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背景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数据,除各别年份,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2004年,共有1224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美国。2005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外资流入下降,仅达到994亿美元的规模。2006年,外国直接投资猛增78.2%达到1773亿美元。外国对美投资主要来源于欧洲,其中英国高居榜首。外资投入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也占有相当比重。美国能如此大量的吸引到外国投资,其原因除了宏观经济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备、科技水平发达、市场开放程度高等因素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美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正>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断恢复、融入世界经济步伐的加快,加之自身对外资引入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渐趋客观和积极,俄罗斯市场越来越多地吸引全球投资商的目光。按照衡量一国或地区投资环境优劣的十个标准:贸易政策、投资政策、投资促进、竞争政策、税收政策、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公共管理等去看,俄罗斯在引进外资方面存在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因素。以下将就几个主要方面对俄罗斯的投资环境进行一下考量。 相似文献
6.
<正> 由商务部主办,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协办,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和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将于2003年 相似文献
7.
尹祖宁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3,18(5):71-74
继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整个国际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促使国际资本流动进行调整,从而呈现出一些格局性变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在这一新形势下,中国的招商引资政策也应作相应调整.除需继续实施以外商直接投资为重点的对外引资战略外,还应积极参与国际债券市场竞争,同时加强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并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有效性监管. 相似文献
8.
据《联合早报》2000年12月22日报道,踏入12月,香港各大证券行争先恐后推出证券商报告,并举办记者会,实行"齐齐唱好"中国,认为在美国经济不稳之时,中国是亚洲区内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10.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全面对外开放以及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活力。大量的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流向中国,有力的加快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股对外开放的浪潮中,我国企业的外事部门积极发挥作用,利用国际友好企业资源、发挥特色外事渠道优势,努力当好招商引资的"马前卒",利用外事资源为本企业项目服务,主动出击寻找国际商机;当好招商引资的"红娘",努力为外资企业与本企业合作牵线搭桥。本文浅议了外事资源在促进企业招商引资方面的背景、形式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发展,全球跨境并购市场近年来呈现了一种新动态:新兴市场企业对成熟市场的投资规模超过了反向投资。在这一并购热潮中,中国自2009年以来已占据五大新兴市场中的领先地位,2012年的表现更是达到历史新高。但另一方面也潜伏着隐忧,中国企业在纷纷尝试"走出去"的同时,税务筹划以及投后整合管理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此,普华永道建议企业加强重视、尽 相似文献
13.
14.
顾金名 《金融经济(湖南)》2003,(6):20-21
5月9日,中国非典型肺炎防治组疫情分析专家饶克勤认为,中国非典型肺炎发病情况自4月29日后呈平稳波动下降趋势。同日,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对中外记者称,北京“非典”疫情的上升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出现了下降的迹象。非典型肺炎(SARS)究竟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影响的程度有多大?也许没有权威说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非典”难遏中国经济高增长。 相似文献
15.
<正> 2001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450亿美元,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63亿美元,高于同期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长江三角洲十五个城市2001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29亿美元,高于同期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 为何不同区域间引进外资的结果有如此大的差异?除了客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陷入泥潭,难以自拔,而美国在其中的“贡献”是导致日本经济衰落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历史的角度看,似乎任何一国家的经济出现快速增长时,都难逃美国的狙击,如亚洲四小龙,四小虎,日本的经济都出现过令人艳羡的快速增长,却又在短时间内迅速崩塌,美国这只黑手似乎不容忍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对其产生威胁。而中国目前的经济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吸引着全世界的木光,那么,美国这次会心慈手软吗?本文的角度就是从美国对待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手段,来分析中国目前经济中产生的问题,以期起到预警的作用,防止中国经济重蹈前几个国家的覆辙。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