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琪 《上海房地》2005,(6):26-27
一.上海住房租赁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上海住房租赁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但在房地产三级市场中举足轻重,而且也对房地产一级市场产生了强大的反作用力。“要巩固和提高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仅仅靠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市场是不可持续的,关键是要把二、三级市场发展起来,做大做强,其重点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加快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房地产经纪行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房地产经纪行业是依附于房地产业而生存的服务性行业,它的繁荣和发展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既相伴相生又互为因果。随着国家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住房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这就促成了房地产市场的空前繁荣,房地产经纪行业也像迅速膨胀的热气球,在房地产市场近年来狂热的火势猛攻下一路高歌勇进,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3.
要素市场第六讲房地产市场詹庆平(西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系)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人,一种极具增殖诱惑性的房地产业在我国迅猛兴起,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热点。与此相匹配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房地产经营已成为当今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商品房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新的增长点之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住房、汽车、电信、旅游、环保等行业发展很快,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密切相关。这些领域市场潜力大、生产关联度大,对促进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要完善政策,促进其健康发展。” 正确认识新疆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努力促进我区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湖南房地产》2004,(2):4-7
2003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规模日益扩大,住房消费需求强劲,房地产信贷增长迅速,商品房价格稳步攀升,经济适用住房空置面积下降,房地产市场购销两旺,市场供给与需求总体平衡,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根据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投资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房地产投资及风险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推行城市综合开发、房屋商品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土地有偿使用等制度为契机,我国房地产业迅速恢复、发展和壮大,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从1998到现在这段时期,房地产开发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潮,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其所带的风险也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7.
张强  张文 《上海房地》2007,(12):42-43
近年来,伴随着日照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有序,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日益繁荣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财税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截至2006年末,日照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3.08平方米,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经纪行业是我国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房地产交易的便捷与安全,关系干家万户住房条件的改善。规范发展房地产经纪行业。有利于活跃和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实现居民住房梯度消费;有利于提高房地产市场效率.促进房地产市场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维护房地产市场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9.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取消福利分房后,住房的市场化制度得以完善,我国房地产业迅速跃入了商品住宅时代,并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以迅速发展。但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且市场本身发展时间较短,市场体系很不健全,配套的法律、制度、机制有待完善,科学规范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形成,加之房地产产品的不可移动性、产品差异性等市场要素特有属性,房地产市场在供求总量、供求结构、区域化等方面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状态。可以通过探索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现象,以求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取消福利分房后,住房的市场化制度得以完善,我国房地产业迅速跃入了商品住宅时代,并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以迅速发展。但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且市场本身发展时间较短,市场体系很不健全,配套的法律、制度、机制有待完善,科学规范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形成,加之房地产产品的不可移动性、产品差异性等市场要素特有属性,房地产市场在供求总量、供求结构、区域化等方面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状态。可以通过探索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现象,以求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九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在上海房地产业前阶段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举措,这对于初步建立房地产二、三级市场联动的框架,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促进存量房的流通,形成住房消费热点,拓展市场规模,规范交易行为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不但使上海房地产业在过去的短短的几年里,从供大于求迅速进入供求两旺,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信心互动的可喜局面,而且为上海房地产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业税收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住房改革的深入.金融政策的支持.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房地产的需求主体迅速由集团向个人转移.需求的增长带动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强劲上扬.房价更是扶摇直上.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房地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繁荣背后也有隐忧.与迅速发展的房地产业相比.我国房地产税收收入的增长却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我省住房与房地产工作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从关照民生和保持经济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加强保障、稳定市场、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建设力度,重点提高城市中等收入家庭住房市场支付能力,不断促进住房消费,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进程,努力提高房地产科学管理水平,确保住有所居和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上海的房地产业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开始复苏和发展的。它的发展始终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和房地产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上海房地产业发展的一条基本主线。其中,住房二级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在上海也称之为房地产二、三级市场联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上海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5.
住房是人的基本权利,各国政府均十分关注。住房保障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补充,是房地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新区人口规模的扩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住宅需求持续增加。然而,滨海新区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研究了滨海新区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体系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剖析了深圳和浦东新区以及英国、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的住宅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提出完善滨海新区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我国住宅与房地产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深化房改为动力,以加快住宅建设、激活房地产市场、提高住宅建设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为重点,以培育和发展住房金融为支撑,切实加强和规范房地产行业管理,努力扩大住房有效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应,推动住宅与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为国  相似文献   

1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对房地产业提出的任务是,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正向纵深发展;住房改革、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激活了房地产二、三级市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市场竞争体制日渐完善;房地产市场中介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房地产市场化运作更加规范化,为消费提供了日渐完善的服务。房地产测绘工作相对滞后的现象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影响了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为了适应培育住房消费市场,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本拟从上海市房地系统测绘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着手,提出房地产测绘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着手,提出房地产测绘行业如何抓住机遇,走向行业市场化发展健康轨道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9.
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了改革开放辉煌的20年,我国经济总量、综合国力等都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为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生产资本"和"消费资本"的坚实基础.上海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两旺,投资和消费齐飞,已步入了稳定增长的发展阶段,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了诸多优势和机遇,预示了繁荣昌盛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调控措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房地产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居民住房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我国房地产业正进入一个新的理性发展阶段。房地产业在理论建设、法制建设、以及管理观念等方面,无不面临着如何坚持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的光荣而艰巨的诸多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