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9年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相继组建以来,主要是负责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截止2006年底,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处置已暂告一段落,具体情况如何?财政部驻四川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以上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成都办事处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处置状况进行了一次凋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匡绪忠 《中国金融》2007,(23):47-49
1999年,我国先后组建了信达、长城、华融和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和处置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剥离的近1.4万亿元不良资产。经过近8年的努力,资产管理公司已将政策性剥离的不良资产基本处置完毕,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都实现了财政部核定的经营目标,现正等待财政部组织进行政策性损失清算和财务重组,  相似文献   

3.
葛鸿 《黑龙江金融》2013,(10):78-78
<正>1999年,为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成立,对口接收建行、工行、中行、农行1.4万亿元不良资产。截至2005年四家AMC共承接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近2.5万亿的不良资产。到2006年底,四家AMC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四家AMC累计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12102.82亿元,累计回收现金2110亿元。比国家核定目标超收286亿元。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推进商业银行改革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庞秀萍 《新疆金融》2005,(12):93-93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专业处置不良资产的国有独资金融饥构,为提高我国金融资产质量、化解金融风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诸如对寻求处置剩余资产的有效方式、健全公司内控制度、存续期结束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的解决日益迫切。目前,新疆共设有三家资产管理公司办事处,分别为华融、长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乌鲁木齐办事处(以下简称三家办事处)。自成立运作以来,三家办事处从新疆实际情况出发,将资产处置工作与维护新疆稳定紧密结合,制定行之有效的资产处置方案,不断加大资产处置力度,资产处置及其他相关工作进展良好。  相似文献   

5.
2010年7月,由信达整体改制,财政部独家发起成立了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股份),拉开了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的历史使命后向综合金融服务机构商业化转型的序幕。作为资产管理公司庞大网络的构成部分,办事处层面如何推进综合经营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季 《金融会计》2008,(2):44-46
为了剥离和处置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上世纪末,与四大银行相对应的信达、华融、东方、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目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已基本完成了国家统一剥离不良资产的政策性处置工作,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问题。目前来看,开办独立账户业务的条件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经过五年的处置运作后、2004年财政部制定了AMC资产处置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方案,明确了2006年底前完成政策性债权资产处置任务的最后期限,采用打包批发处置方式已成为四家AMC剩余不良资产的共同选项。根据近年来在债权打包批发处置方面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做好不良资产打包批发处置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1999年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迅速完成了机构组建、人员选聘和大量的资产接收和债转股任务,并快速开展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四年多来,资产管理公司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增强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妥善化解银行危机的信心,也确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在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成立四家国有金融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管理、处置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以最大限度保全国有资产、减少损失,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都已全面开展不良资产的收购工作,收购结束后马面临着对大量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置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并利用其专业化手段来管理、处置不良资产,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目标,资产管理公司在管理和处置不良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试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为例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过四年来的大规模资产处置,截至到2003年底,已累计处置不良资产8062亿元(含政策性债转股处置部分),总处置进度为56.8%.  相似文献   

11.
成立四家国有金融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管理、处置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以最大限度保全国有资产、减少损失,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都已全面开展不良资产的收购工作,收购结束后马上就面临着对大量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置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黄志凌 《银行家》2004,(4):48-51
1999年,中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临危受命,对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处置。 不用说,经过三年时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接受和处置不良资产的措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还对专业化收购和处置不良贷款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业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处置方式直接影响金融不良资产价值回收程度.政策性资产处置任务完成之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商业化经营,对资产处置方式创新产生了内在的要求;同时,市场环境的改善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为资产处置方式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资产管理公司传统处置方式及国外不良资产处置方法的基础上,对不良资产创新处置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转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金融》2004,(7):58-59
1999年,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和借鉴不良资产处置国际经验的产物,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分别承接并处置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剥离的近1.4万亿元不良资产。时至今日,随着资产处置工作的深入开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无论在所剩资产规模,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5.
石怀贵 《甘肃金融》2011,(10):35-37
1999年,我国政府为化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相继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过十来年的成功运作,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回收的历史使命后,逐步向综合性金融服务商转型。资产管理公司由政策性机构向商业性机构转型过渡,没有现成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在收购、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2004年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发育和成长,以建立资产处置回收目标责任制,开办三项新业务和中、建、工三行可疑类贷款剥离为标志,资产管理公司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庄毓敏 《中国金融》2004,(19):11-12
今年2月,财政部提出了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考核责任制方案,要求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全部债权资产必须在2006年年底以前处置完毕。同时,在完成现金回收率和费用率目标的前提下,允许资产管理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对确有升值潜力的不良资产适当追加投资、接受委托处置不良资产和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等业务。这意味着,政府有关部门已基本明确了资产管理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为资产管理公司今后继续发挥服务于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金融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02年末,我国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5967亿元(含政策性债转股),处置进度为42%;其中处置非债转股资产3014.4亿元,回收资产1013.2亿元,其中回收现金674  相似文献   

19.
探索新形势下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新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年初,有关部门提出了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考核责任制方案,要求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全部债权资产必须在2006年年底以前处置完毕。同时,在完成现金回收率和费用率目标的前提下,允许资产管理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对确有升值潜力的不良资产适当追加投资、接受委托处置不良资产和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等业务。这意味着,政府有关部门已基本明确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至1997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高达25%当时,我国以"一逾两呆"来统计不良资产,若以现在"五级分类制"统计的话,恐怕25%是一个低估的数值.在1999年,我国从国有银行剥离了政策性不良贷款近14000亿元之后(1998年底,四家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账面余额是25000亿元,剥离不良贷款约占56%),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似乎比较顺利,事实上是相对缓慢且困难重重,是因为一方面处置不良资产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阻力重重,另一方面优先处置的是质量相对较好的和有抵押的一些不良资产,越往后困难越大.参见表1:截至2003年1季度末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累计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