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采用环境库兹涅茨(EKC)模型和分解分析方法,探讨2003-2015年江苏省工业SO_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及成因,发现:1986年以来随工业经济增长,江苏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经历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而排放强度急剧降低;主要来源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资源高度依赖型行业,结构导向性显著;空间上呈现向苏南苏北苏中的格局演变趋势;江苏省工业经济增长与其二氧化硫排放呈现非典型的倒"U"型耦合关联,且近年来二者间的脱钩状态在强化;规模与技术效应是影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且作用相反的两个因素,尤其是技术效应对工业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实现具有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2004-2013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环境和工业面板数据为基础并建立二者之间的计量模型,探讨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多元化指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江苏省工业结构多样化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环境规制对苏中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影响最大,对苏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影响比较稳定,对苏北地区工业结构影响较小;环境投资对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有积极效应,环境费用对工业结构调整有抑制效应。从区域尺度看,环境费用对苏南、苏中地区工业结构优化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对苏北具有负向驱动作用;建设项目"三同时"对苏南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具有促进作用,对苏中和苏北具有抑制作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对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有促进效应,而对苏南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3.
产业政策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主要手段之一。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需要对产业状况进行分析。分析我国林产工业布局、林产工业产业结构、规模经济的现状表明:我国林产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南方集体林区和无林少林地区的木材和加工产品的供给明显上升,东北国有林区所占比重下降;林产工业企业总体数量变化不大,但各产业部门的企业数量变化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最好的为林机制造及修理业、林产化工业;林产工业总体存在生产能力利用不足、产业集中度不够、企业规模不经济。在分析基础上,从林业税收与扶持、改组改制、技术、原料基地、劳动就业、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政策建议。考虑到产业素质,林产化工、木材加工应作为主导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兵团工业经济效益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效益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体现。本文以兵团工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兵团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与新疆自治区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外,兵团农副食品加工业等6个主要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数均显著低于新疆及全国平均水平。本文对兵团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废水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计量模型,并分别从时序维度和截面维度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时序维度上,江苏省废水排放总量、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城镇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拟合反映出显著的EKC曲线特征;从截面维度上,各城市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拟合也呈明显的EKC关系.总体上,江苏经济与水环境之间正趋向良性发展,水污染正在减弱,有望在未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童纪新  朱园 《水利经济》2015,33(4):24-28
基于江苏省1985—2013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双向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并且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大于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江苏省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工业固体废弃物,而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污染物为工业固体废弃物(抑制)和工业废气(促进)。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优化产业结构配置,改进生产技术、提升"工业三废"污染治理水平、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法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3-1997年我国木材进口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翔实的材料,对近年来我国木材进口总体情况和原木、锯材、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等单项情况,从进口材种、数量、价格、金额、地域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我国1997年比1993年木材及其制品进口额增长了23.24%,其中原木增长了47.49%,锯材增长了76.58%,单板、刨花板和纤维板都成倍增长,只有胶合板进口额下降了20.56%。这充分反映了我国进口木材市场的供需变化。对近几年排序前10位的木材进口国家(地区)进行了分析,主要进口国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等。进口材树种、材种结构和价格是影响进口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运用分形理论对吉林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吉林省城市体系在规模分布上呈现首位城市垄断功能不强,等级体系缺乏大城市,中小城市比较发育的特征;从空间结构上看,城市分布总体分散、局部集中,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松弛,区域发展不平衡;提出了吉林省城市体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内木材市场的冷清局面,究竟能持续多久?1994年的木材市场形势如何?这已成为木材产区和广大用户的关注热点。从宏观上分析,1994年木材需求将有所上升,尤其进入第二季度以后,全国木材市场由于资源趋紧,需求增加,运输吃紧,价格将会呈现稳中见升的趋势,市场可望启动,但不会象1993年度那样大起大落,主要依据有五点。一、经济形势。据有关部门预测1994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大体维持1993年水平。1993年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预计比上年增长13.5%左右,1994年将保持10%的增长速度;1993年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将比去年增长22%,1994年预计比1993年增长16%;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1300亿元,1994年将达13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将增加3%。信贷结构,历经国家宏观调控,尽管目前信贷资金较紧张,但信贷结构更趋合理,大中型企业和重点工程项目尤其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的上马和重点工程的投入将带动木材市场的回升。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前10年之内,我国出于大环保的需要,将继续实施对天然林的保护工程;而且国产木材本身也普遍存在径级、品质以及材种等选择面有限的问题。与此同时,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木材消费总体呈持续上升之势,这势必会拉动海外对华进口木材的攀升。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后一段时期内,国产木材尚能在基建、生产和维修用材方面占主导地位,而在家具、装修及工业用材方面将逐步被进口木材取代,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 以后,家具、装修等领域竞争更加激烈,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对天然木材及制品需求量日趋增加。