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据新华社记者报道,近年来在城镇化建设中,一些不切实际的冒进现象有所抬头。安徽六安市某小镇搞个占地百亩的广场,使部分农民陷入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的困境;甘肃玉门市耗资千万建高档政府办公楼和全省最大广场;河南长垣县也要建万人体育场;江苏丰县强迫农场职工到城里建别墅,却没钱装修,没人住得起,成了过往行人的“公厕”。不少地方城建不顾条件、扩张无度,争设开发区、大学城,“非法圈地”,以地谋财,挥霍透支土地、换取表面繁华。他们把城镇新增建筑面积当作重要指标考核,层层加码、级级硬压,追求“政绩”……此情此景,使人想起上世纪五十…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一个经济现象很值得人们注意,这就是许多地方政府,特别是县(市、区)、乡镇级政府都在利用其行政权力,以制定鼓励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依据,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向企业变相退税,借以达到自身的所谓执政目标。笔者认为,深刻剖析这一经济现象的成因及危害,认真研究解决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警惕地方举债扩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预算法>规定,除国务院特别批准外,地方政府不得举债.但地方政府变相举债由来已久,方式多种多样.省、市一级通过信投公司、城投公司、路桥公司等法人,以公司债、项目债的形式变相借地方市政债和地方公债,以及用二级公路收费权等作抵押向银行融资等,尚属相对规范的方式.到了县、乡镇一级,往往会出现管理紊乱、透明度低,甚至借高利贷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NTTAA的产生、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提醒人们NTTAA的实施可能产生新的贸易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某些地方依然存在着文化发展的设计、理念、管理等许多误区,地方政府大兴土木,急于通过上大项目来发展文化,形成文化政绩的风气。 据报载,某省计划投资300亿元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并高调宣布890万元在全球征集建设方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  相似文献   

6.
事实上,教育乱收费现象并不“隐蔽”,而是几乎尽人皆知(其中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变相鼓励当地学校乱收费).只是我们的相关职能监督部门.包括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监督不严,甚至是不管不问不作为所造成。教育乱收费仍占首位,而且一占十余年,请问相关部门.岂可一“仍”了之?[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2014年,地方债务风险最有可能在信托领域爆发,卷入地方政府贷款的企业要早做准备中国经济正处在一场大变革的前夜,2014年,我们将看到中国改革的破冰和风险释放。我在此提醒读者诸君:2014年要重点关注内外交织的风险。流动性的持续偏紧和利率整体抬升有可能刺破局部地区房地产泡沫,进而引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信托风险。为什么会爆发信用风险?2013年中国发生"钱荒"之后,国内资金利率整体抬升,银行体系资金面持续维持偏紧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关注NTTAA的实施,警惕新的贸易技术壁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NTTAA的产生、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提醒人们NTTAA的实施可能产生新的贸易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9.
从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信贷投放的增长异常迅猛,仅2009年上半年的信贷投放就高达7.37万亿元,快速增长的货币信贷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出现。在高速信贷投放的主体中,各地方政府纷纷融资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由于地方财政或政府信用对融资平台债务实行变相担保等各种体制性原因,实质性上已经构成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及或有负债,导致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加剧。因此,本文在说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现状的基础上对债务风险加剧的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防范债务风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综合运用TOPSIS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样本的债务风险综合评价值;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提出了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并将该模型的求解转化为非线性规划仅有线性约束问题,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忽略模型置信范围、需要样本数量大及过度学习等缺陷。在实证研究中,基于训练样本的模型平均绝对百分精度达99. 69%,基于检验样本的模型平均绝对百分精度达96. 99%,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分税制是我国财税体制一项重要改革,它的运行结果表明,促进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尤其是中央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对于加强国家在对国民经济的引导和控制,维护中央权威,保障国家解决一些难点问题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分税制的运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刹住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的急功近利式的浪费资源的重复建设现象。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明确界定,避免了包干体制下的因基数的确定而出现的中央和地方讨价还价现象。地方政府从本地实际出发,着力解决那些能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项目和部门的建设问题,促进了地方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标是统筹发展,工作重点应该在县域,特别是中西部县域。在现行压力型行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正在体现出自不量力的扩张冲动。城镇化首先是改革问题,而不是建设问题。当前城镇化问题L,焦点集中在城镇建设,城镇建设当然是城镇化的基础,也是城镇化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但城镇化关键在于人口更好地融入城镇,农民变为市民。  相似文献   

13.
14.
6月,发改委发出《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并在满足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需求后,能用于当地其他项目的建设。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既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现实需要,也是改进社会保障、撬动内需的需要,更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的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额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并有可能在2010年迈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  相似文献   

16.
宗智 《新远见》2013,(12):1-1
不久前,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了包括60点内容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中国的新一轮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小产权房”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思考和共鸣.理论界也从不同方面对其实质进行了分析,主要集中在其是否合法化?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困难问题能否通过“小产权房”得到解决?政府应如何处置“小产权房”?“小产权房”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管理职能的缺失,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这是继2007年"地王频现"后,新一轮的拿地高潮。4月底,杭州上城投经46轮竞价竞得上城区南山路一地块,楼面价4.6万元/平方米,再次刷新单价地王纪录。5月,富力以240%溢价率拿下北京广渠路10号地。不仅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经营性地块交易火爆,没有流拍现象,武汉、宁波等二线城市也"地王"频出,地块大幅溢价成交。新"地王"频现,人们彷佛回到楼价、地价疯狂互动的2007年。新一轮的拿地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土地市场"繁荣"背后,依旧隐藏着逾10亿平方米的土地库存,楼市冷暖的重要指标——房地产投资和新开工项目数据仍低迷。在全国乃至全球宏观经济均无太大起色的情况下,最近土地市场在天量信贷刺激下的繁荣并非正常现象,有产生新一轮土地泡沫的可能。而高地价无疑是把双刃剑,为催生楼市泡沫的同时,也会抑制市场需求,地价上涨毫无疑问会推高房价,这与政府希望稳定房价的初衷有所背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可以恢复到2007年高峰期的那种水平,自住型购房者是如此,投资型购房者也是如此,房价是如此,地价也是如此。而只有房地产的整体市场繁荣了,土地市场的繁荣才能算作真正的繁荣。这种真正的土地市场的高潮...  相似文献   

19.
@我们     
#封面[吴敬琏:必须重启改革]#@姚涤松:寄希望于神人完成顶层设计是一种追求虚妄的表现,如何建立一种相互制约的机制,控制好统一调配和市场经济调节两项工作,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真正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真正各司其职,各谋其政,端正态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要做的。  相似文献   

20.
江宜航  金微 《乡镇论坛》2011,(21):30-30
这是一个常见的奇怪现象:一边是农资价格飞涨.粮价却不怎么涨,农民种地赔钱,干脆不种。另外一边.却是食品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消费者吃饭都要精打细算的地步。让地方政府挠头的农田抛荒现象无法忽视:当越来越多的土地荒芜.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还安全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