尽心,他们也许只是力有不逮而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护理已经从家庭走向社会,成为一种专业和职业。只要有钱,你尽可以享受到最好的护理服务,其精细程度远超孝子们的“土把式”。但问题是,这笔规模不小,定向使用的资金应该如何合理有效地积累?于是,当国内推出西方已发展纯熟的长护险时,很多正犯愁的子女不由为父母也为自己,心中一动,期冀这股“东风”能从根本上扫除横亘在心头的护理隐忧、洗却长期以来背负的不孝骂名。然而,长护险在国内还是个新生事物,目前难免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对消费者来说,在满怀期待地将长护险请回家之前,有必要先把把关,因需而投,量身定做,才是长护险投保的上策。  相似文献   

18.
安全生产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和根本利益,关系国家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的强制立法,安责险风险减量服务成为业界的焦点。文章从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服务内容越来越多、服务形式越来越新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安责险风险减量服务的现状,总结了安责险风险减量服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风险减量服务基础建设、体系建设、信息化工作力度、专业能力培养等方面为风险减量服务未来发展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的长期护理保险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以美国为代表。美国将长护险归属于商业保险,由保险公司作为经营主体,采用自愿保险的方式。第二类以日本为代表。日本将长护险归属于社会保险,由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采用强制保险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的养老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这将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面临严重的发展困境。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拐点”何时到来?为回答好这个问题,本文以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框架,首先,以法、德、日、美四国为例,系统梳理其养老产业发展历程,总结归纳出养老产业发展“拐点”出现的共性特征;其次,聚焦日本养老产业发展轨迹,重点关注其介护险实施前后养老产业相关重要指标变化;最后,选取九个养老产业相关指标,基于指数平滑、灰色模型等方法对中国养老产业未来情况进行预测,并与日本可比时期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判断中国养老产业“拐点”出现的可能时间。研究发现:养老产业发展“拐点”的出现具有四个共性特征,分别是三支柱养老金体系改革、长护险制度全面实施、多元化服务助推医养结合、代际转换背后的产业增量机会,而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拐点”可能出现的窗口期将在2026—2030年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