在宏观政策、环保意识及市场经济规律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灰色预测方法对黑龙江森工林区2018—2027年林业三次产业产值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此阶段黑龙江森工林区的林业优势产业进行选择。结果表明:2019年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将演变为"三、一、二"模式;林业第一产业中的林木育种和育苗、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业可作为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和管理。因此,提出优化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相关建议:继续巩固发展林木育种和育苗、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这两个优势产业;推动加工制造业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方向转变;加强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6—2017年吉林省天保工程区和非天保工程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两个区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区域内具有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天保区林业第三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但林业产业经济总量较低,产值增速缓慢,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偏弱;非天保区仍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二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其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突出。因此,吉林省天保区应创新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途径;非天保区在保持林业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应注重经济质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江苏苏北地区人造板工业发展迅速,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造板企业目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问题,本文主要从苏北人造板工业现状分析入手,从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costleadership),标歧立异战略(differentiation),目标集聚战略(focus)选择三方面来讨论提高苏北人造板工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内蒙古在1998~2012年间的林业经济增长状况及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林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而且林业第一产业在结构素质、区域竞争优势方面问题突出,影响着第一产业的发展。其中二、三产业结构素质好,但竞争力较弱。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阻碍林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发展高质量的林业第一产业、推进第二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整合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等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竞争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山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结构、竞争力优势度和区域农业资源配置现状及合理性,为乡村振兴产业动力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以全国为参照,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和Esteban-Marquillas偏离份额法拓展模型,综合探析山西省农业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现状。结果 (1) 2000—2019年山西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整体保持增长趋势,农林牧渔业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与全国同产业比值稳定在1.225%。(2)结构比例演变相对稳定,以种植业为主,牧业为辅,渔业林业比重低;结构调整以种植业略下降,林业略提升为主要特征。农作物以谷物、豆类、薯类具有比较优势,尤以谷子、胡麻籽、高粱、绿豆、红小豆比较优势明显,明显高于全国水平。(3)偏离效应分析显示:种植业规模增长明显,但结构、竞争力、资源配置均处于劣势;林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合理,但规模小,不具竞争力;牧业发展规模、竞争力、资源配置优势均较好,但结构尚不合理;渔业产业规模小,增长优势不明显,结构发展程度低,竞争力差。(4)动态变化中份额分量演变高度一致,种植业和牧业呈现明显的正负交替和此消彼长态势。农业经济增长优势整体表现为由南向北依次减弱的趋势,各地区结构偏离效应均为负,份额和结构分量区域间差异较小;竞争和配置分量偏离效应空间分布复杂,差异较大。结论 与全国相比,研究期内山西农业经济增长趋势不明显,竞争力低于全国水平。其中种植业和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资源配置合理性;林业结构和资源基础好,但发展较晚,亟待提高竞争力;渔业规模小,发展程度尚低。不同地区之间的协同性较差,可通过优化结构和分工,提高区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研究目的:研究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的变化特征和区域差异,探讨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机制.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江苏城市用地呈总量上升趋势,城市用地扩展速率的区域差异明显.研究结论:城市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张的根本驱动力,经济因素中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差异则是其直接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城市洪涝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RAGA-PP)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江苏省各市洪涝韧性进行总体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3个地级市城市洪涝韧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徐州、泰州、扬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江苏省城市洪涝韧性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苏南优于苏北;防汛物资储备调拨能力、公众灾害应急意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水管网长度和高等院校毕业生数等指标对城市洪涝韧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IPAT方程的脱钩理论评价方法,利用2000—2010年江苏省及13个市的统计数据,分别从整体、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4个方面描述了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各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2000—2010年多数年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处于弱脱钩状态,第一产业经济发展与江苏省整体发展态势大致相同,第二产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已逐步实现稳定的强脱钩状态,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一直处于弱脱钩状态,且各市的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关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对此,江苏省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发挥区域协同效应,因水制宜,扬长避短,稳步实现江苏省及各产业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强脱钩,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影响江苏经济林产业的六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机会和政府进行了分析,针对江苏省经济林产业各影响要素的关系及要素间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必须发挥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优势要素,升级相关产业、企业结构等不利要素;通过实施品牌化战略,发挥品牌对产业的引领作用;通过构建江苏省经济林产业集群,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和产业竞争力等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