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碳市场的建立,碳金融随之诞生。为分析碳金融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本文以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为例,构建了一个企业转型与银行贷款的决策模型,考虑碳市场和碳金融对于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本文得出两个主要结论:(1)以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为代表的碳金融可以促进企业低碳转型,实现企业与银行的帕累托改进;(2)碳市场中碳价的剧烈波动会阻碍碳金融的发展。本文根据钢铁行业数据、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发展碳金融与促行业转型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全国碳市场发展进入“深水区”,市场扩容落棋一隅,但后续如何谋篇布局,仍需等待具体的实施方案出台。2024年,碳圈迎来“开门红”。1月22日,阔别七年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正式重启,补齐全国碳市场拼图,市场体系更加完整;1月25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发布,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开启了碳市场法治新局面;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首批扩容拉开序幕,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入市脚步渐近……  相似文献   

3.
<正>为切实提高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数据质量,完善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数据质量日常监管,增强相关制度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简称“2023年版《发电核算指南》”),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订背景数据质量是保障全国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生命线,是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影响当前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控制成效的突出问题。全国碳市场扩容、增加市场活力都需要建立在全面准确真实的碳排放数据基础上。碳排放数据核算与核查是决定碳市场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技术性强,需要进一步加强核算与核查规范,增强透明度,接受各方监督。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决策部署,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实效,碳排放增速明显放缓、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21年,中国华电率先提前完成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105家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清缴,完成全国首笔CCER抵销碳配额清缴,实现履约率100%,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5.
<正>碳资产管理公司在强化自营交易能力的基础上,还要针对企业的各种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模式。目前,国内对碳市场和碳资产管理的关注仍旧侧重于“总量”制度下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对总量确定、配额分配、MRV、履约等机制方面尤为重视。而对于资产端,尤其是在碳配额交易机制下,如何以最优成本完成履约,关注得并不多,也没有形成体系,对于以“交易”为核心的市场培育及完善等则更少涉及。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后,面对控排企业为应对低碳发展而产生的各种新需求,碳资产管理公司只有守正出奇,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6.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全球各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其良好的政策兼容性、金融衍生性,在全球发展势头强劲。从政策制度的完善、全国性及区域性碳市场交易现状、自愿减排市场现状三方面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综合考虑国际成熟碳市场发展经验、国家政策动向等因素,对中国碳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中国碳市场扩容是必然趋势,电解铝、水泥和钢铁将依次纳入碳市场;配额总量将不断下降,拍卖比例预计将达到5%;预期碳价“十四五”升至80~100元/吨左右,“十五五”升至130~200元/吨;电力市场与碳市场协同统筹发展是必然选择;碳市场和碳税联合使用将是未来政府控排管理的主要方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适时稳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提高配额拍卖比例、系统构建企业内部碳核查与信息披露机制以强化碳管理效能与透明度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的趋势,本文综合考虑了碳排放与资源回收问题,研究了基于产量的碳配额分配对闭环供应链定价以及回收的影响。简化模型由两个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机构等4个主体构成。研究发现,当碳配额有偿分配时,此时满足供应链参与主体利 润最大化的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均会升高,回收率相比无碳排放限制时降低,但是当再造品 碳排放量少于新产品的碳排放量时,有偿分配碳配额会促使回收率上升;同时本文最后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碳配额分配政策,分析结果表明可以较为有效消除碳配额有偿分配对于回收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对以后政府制定碳减排环境下废旧物品回收相关政策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火电行业纳入管控,市场运行平稳、信心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配额(CEA)成交量为2.3亿吨,成交额109亿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为碳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适时启动交易对于活跃碳市场重要性巨大。2023年7月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味着CCER市场自2017年暂停以后将按下重启键。按照暂行办法规定,新纳入CCER的项目类型包括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和节能增效等,从已通过审定的项目类型来看,可再生能源占现有2800个项目的 71%,是CCER的主要供应主体。  相似文献   

9.
刘江波 《中国石化》2013,(12):46-47
中国石化积极参与碳交易,搞好碳资产管理,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 2013年11月28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在北京环境交易所鸣锣开市。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购买了京能集团2万吨碳配额,完成了基于配额的首笔碳排放权交易。此前,碳排放权交易已经在深圳和上海启动。12月,天津和广东也将启动碳交易市场。有专家表示,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在全国各地开启,作为一种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碳减标手段,碳交易将给中国环保带来新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影响钢铁行业配额分配方案的核心要素,在调研国内外现有碳市场中钢铁行业配额分配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以某冶金集团旗下7家长流程钢铁生产企业4个年份的碳排放数据为基础,结合钢铁行业特性和国家碳市场特点,按照全厂碳排放强度基准值法、分工序基准值法、主要工序基准值法、广东省配额分配方案4种方法设定研究钢铁行业配额分配基准值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相较于全厂碳排放强度基准值法、分工序基准值法、广东省配额分配方案等,主要工序基准值法更适用于长流程钢铁企业。  相似文献   

