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4月10日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揽子协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达成一致。谈判双方商定,其余的有关谈判将于4月底在北京继续进行。随后,朱基总理和克林顿总统发表联合声明,美国政府承诺“美国坚定地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朱总理访美期间与克林顿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问题发表的联合声明,以及最近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关于期待中国年内加入WTO的表态,标志着经过13年的艰苦谈判,中国已走近WTO的门槛。入关,究竟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3.
朱镕基总理1999年4月访美期间,有两项引人注目的经济贸易举措。其一是朱总理与克林顿总统重申,推动中国在199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其二是中美在能源与环境领域签署了一系列技术合作与贸易协议。如果说第一项举措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将作为一个享有充分权利的成员全面参与WTO事务并发挥作用,打开了大门;第二项举措的意义,则在于它为重新启动中美之间正常的技术贸易与合作、化解存在日久的中美贸易纠纷,推动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中国为何现在重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次朱镕基访美与美国政府谈判的重要议题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问题,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谈判虽未达成最终协议,但在第2个联合声明中,美方作了"坚决支持中国在1999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现在有些人担心在目前世界经济情势动荡不安,国内正处于改革攻坚关键时期,为什么要急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外经贸部长石广生和中国世贸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会议,并将在四天会议期间与欧盟代表举行会谈,这将是中美、中加达成协议之后,中国能否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加入WTO的最后关键性谈判。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后,欧盟总部反应强烈,一方面他们对中美签署协议表示欢迎,另有一方面又说不会按照中美协议“照单全收”,还要争取欧盟十五国的“特殊利益”。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焦点,至2003年初又有不断升温的趋势,美国总统布什要求人民币升值。财长斯诺访华、温家宝总理访美、吴仪副总理访美、双方高层频繁互访,旨在解决双边贸易逆差问题。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已经成为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的障碍,更有瓶颈发展趋势。中美贸易逆差已是不争事实,但中关贸易逆差真的像美国所说的那  相似文献   

7.
经过13年的艰苦谈判和一波数折之后,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的分歧,终于在最近朱镕基总理访美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正>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给予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的批文,说明我国加入WTO近在眼前。加入WTO对我国连锁商业将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9.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我已故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在上海签订了联合公报,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中美贸易也得以恢复和发展。自1972年算起,中美贸易至今已进入第十三个年头。但是双边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真正兴起还是从1979年1月中美建交开始的。在过去短短的几年里。中美双方为促进双边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包括:1979年7月双方缔结贸易关系协定,解决了两国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问题,并为双边贸易的相互扩大和协调发展做了原则的规定,1984年1月在赵总理访美期间,同里根总统又签订了中美工业技术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了以贸易关系协定的原则为基础,强调了双方开展技术转让和技术产品贸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龚萍 《大经贸》2006,(4):30-33
今年2月,中美贸易的“多事之秋”:“汇率操作国”问题刚刚有所平息,中美贸易巨额逆差之争以及美国设立对华办公室监督中国履行加入WTO承诺的协议便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及上市公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诚颖 《财贸经济》2000,(11):71-73
我国自 1 986年开始申请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缔约国地位 ,参加了八年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并签署了最后一揽子协议。但是直到 1 994年底仍未能恢复在 GATT的缔约国地位 ,也未能成为其继承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创始成员国。世界贸易组织 1 995年正式成立并运行后 ,中国由复关谈判转为加入 WTO的谈判 ,1 999年 4月 1 0日 ,中美两国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并就我国加入 WTO问题成了一致意见 ,美国政府承诺支持中国进入。今年 5月 ,我国与欧盟签署了加入 WTO协议 ,这表明中国加入 WTO谈判已进入了最后…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2004,(6):58-58
2日-13日 应德国总理施罗德、比利时王国首相伏思达、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爱尔兰总理埃享的邀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离京前往上述五国及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3日 温家宝与德国总理施罗德在柏林总理府举行会谈。会谈前,两位领导人出席7项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会谈后,双方发表关于中德关系联合声明。4日德国总统劳在总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美协议,中国加入WTO两年后外资银行即可对中国企业开展本币业务,五年后经营零售业务,外资银行在中国入世五年后可享受国民待遇。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在“入世”后的3-5年时间内加快改革和发展,努力以全新的机制、有力的措施应对WTO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1日 道琼斯公司调整中国股票指数成份股,以反映过去3个月中国股票市场大约16亿美元市值的增加。 2日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桑特在伦敦举行首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双方就经贸合作、“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金融领域合作等问题广泛讨论并发表联合声明。3日 朱镕基总理出席第二届亚欧会议并提出四项主张。6日朱镕基总理与法国总理若斯潘在巴黎举行会谈,其中就双方经贸合作的一些项目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人WTO的谈判以1999年11月15日在北京签署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协议为重要转折点,而进入快速运行阶段.十三年来,中国为什么保持着对关贸总协定或WTO的执着追求?加入WTO后对我国金融业带来了什么?金融业如何应对?下面就这三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1月15日,随着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和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沙沙”的签字声,一份《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协议》把中国引向更开放、更有活力的21世纪全球经济圈中,在这份协议中,最引入注目的自然是“减税”这一条:“中国将把平均关税从22.1%降为17%。”然而,在当今大国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的形势下,没有哪个国家愿冒遭报复的危险去启用关税这一最惹眼的手段,各种有形无形的非关税措施已成为各国进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其作用甚至大于关税本身,本文就“中美WTO协议”对非关税保护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在北京就中国加入 WTO 展开的双边谈判结束,达成最终协议。有专家指出:中国可望在2000年内实现加入 WTO。面对外资金融机构将大举进驻中国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局面,中国的金融业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和市场占有份额.便成为时下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1986年正式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GATI)缔约国地位至加入世贸组织(WTO)已经历了13年多的时间,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加入入WTO签署双边协议之后,世界各国官方代表和媒体迅速发表谈话或报道,高度评价中美达成的这一协议“是世贸组织历史上具有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一步”,“是对世界多边贸易的一个重要贡献”。中美两国都认为这是有利于双方经贸发展的“双赢”协议。为了帮助大家加深认识WTO与中国加入的影响,将特有关知识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沈杰 《国际经贸探索》2000,16(2):17-19,48
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边协议 ,我国入世在即。世贸组织于1997年初达成《信息技术产品协议》 ,该协议旨在规范信息技术产品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本文将就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目前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入世后应采取的对策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美经贸博弈再度升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4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会晤。此次中美首脑会晤举世瞩目,美国国务卿赖斯用“一个列满问题的、长长的清单”来形容胡锦涛访美双方要讨论的问题之多。在众多的问题中,中美之间贸易失衡问题,无疑是此次会晤的一个重点。加之2006年是美国国会的中期选举年,中美贸易自然成为了美国两大政党争取选票的最好话题,也预示着中美贸易纷争将经历一个多事之秋,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企业,均须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