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最近读了一本书,名为<植物的欲望>,作者迈克尔·波伦讲述了从一个奇怪视角所看到的世界--"植物眼中的世界". 五月的一天,波伦在院子里播种马铃薯,蜜蜂于开花的苹果树中间嗡嗡飞行."这些蜜蜂或许正在以院子里的主体自居,鲜花视为客体,自己在开垦这客体吧."他突然想到.然而,如果蜜蜂真这样想,那就是它的幻觉了:花朵在聪明的利用采集花蜜的蜜蜂来搬运花粉.那么,对于人与正在被人种植的马铃薯来说,到底人选择了种植马铃薯,还是马铃薯诱使人这样做呢?谁在利用谁?谁在支配谁?  相似文献   

2.
人是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肉体这两种对立力量内在结合的结果,灵魂属于天堂世界。佛祖与阿难有一段对话,阿难想寻找“心”的安宁——我理解这里的“心”就是人的灵魂。阿难的连续六个关于“心”的提问都被佛祖佛了。灵魂在哪里?不在我们的身体里,不在屋子里,也不在院子里,他根本就不在物质世界里,灵魂在上苍的天堂世界里。  相似文献   

3.
近年,浙江景宁县渤海镇许多农民争包冬闲田种植春马铃薯。前几年,这个县的农业部门在该镇梅坑村推广“免耕冬闲田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获得成功,每亩可产春马铃薯1500~2000公斤,收入相当于种粮的3倍。村民纷纷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种起了马铃薯。现在,该镇大部分村民六成以上的经济收入来自于种植春马铃薯。  相似文献   

4.
尹娟 《理财周刊》2005,(4):52-53
夫妻一同申请住房贷款,在“贷款人”一栏里填入谁的名字?即谁当“主贷人”这个问题让人犯难。“主贷人”和共同贷款人有何权利和义务上的差异?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却值得我们细细斟酌。  相似文献   

5.
吴胜营 《商界》2005,(3):88-88
人人都渴望有一份事业,想出人头地,在大千世界里,时常见匆匆忙忙的人,同时也是碌碌无为的人,是何原因,大多数人会回答:“找不着机会。”深入一层,继续发问:“到哪里去找机会?”多数人答不上来。  相似文献   

6.
内刊选萃     
寻找永恒的生命——读经书的体会人是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肉体这两种对立力量内在结合的结果,灵魂属于天堂世界。佛祖与阿难有一段对话,阿难想寻找心的安宁——我理解这里的心就是人的灵魂。阿难的连续六个关于心的提问都被佛祖佛了。灵魂在哪里?不在我们的身体里,不在屋子里,也不在院子里,他根本就不在物质世界里,灵魂在上苍的天堂世界里。所  相似文献   

7.
两年来,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一批又一批曾经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陆续带着技术、项目、资金返回到自己家乡创业,不仅正在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潮,“以创业带动就业”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肯定,而且正在形成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并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对新农村建设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何谓“金蜜蜂企业”? 在地球上生存3000万年之久的蜜蜂,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智慧、最文明的物种之一。蜜蜂采蜜、酿蜜的同时为植物传粉,促进植物繁衍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更多的花源——这种与自然界和谐共生模式堪称地球上可持续生存发展模式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在群里看到“鸿儒”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让记者想起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陋室铭里的经典。仔细想想,能起这么一个名字的人,一定是那种淡泊沉静,与世无争的人.冈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甘居陋室而仍怡然自得。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深圳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二月的一个晚上,八点左右,电视上出现了这样一则广告:大西北的无人公路上,一小伙子想搭顺风车,远远地开来了一辆车停了下来,里面至少5个人。他连忙问道:“知道马师傅吗?”全车人一脸茫然,考量许久,仍是迷糊状,脑子全是问号:谁是马师傅?没有一个人回答。随即车开走了,拒载了这个小伙子。然后一块大牌举起——“谁是马师傅?”  相似文献   

11.
《销售与管理》2008,(4):40-41
有这样一群人,开着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甚至没有实体店铺,只是一个网店,却隔三差五跑到世界各地淘宝进货,他们店里的商品是他们亲手从世界各个角落淘来的。一边做生意一边“玩”,这样的生存状态是不是很令人羡慕呢?  相似文献   

