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支付模式的不断创新,保障支付信息安全(主要指银行卡账户信息,包括银行卡号、有效期等信息)成为当前金融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支付产业而言,如何在不影响支付体验和便捷性的前提下,保护好用户的支付信息及敏感数据,已成为支付产业链各参与方关注的重点。支付标记化技术兼顾支付安全及支付体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金融环境的改善,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快速发展并成为拉动自治区经济增长的新元素,银行卡受理环境得到改善,银行卡已成为促进我区居民消费的重要支付工具。  相似文献   

3.
支付是最广泛、最基本的金融活动,支付创新影响着金融发展的走向,也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支付产品是支付服务机构进入新领域、新区域的先导产品。银行卡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支付领域的最佳载体,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时下热点支付创新都属于"卡基支付"创新的范畴,银行卡支付创新本质是电子支付指令发起、传输、验证、执行四个环节的创新组合。  相似文献   

4.
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敏  王琴 《金融会计》2009,(5):42-47
现金、支票和银行卡是三种人们最基本的支付方式。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银行及各金融机构发行了大量的储蓄卡、借记卡及信用卡,同时也提供了多种基于卡支付的设施(如ATM,POS机等),银行卡已经成为最流行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随着在线购物的迅猛发展,电子支付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从2001年开始,电子支付市场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递增。第三方支付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易手段和信用中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黑龙江省银行卡产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银行卡发卡总量持续增长,全省人均持卡达到1.46张。银行卡使用更加普及,用卡消费支付快速增长。受理环境明显改善,填补了居民用电刷卡缴费、刷卡缴手机费、互联网支付等多个空白领域,银行卡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与机遇并存,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银行卡网上交易和虚拟账户支付并存成为支付主流。银行卡在支付形态、安全性和体验性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银行卡产业的自组织、协同进化、适应性、网络化特征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银行卡+"时代银联应继续引领银行卡产业发展方向,降低交易成本,防控产业风险,提供全球化的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清算服务,加快银行卡产业链价值流动,推动个人支付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银行新业务的拓展,银行卡作为集个人消费信贷与电子支付工具于一身的现代金融产品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银行卡已经成为居民当前最主要的支付结算工具。但是,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银行卡业务拓展仍然困难重重,严重制约着我国银行卡业务总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银行卡作为便利、快捷的电子支付工具,越来越受到众多社会公众的青睐。银行卡正以其携带方便、结算快捷等优势,迅速成为广大群众普遍使用的消费支付工具,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与经验的不足,银行卡业务风险处于多发、高发期,银行卡风险的不断显现,银行卡风险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智慧支付、场景支付依托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支付的发展,逐渐成为支付服务的升级形式,有效扩展了支付服务的商业价值。在这一波智慧支付和场景支付的浪潮中,非银银行卡收单机构(本文提及的银行卡收单机构均指非银行的银行卡收单机构)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正在大力转型创新,以期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10.
王文祥 《上海金融》2012,(6):74-77,118
理论分析表明,银行卡支付可以缓解消费者流动性约束,提供更好的便利性和安全利益,有助于提升消费倾向。经验研究则显示,境内消费总额与银行卡支付额之间已经建立了显著的正向长期均衡关系,银行卡支付额波动在长期中可以通过协整关系成为境内消费总额变动的Granger原因。因此,银行卡的普遍使用并不仅仅是对现金支付的替代,其对境内消费的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银行卡作为一种操作便捷、功能较全的金融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银行卡便捷的使用方式,进行洗钱犯罪活动。如何防范银行卡洗钱犯罪活动,已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本文从银行卡使用特征入手,对如何防范银行卡洗钱犯罪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2.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支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规模日益扩大、参与主体快速增多,产业地位持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新兴支付产业大国。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近50亿张,银行卡总量约为2002年的10倍。2014年,银行卡跨行交易187亿余笔、金额逾41万亿元,分别约为2002年的80倍和200倍,银行卡渗透率约为48%,已接近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银行卡的快速普及应用还使得中国支付产业成功实现了对个人支票支付阶段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正>银行卡作为现代电子支付工具,因其携带方便、使用快捷高效,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金融货币工具。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卡业务风  相似文献   

14.
作为金融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银行卡已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个人支付工具之一,银行卡消费功能的拓展应实现“四个延伸”。  相似文献   

15.
“刷卡”消费、ATM取款、转账支付……银行卡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支付工具,在改变人们支付习惯和支付方式的同时,正拉动着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这就是集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服务于一身的银行卡产业。  相似文献   

16.
多面银行卡--对银行卡业务发展前景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银行卡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个人支付工具之一。任何支付工具的发展都要以需求为导向。由于刷卡之争可能模糊了人们认识银行卡前景的视线.为此本刊与专家从更广阔的视野中共同观察现象与实质,相信客现存在的社会需求和获益预期会是一剂清洁剂,擦亮人们的眼睛;经济和技术为银行卡创造的前景会成为银行卡参与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电子支付行业发展迅猛,电子支付体系日趋完善,电子支付迎来了包括互联网支付企业、移动支付企业、预付卡企业、银行卡收单企业在内的多元化运营主体并存的局面。电子支付成为支付体系中最活跃、最具发展前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电子支付行业所带来的影响,正确评估其潜在风险,制定有效的监管政策,是监管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一、银联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 1.银联手机支付业务的总体思路 作为国内8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主营业务是建设和运营全国统一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但是,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提高持卡人服务水平和引导使用银行卡也是银联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尽管现阶段手机支付仅是电子支付领域中补充支付渠道,但随着对新兴通信技术的应用,手机支付将发展成为与现有多种电子支付渠道并存的支付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支付行业快速发展,支付产品形态不断推陈出新,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条码支付具有支付便捷、应用门植低的优势,在推动普惠金融和优化我国移动支付环境建设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4G高速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以及支付宝、微信等行业领军者的大力推广,条码支付在中国已经遍布大街小巷、各行各业,成为最受欢迎的一种支付手段,有逐渐取代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万建华 《金卡工程》2005,9(10):8-10
金融信息化是入世后要应对挑战的重要挑战,银行业务作为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产物,无疑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银行卡对于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银行卡发展已经成为金融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几年来,在人民银行组织努力下,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有力推动了金融信息化的发展,目前,中国银联和各商业银行共同提出创建民族支付品牌的目标,希望通过创建品牌推动银行卡产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以此促进金融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