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中云南发展BOT项目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西部大开发,云南面临史无前例的机遇,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史无前例的机遇是说云南的发展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盘子,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项目的数量大且极为复杂,资金需要量大、融资难度大,需要政府、研究者、管理者和实施者共同努力,寻求一条适合云南发展的新途径。在“十五期间”以云南交通建设为例需要90-100亿元,交通公路力争达到2000公里。钱从何处来?如何管理这些项目资金?谁来承担项目风险?按云南传统意义上的实施大型基础设施发展项目的贯彻,一般由政府投资或借贷建设,然后由使用者以有偿使用方式偿还,这样的模式一是投资回收期长,二是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风险及管理,三是对资本稀缺的云南来说,筹集大量资本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2.
3.
4.
王军  周德田 《经济师》2000,(8):127-128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基于世纪之交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式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 ,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关系到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宏伟系统工程 ,必须采取科学的战略指导。一、富民兴区的追赶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战略定位问题。过去国家实施西部开发往往强调的是整个国家工业化目标和沿海加工业的需要 ,…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广西两省(区)相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及越南接境.  相似文献   

6.
传统农业是靠人力、畜力耕作,靠自然肥料施肥,靠作物轮作来维持土壤肥力,靠害虫天敌来减少庄稼损失,人们所掌握的技巧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我国的传统农业是一种农耕农业,其基本特点表现为“:首先,单一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农耕农业的是以耕地利用为条件,农业要发展首先就得有耕地,而耕地不是天然存在的,是人工开辟出来的。所以,造田(把荒野变成耕地)就成了农耕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不断地增辟和扩大耕地面积,包括焚林造田、辟草造田以及围湖造田等,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森林植被严重破坏,草原退化,湖泊、河流干涸、通航里程减少以及气候恶性化等,其次,单一型的农业生产结构,我国传统农业由于长期受到人口过大压力的影响,始终生产的重点放在谷物的种植上,其结果是产生和强化了单一型的农业生产结构,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中种植业占绝对优势,林业、牧业、渔业等所占比重很小;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所占比重很小,这种单一型农业生产结构,打乱了森林、农田、草原以及水域等生态系统之间正常的循环转化:第一,打乱了林木对水分、降雨、温度的循环与调解,破坏了水面对热量、湿度、及地表径流等的调节与循环,从而形成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气候;第二,削弱或阻碍了畜牧业与农田的物质循环,即肥料与饲料的相互提供;第三,削弱或了草地与农田在劳力(役畜)、肥料、饲料及生态环境上的相互依托;第四,抑制了农业、畜牧业及水域等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的循环转化,使林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短缺,进一步加重了对农田生产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我国几千年的实践证明,靠传统农业不可能使农民富起来,只能是越垦越究,越究越垦,使生产条件和环境状况越来越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广大农民受苦受穷。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战略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如何抓住、抓紧、抓好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必须要有新的战略观。  相似文献   

8.
9.
如今,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如火如荼地实施。既然是大开发,就要有大的思路,用大的手笔,作大的文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大轰大嗡。 大开发不等于大开荒。这些年,我国自然灾害呈加速增长之势,洪水频繁,损失惨重。这与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森林锐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有关。西部大开发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如果一提大开发就想到移山平水,一提大发  相似文献   

10.
略论西部大开发与云南旅游及其名牌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中,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迎来了千载难适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培育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关系到21世纪云南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时,很多人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旅游业。的确,旅游业作为西部大开发中区域经济腾飞的突破口和支撑点的观念,已成为包括云南省在内的整个西部区域人们的共识。“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如今已成支撑点的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铿镪之音。然而,人们对于旅游如何先行?其意义何在?怎样发展?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本文将对云南如何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舞台上“唱”好旅游戏,作好名牌“文”,作一点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官卫华  姚士谋 《经济地理》2002,22(5):579-58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现状特征,针对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城市化进程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西部大开发其实就是西部的城市化,西部大开发战备的具体落实应该体现在城市之上。而西部大开发也应当以城市化为先导,以城市化作为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论西部大开发与西部生态建设的十大同步性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开发的根本目的,是要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但是,对于西部开发人们最大的担忧是西部的生态环境会不会随着经济开发而进一步恶化.大家知道,西部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脆弱.据调查,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已高达35.2万平方公里,土壤流失量达16亿吨.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平均森林覆盖率仅为1.95%.每年损失巨大的洪涝灾害,其根本原因就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所至.因此,在西部开发中怎样加大西部生态建设的力度,做到西部生态建设与西部经济开发的协调同步推进,是西部开发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16.
马维列 《经济师》2000,(7):140-140
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思路由来已久,并且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到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提出以及整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央对西部是一直关注的,西部地区也曾面临过一些重大的发展机遇,这在过去的四个“五年计划”中都能得到印证。在“六五”时期,也就是80年代初中期,以农村改革为核心的改革浪潮在全国风起云涌,而四川恰好是主要推动地区之一,而且当时国民经济大调整过程中的一个重点是军转民,而“三五”、“四五”、“五五”资源平台的主要配置大部分在中西部,在军转民过程中国家生产资源的投入以及战略调整措施的力度都是比较大的。…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谈到西部大开发时,特别强调“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新思路贵在“新”。新思路的深刻内涵,在于不能沿用过去计划经济的老办法,必须有新目标、新动力、新机制、新策略、新方式、新内容、新投入、新支持。 1、开发目标:由“原料基地”转向“富民兴区”。  相似文献   

18.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力资源作为最为稀缺的资源,将成为21世纪竞争的焦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就是人力资源质量低下。本文从人力资源理论入手,在分析人力资源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的基础上,考察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路和对策建议,以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