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力建设为深居西北内陆的甘肃省的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带来了地域拓展、产品创新和贸易方式转型等机遇.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在地理位置、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上的优势,研究其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发展对外文化贸易面临的挑战,对甘肃省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区域性经济新概念。要挖掘它深厚的经济潜能,必先了解它背后复杂的政治格局。物流运输业有望从“经济带”概念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要深刻领悟其背后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自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为古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河南位于"一路一带"的重要节点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基础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河南融入全球价值链、融入全球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河南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抓住这一战略带来的机遇,明确定位,找准融入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提高西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包括开放环境、开放规模和开放潜力在内的评价体系,借助SPSS20.0对西北五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并将其划分为开放型经济优势型、开放型经济潜力型、开放型经济劣势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合作和开放意识、加快操作层面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西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积极承接"两个转移"等促使西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7.
8.
9.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对于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积极意义,同时也对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本文将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与发展的背景出发,以宁夏羊绒产业为例,分析羊绒产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机遇将自身产业集群效应发挥到最大化,以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给宁夏羊绒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对宁夏羊绒产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与挑战中如何优化与创新发展提供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8,(2):51-5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正在为合作共赢融通更多商机。同时,互联网技术因其具有汇集社会资本、削减贸易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等优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本文利用SWOT模型,对互联网时代下"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及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利用互联网重构"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模式的新举措:建设第三方支付和跨境电子贸易服务平台;建立区域数据互联网共享中心;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建立区域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和推动网络文化交流等。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际合作领域的新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助于推进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区域经济合作。当前,正值中巴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时期,合作发展新常态需要契合新形势。中国与巴基斯坦发展合作中的法制保障制度,以双边和区域合作发展法律制度为主,对于多边合作的法制保障制度较少涉及。争端解决在运行模式与解决方法上存在不足。中国与巴基斯坦区域合作法律制度的构建需要双方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区域合作法律建设,以期构建新的法律保障机制,满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落实在中巴合作的精细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对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式主要涉及主权财富基金参与投资、丝路基金参与投资以及由我国主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参与投资,可以说,我国在缓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方面不断创新与突破,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大国的胸襟,也印证了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与决心。跨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是对单个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协作和有机融合。基于此,提出\"丝路基金+项目投融资\"的组合方式,并建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予以客观评估,加强国家间法律沟通与合作,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与信用交流体系,以促进我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投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政策的出台意在加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系和缩小中西部发展差距。中国领导人的外交之行显示出中国维护睦邻友好关系的外交方针。中国尤其注重加强与中亚及东南亚边界各国的合作并出台了新丝绸之路这项外交策略。这项政策的背后暗含着中国国内的战略要求:维护边境地区及中国西部的稳定,确保出口市场和能源供给的安全性,发展内陆运输通道从而充当不稳定的海上运输通道的替代选择以及缩小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新丝绸之路的复兴日前,复兴丝绸之路政策开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连云港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作为新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连云港肩负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陆交通大枢纽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设想,为西安加快建设经济带构想桥头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分析西安承担桥头堡具备的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18.
回族是中国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经济价值观也是中国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在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背景下,真正从沿线的少数民族自身特点研究入手,从中发现其经济价值观的共同性,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政策的制定的实效性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既能够为该经济带建设提供必要的市场与贸易支持,又能够为该经济带建设提供产业、投资、货币与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币货币区的构建,以沿路人民币贸易区构建、人民币与沿路各国货币稳定汇率机制构建为基础,既是沿路各国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币作为区域贸易结算、储备资产、信用借贷、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主要货币的演化结果,还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沿线自贸区建设是贯通外循环、加强产业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选取九大重点行业,采用GTAP模拟“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贸区建设的经济产业效应,研究发现:从经济效应来看,对中国GDP、福利、贸易条件的驱动会随着自由化,尤其是便利化的水平提高而显著提升,而同一情景下对各自贸区伙伴宏观经济的驱动影响异质性强;从产业效应来看,对中国而言无论何种情景整体都会提高各行业的出口总量,但对不同行业贸易平衡、附加值提升的驱动影响各异。沿线自贸区开放水平高会持续提升轻纺、钢铁、建材、电力四类行业的净出口及附加值,也会扩大其他五类行业的净进口且拉低其附加值。据此,应从开放水平、协同管理、企业整合、产业合作、提升附加值等方面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自贸区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