11.
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配额分配是碳市场运行的前提和关键环节,对碳市场的流动性、活跃度和碳价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商品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碳期货市场是否具备传统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结果表明,EUA和CER各自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UA和CER各自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EUA的期现货价格各自互为格兰杰原因,说明配额交易机制下的欧盟碳排配额的期货现货价格相互引导.而CER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现货价格不是期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这对于研究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及中国将来建立碳期货交易所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和工具。本文基于全国8个试点碳市场的碳交易数据,分析了试点碳市场的交易和运行状况,并选取2017年1月9日至2023年2月10日碳交易价格数据,采用Bai-Perron方法和R/S分析方法对我国试点碳市场的结构突变和市场效率进行分析,测算了各试点市场的Hurst指数以及基于结构突变点划分的局部Hurst指数。研究显示,深圳碳市场达到弱式有效,上海碳市场接近弱式有效。基于结构突变点划分后各市场阶段运行效率及趋势各不相同。本文详细探究了导致各碳市场结构突变和运行效率差异的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碳市场建设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2024年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将替代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成为我国碳交易领域的法律基础,对促进全国碳市场规范有序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条例中规定“重点排放单位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购买经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清缴其碳排放配额。”  相似文献   

15.
欧盟碳金融市场作为全球最大、最成熟的碳排放市场,碳金融市场期货价格波动已经显现出一定规律。我国碳金融期货市场还处于筹划阶段,探究欧盟碳期货动态变化规律,对其价格进行预测,不仅可以丰富碳金融市场的相关理论,而且为我国碳期货市场的发展、防止碳价格过度波动、稳定碳价格提供借鉴。ARIMA模型已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能较好把握时间序列动态规律,运用ARIMA模型,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EUA期货结算价作为分析数据,对欧盟碳期货交易价格作为期3个月的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未来3个月碳期货价格依然会有较大幅度的波动。总结欧盟碳期货历史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提出我国建设碳期货市场应从设置碳价波动区间、允许碳配额跨期存储、加大财政补贴力度3方面着手完善碳期货市场价格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四部委联合表彰“十一五”全国节能减排先进电力系统榜上有名 2012年12月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十一五”时期全国节能减排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电监会系统3个集体、3名个人受到表彰。电监会江苏电监办市场与价财监管处、中电联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电源处荣获“全国节能先进集体”,中电联环保与资源节约部环保与资源节约处荣获“全国减排先进集体”,电监会市场监管部发电监管处调研员吴晔、中电联研究室主任潘荔荣获“全国节能先进个人”,电监会价格与财务监管部主任科员王云波荣获“全国减排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以下简称《方案》),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分三个周期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对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  相似文献   

18.
<正>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于能源行业来说将是一场深刻、系统的变革,全国统一大市场更是指明了未来能源市场前进的方向。伴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电力现货市场和全国碳市场建设也在加速,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同时关联着发电侧和用户侧,“电-碳”联动机制也在逐步形成。作为发用两侧连接点的售电公司,在未来多市场联动中要如何生存和发展,是企业需深思熟虑并尽快解决的问题。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耦合关联电力体制改革后,大部分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已进入电力市场。  相似文献   

19.
<正>“双碳”目标的提出及全国碳市场启动,为清洁能源占比高、拥有十余年碳资产管理经验的国家电投集团绿色低碳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机遇。在此背景下,为顺利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落地,2021年10月22日,国家电投成立国家电投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碳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国家电投碳排放管理平台,统筹系统内外部资源,统一开展碳资产管理、碳金融服务、低碳技术孵化应用、低碳政策研究咨询及电碳市场协同等业务,提升集团公司碳资产和服务价值,打造国家电投碳资产管理与低碳服务的平台与窗口,为国家电投构筑低碳新跑道、提升绿色新价值作出积极贡献,助力集团公司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对电力企业来说将产生哪些影响?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张俊杰分析:一是影响发电成本。发电企业实施碳减排必然要增加成本,包括碳成本、技术成本和管理成本等。二是影响发电行为。电力企业碳排放配额分配数量和方式,将直接影响其发电行为,企业需要根据碳价进行适应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