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经国务院同意,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税〔2016〕137号,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现就2016年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以下简称风险准备金)收缴问题通知如下: 一、《办法》发布前,相关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仅限上市公司)已将应当计提的风险准备金计入企业当期收入的,可选择由其所属集团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替代上缴.  相似文献   

2.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10,(3):76-76
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共7章,五十四条,以公司制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主要规范对象。《办法》重点确立了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审批制度与设立的条件.规定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禁止行为,对其内部控制制度、风险集中度管理、风险指标管理、准备金计提、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保证金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计交存款准备金。工、农、中、建、交和邮储六大行于9月5日起分三个月按保证金存款余额的20%、60%和100%计入一般存款准备金基数;其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须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规定和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2)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范围;(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缴存办法;(4)存款准备金的批准动用等。  相似文献   

5.
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农业银行的各项负债应严格按规定适用利率和期限,按季(月)计提应付利息,计入成本。实际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从计提的应付利息中列支。各级行不得任意少提或多提应付利息,虚增虚减利润。ABIS系统推广应用后,应付利息的计提和支付绝大部分已由系统自动完成,但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有的行应付利息的核算仍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6.
夏冬 《中国外资》2008,(6):63-65
本文详细的叙述了寿险公司计提责任准备金的各种常见方法,分析了不同责任准备金计提方式对利润释放的影响,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公司计提责任准备金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要闻回顾     
11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关于基金管理公司提取风险准备金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决定》,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应当每月从基金管理费收入中计提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不低于基金管理费收入的10%;风险准备金使用后余额低于基金资产净值1%的应当继续提取直至达到基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发布以来,围绕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纯贴现债券)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问题的研讨建议不时出现于核心刊物中,主要问题集中在未在发行日购买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时,每期期末计提的应计到期支付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是否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相似文献   

9.
纪宏群 《税收征纳》2007,(9):18-18,25
某上市公司于2005年以1470万元的价格受让市区某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随后,公司在该宗土地上建造营业大楼一栋。2005年底竣工后,包括支付的土地价值在内计入固定资产的价格为9600万元,也就是建筑支出及费用为8130万元。公司按9600万元按20年计提折旧。当年共计提折旧费用:(9600—1600×5%)/20=476万元,对该公司计提的折旧费用是否应当全额税前扣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黄良军 《财政监督》2002,(10):34-34
一、正确使用"坏账准备"会计科目众所周知,"坏账准备"科目是一种反映企业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进行预先估计,计入费用,形成坏账准备金的会计科目。其贷方反映坏账准备金的计提和已列销坏账的收回;借方反映实际发生坏账损失,应予冲减的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金;贷方余额表示年末企业按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然而,一些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坏账准备"科目进行应用时,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一些会计人员对"坏账准备"科目借方发生额错误地认为就是应列销的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举例说明:某企业1997年年初,"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16000元。假定该企业在1997年5月10日,实际发生坏账损失20000元。一些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为:借:坏账准备20000;贷:应收账款20000。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只有16000元,当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损失20000  相似文献   

11.
合理、充足计提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能否长期稳健经营的关键。从保险运作机制看,计提责任准备金十分重要。“准备金”在不同背景下有其具体含义,以两全保险为例,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对保险公司具有实质影响。责任准备金对不同人的利益不同。同时我国寿险责任准备金制度还存在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日前,财政部印发《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自7月1日起施行,要求金融企业运用动态拨备原理计提准备金,已运行七年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将退出历史舞台。财政部本次调整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方式,是协调银监会共同推进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而出台的,是动态拨备制度应用的会计配套措施。由于过去金融企业沿用的准备金已发生损失模型(Incurred Loss Model)具有明显经济周期性的特征,从而加剧了金融危机而遭到诟病。本文通过对新旧办法的对比,解读新办法的变化,并浅要分析新政实施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是一家新开的广告公司,请问购买安装的LED显示屏发生的大约70万元的支出,是否计入固定资产,折旧是否按电子产品年限计提?另外开业时的活动费用是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吗?(辽宁省余浩)  相似文献   

14.
傅强 《南方金融》2012,(6):43-47,67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从构成存款准备金制度基本架构的八个方面着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十一个样本经济体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计提标准相对单一、计提考核机制欠合理、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僵化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按平均法计提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机制,并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灵活的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戴定毅 《上海会计》2000,(12):18-20
一、“四项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对“短期投资”、“应收帐款”、“存货”以及“长期投资”四项资产计提的跌价、减值准备统称为“四项准备金”。根据1998年开始执行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财政部的三个文件([1999]35号文、[1999]49号文、[2000]4号文) :“公司(无论是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 ,还是其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均应计提坏帐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 ,对四项准备金的计提采用下…  相似文献   

16.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金融企业对保险事故已发生已报案或已发生未报案而按规定对未决赔款提存的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应于期末按估计保险赔款额人账。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以下四种不同的准备金(1)已理算但未支付,(2)已发生已报告但未理算,(3)翻案赔款准备金,(4)已发生未报告(IBNR)。未决赔款准备金是非寿险公司最大的负债,但由于保险标的的不可预知性,未决赔款准备金最终的估计值存在较  相似文献   

17.
当前,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盈亏不实,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策性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应付利息计提方式及适用利率不明确。《金融保险财务制度》规定:“应付利息的计提应按国家规定的利率分档次计提,计入企业成本,实际支付给债权人时,冲减应付利息”。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国有商业银行计提应付利息时,  相似文献   

18.
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金融会计》2004,(8):8-11
商业银行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抵御信贷风险,体现审慎的会计原则,必须足额计提贷款呆账准备金,用于补偿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准备金计提不足的现象。随着银行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这一现象已明显改善,特别是上市银行,其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已逐步规范,但在具体细节上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仅就目前已上市银行的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作一实证分析,揭示存在的差异和不足,以期进一步完善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  相似文献   

19.
罗毅 《证券导刊》2011,(33):14-14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已下发通知.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工农中建交及邮储等六大银行需要分三个月缴清,其他银行需要分六个月缴清。  相似文献   

20.
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八十五条规定,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应按期计提利息并确认收入。发放贷款到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后尚未收回的,其应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表外计提的利息收入是否应当缴纳营业税?以前已确认的利息收入是否应当按冲减当期利息收入后的余额申报缴纳营业税?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