12.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享利&#183;福特在赢得了巨大的财富和荣誉后也遭到了嫉恨和挑衅。有一次,他因件小事被告上法庭。对方律师问他:“你觉得你的能力足以掌管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吗?…当然。”“那我司你,你知道一辆T型车上有多少个零件吗?”“不知道。”“可是这个连我都知道,4273个。”律师露出了脸不屑。福特微笑着说道:“作为个领导者,我需要知道的是,在我的企业中谁应该知道这个数字。只有那些既不知道经营个企业该知道些什么,也不知道企业里谁该知道什么的人,才会整天记一些不知道有什么用的数字。”律师哑然。  相似文献   

13.
小到路边大排档,大到享誉世界的国际财团,夫妻搭档无处不在。许多人羡慕这样的“配对”,因为他们不仅生活在一起,就连工作也不分开。但正是这种“捆绑”使得不少夫妻店财务混乱,影响经营。到底该如何把握安排的尺度呢?理财专家提醒,打理任何规模的夫妻店都应当“公私分明”。开夫妻店的两口子总是让人羡慕,大家认为他们一起创业,一起生活,这样可以使感情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谁”,而不是“我在什么时候做”。如果你是“正确“的人,你就可以成功——即使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球气候的变暖和环境的恶化影响着人类生存与繁衍。北京大学教授林忠平为应对环境的变化,不断探索生命的潜力,致力于求助植物的生物技术,来恢复绿色世界的繁荣。十多年前,林教授和实验室的同行们曾多次到内蒙古种植转基因马铃薯时,亲眼目睹了荒漠化的推进,他便逐步将自己的研究转向探索植物适应不良环境的潜力。他在沙漠里看到一些物种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相似文献   

16.
你们不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团队,没有“高人一等”的技术,不在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里,这意味着你不太可能拿到风险投资。但是没关系,谁不是从零开始的呢?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如何白手起家吧!  相似文献   

17.
老板真讨厌     
一位智者说过:“只要露个脸就有好处。”许多人就是这样慢慢挤上老板的位子。若问你最讨厌谁?公公、岳母与老板三选一,大部分的人都会选自己的老板。谁教你的成功是老板的成功,你的过失是自己的失败。实在气人! 太多的上班族想破了头也举不出老板半个优点,但说老板的缺点却立刻口若悬河。你会怎样形容自己的老板呢?是“自私无能的混账”、“老奸巨滑的狐狸”、“衣冠楚楚的禽兽”还是“来自地狱的恶魔使者”?老板是我  相似文献   

18.
王逸凡 《广告大观》2009,(11):43-44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位国际化妆品公司的高管对中国同行直言不讳,“你们中国人只会模仿我们,因此你们的产品只能在中国卖,做不出我们这样的世界品牌。”被人家贴上“模仿”的标签,相信谁也不会高兴,但这却是句大实话,而且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牧师在院子里种了很多的花,他非常珍爱它们。可是附近上学的孩子却经常偷偷地“光顾”他的花园,把花儿几乎摘了个精光。一天清晨,当孩子们路过时,其中有一个男孩问:“我能摘一枝花吗?”“你想要哪枝?”牧师和蔼地问。孩子选了一枝洁白的郁金香。牧师又说:“它是你的花了。如果把它留在这里,会开放许多天。但是如果现在把它摘下来,那么你只能欣赏几小时。你说该怎么办吧?”孩子沉思了片刻,说:“我要把它留在这里,以后再来看它。”那天下午,那位牧师又让十二个孩子停下来挑选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将自己的花留在花园里直到枯萎。那年春…  相似文献   

20.
任正非试图把华为从“狼性组织”变为“狼狈组织”。他通过《华为基本法》,以一个人的思想聚集一群人迈向一个目标。他以全员持股制度保证了华为15年的繁荣。当他意识到很多企业垮在管理难关,他抛弃“中药偏方”改吃“进口药”。至今,华为的成长仍系于他一人的胆识与能量,这位老英雄还能主宰新华为吗?他正在经历自我革命的苦难历程,同时他感到危机正向华为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