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我国并非每一方面的条件都已成熟。其中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主张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分析 ,说明我国劳动力资源三次产业结构配置现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影响 ,并提出优化劳动力资源结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有限供给、人口转变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结构转化视角分析"刘易斯拐点"和人口转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影响.通过对跨国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比率对资本形成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与资本的有效结合是人口红利得以发挥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总抚养比提高不利于资本积累,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中国经验数据分析显示:经济结构转化,劳动力跨部门转移,是中国经济得以长期、高速增长的关键,高投资率是该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消失,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将使新增劳动力明显减少;如果继续保持较高的资本形成率,资本进一步深化,将使资本边际报酬率快速递减,现有的高投资增长模式难以维持,中国经济将逐步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5.
6.
浅议我国人口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边玉花,孙芳,丁满仓人口问题与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特别是人均国民产值的增加速度,而人口素质的高低制约着技术进步,社会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与变革。对我国来讲,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是比... 相似文献
7.
由于发展经济学一直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劳动力无限供给型社会,因此在研究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中,我们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充分就业水平这一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入城乡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结构,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本文提出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加快资本积累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负相关”的“贸易顺差悖论”并不存在。凯恩斯主义模型只适用于需求约束型经济形态,而不适用于供给约束型经济。同时,当前二者正相关的结论也并不能作为继续推行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战略的依据,宏观经济背景的根本性变化要求新的贸易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10.
劳动质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黄清龙引言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总量的增加。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发生作用能影响增长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劳动投入量、资本和技术进步。单纯依靠劳动力和资本数量上的增加而使经济增长,这即... 相似文献
11.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目前也将是今后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中国1985—2009年的相关数据,并分成两个子样本,对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进行检验,得出结论:人力资本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力资本的推动作用就越强。 相似文献
13.
14.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就越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不断扩大。但是,从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情况来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没有很好地带动就业快速增长,就业矛盾仍比较突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趋势较为明显。本文以山东为例,分析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产业差异和行业差异,提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在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历来党和人民不断追求的奋斗目标。本文在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的辉煌成绩的同时,分析了经济增长背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二元经济理论的框架下,本文对我国劳动力资源开发机制及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变革 产业导向"模式,在成功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口红利的同时,其本身固有的局限也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障碍。因此,以人力资本提高为核心的劳动力资源二次开发,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