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杨 《新经济》2006,(5):85-89
在广东以外源型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一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空间的差异性,但是,广东省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垂青的区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近几年,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一种空间上的相对扩散趋势,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质与量上的增长趋势已经对广东今后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竞争压力。本文谨就外商直接投资广东的区位因素作一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2.
税收政策的变动是否会导致大量外资撤离中国,转向周边低税国家和地区,从而大大减少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并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呢?文章从税收优惠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明显作用、税收优惠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没有影响和税收优惠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影响,但不明显等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税收减免大潮。国际税收的变动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产生了深刺的影响,与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的税收政策,其有效性和合理性在中国入世后的新形势下,都有了新的变化,中国有必要在中短期内进行相应的调节,以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自和平建国之后,柬埔寨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其中的外商直接投资是推动柬埔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柬埔寨提出优惠政策,提供了优良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商.但是柬埔寨的这些政策与优势资源并没能达到外商的需求,在吸引外商投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柬埔寨建立自由市场经济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创造了关键条件.柬埔寨不仅有意愿,而且有资源构成吸引外资的场所.柬埔寨王国政府认识到外国投资至关重要,它可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因此,柬埔寨将尽一切努力满足外国投资者的需求.柬埔寨政府正在试图建立一个体制和监管框架,一个稳定的政策和一个真正的自由市场导向系统.但是,要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奠定基础,国家必须保持竞争优势,降低经营成本.结构性改革将决定该国是否会吸引急需的外国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5.
美国企业扩大对中国大陆投资的机遇与障碍储祥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70年代末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有了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  相似文献   

6.
据世行2007年报告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其分布极为不均,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应充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本地经济,本文从分析影响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着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527亿美元,成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尤其是1997年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新的阶段:从过去注重利用外资的数量变为重视外资的质量。许多世界级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加强在华的直接投资,并且投资的系统化程度加强。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项目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趋势加强。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日益趋同的发展趋势。文章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山西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山西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基本上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对外贸易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结论对山西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开放型政策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倩  谢玲玲 《技术经济》2022,41(7):93-105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深化改革与开放的一项政策实验,尝试通过制度创新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其政策效果究竟如何?研究基于2000—2019年2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广义合成控制法实证检验了我国自贸试验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且随着时间推进,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促进作用愈发明显;控制其他政策因素的多期双重差分法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研究进一步发现:自贸试验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效果存在差异性。从时间趋势看,不同批次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导向不同,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力度不同;从区域层面看,自贸试验区建设中,东部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中部地区的政策效应存在滞后性,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力度有下降趋势;从城市规模看,自贸试验区建设对一线城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度更明显,级别越低的城市可塑性越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效果越显著。从不同发展梯度看,沿海自贸试验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程度高于内陆自贸试验区,而沿边自贸试验区并未发挥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河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但在服务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比例较低,且投资结构不合理,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短板”。而河北省服务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政策向制造业倾斜、城市化滞后、人力资源素质低等成为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应通过政策环境、基础环境的改善来增加河北省对外资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自魁奈提出"纯产品"学说以来,经济学家对剩余认识的分歧一直难以弥合,这是由他们对剩余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研究剩余的来源或源泉都是为了给剩余的归属即剩余的占有找到更"合理"的出路,与剩余的真正来源无关.由他们所戴的理论有色眼镜所决定,经济学家把剩余的来源分为劳动说、创新说、不确定性说和监督说.劳动说体现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创新说注重的是激励,不确定性说强调了企业家的责任,监督说意在减少偷懒.只要我们不怀任何偏见,这些不同的学说就会为解决目前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矛盾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平衡计分卡是先进的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和战略管理系统。由于平衡计分卡设计和应用的特殊性,对它存在着若干认识误区,对此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在设计和应用平衡计分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事项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基于会计循环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借助事项会计理论和事件驱动模型构建事项会计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地区差异对居民消费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远  王选选 《生产力研究》2002,(2):103-104,107
本文利用总体多样性分解方法和对应分析方法 ,定量测定与分析了地区差异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程度。为我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缩小地区差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保证县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至关重要指导思想。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安徽省县域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安徽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借鉴吸收国际金融监管及立法经验,发挥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有必要在四个方面调整:改革外资银行的监管体系、加强外资银行的准入限制、提高对外资银行运营中的审慎监管以及完善对外资银行的市场退出监管。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发表于2001—2013年的国外新兴产业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利用知识网络图可视化展示该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并分析未来研究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新兴产业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内含新兴技术、创新、创业、新兴市场、新兴经济、发展与演化、技术路线7个子网;"创业"子网覆盖的知识点最多,是最重要的研究主题;新兴技术、创新、创业、新兴市场和新兴经济等知识点既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知识网络的信息连通点。分阶段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该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结构变化幅度较大,发展与演化、制度、知识、公共政策、信息技术与管理、研发、学习等是近期研究的核心知识点,创业、发展与演化、新兴市场可能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首先论述了技术创意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可行性影响因素及论证的基本流程;然后在对有效技术创新识别认定标准及方法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以“成本-效益”为视角,利用决策树法构建有效技术创新识别的认定模型,该模型利用决策树法的逆序归纳进行信息分析,计算出不同行动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值,根据该差值与企业利润期望值的符合程度识别认定有效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国际企业战略联盟的内部合法性与外部合法性问题。通过对战略联盟内部合法性、外部合法性概念、作用的阐述,构建了一个整合框架,进而分析了企业特征、环境特征对企业获取合法性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基于制度理论的战略联盟研究,为国际企业的跨区域扩张,尤其是为新兴经济国家或转型经济国家的市场整合提供了新的解释与思路。  相似文献   

20.
企业品牌的脆弱性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脆弱性是衡量其抵御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干扰能力的一种度,它表现为品牌的易逝性和品牌声誉的难以挽回性.影响品牌脆弱性的因素可能来自于品牌自身、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在对品牌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自身品牌的脆弱性,增强其抗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