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渗漏”效应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通过对 5年多来我国“积极”货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的研究 ,本文认为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大量货币不是被传导并作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环节 ,而是“渗漏”到股票市场“漏斗”和银行体系“黑洞” ,其效应构成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制力量。公众心理预期变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渗漏”效应产生的最直接、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 ,它们交织在一起 ,共同驱动货币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大量“渗漏” ,导致严重的“渗漏”效应。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必须有效抑制“渗漏”效应。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货币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芳 《经济研究导刊》2010,(5):105-106,109
伴随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经历了数次演变.在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中央政府采用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在全球率先绽放了经济复苏的“绿芽”,然而一派生机的背后存在寿难以掩饰的“硬伤”。在历史地回顾当代中国货币政策一般演变的基础上,结合金,融危机以来复杂的经济形势,试图对我国货币政策现阶段的实施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3.
"审计风暴"后对我国审计体制模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通过对“审计风暴”后很多专家关于将我国审计体制模式改为“立法型”审计体制模式的意见的思考,来论证在我国现阶段仍应坚持“行政型”审计体制模式,以及对我国审计体制模式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开放的程度逐步加大,将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控制力、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率、外在约束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有利因素表现在,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将有利于货币政策及时反馈,如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时,反映最快的是外资银行,而且外资银行业务的扩展对于市场化政策工具会产生促进作用。但由于中国经济还处在体制转型过程中,对外资银行开放将会削弱现阶段货币政策的控制力,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使货币政策陷入泥潭。笔者认为,开放经济对我国货币政策将受到以下影响。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率会削弱外资银行在中国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货币需求已不再相对稳定;货币供给结构和数量已发生变化;货币政策传导更趋复杂;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失去了稳定的联系;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就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着重分析财富效应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得出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应关注股票市场发展,但不应完全依据股票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由于在终极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同属国家的需求管理政策,因此可以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的要求,进行合宜的搭配组合。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四个阶段,并总结政策组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经验启示的基础上,根据“十一五”新时期的时代背景要求,分析了如何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双稳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等问题,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2007年至2008年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一直以来都引起相关学者、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而我国目前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形势实行调节.本文以2007年上半年至2008年我国"从紧"货币政策为研究的背景,首先界定货币政策有效的内涵、政策目标的内涵,进而以三个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作为指标,对该轮"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就直至2008年上半年的数据为止而言,该轮货币政策总体来说是有效的,但出现了时滞.同时本文也指出继续关注该轮货币政策影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问题已然成为全球经济体面临的共同难题.由于流动性的去向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在对流动性问题进行内生化解释的基础上,结合趋势分析,利用非参数贝叶斯框架下的无限区制Dirichlet-VAR模型分析经济变量间的多元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得到考察变量间正向传导与反向倒逼的核心传导结构,据此分析货币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路径及流动性去向动态效应.研究发现,“宽货币”将导致通货膨胀,“宽信贷”将导致泡沫堆积;货币政策“新常态”处于渐进“稳态”阶段;被实体经济消化的流动性不是造成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重要原因,未被实体经济消化的流动性也不是股票市场过热的重要原因,但二者均受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基于连续性、稳定性等“多性”目标,阐释“时度效”的内涵与特征,并在理清“时“”度”和“效”之间逻辑关联和相依关系的基础上,科学筛选“时度效”表征变量,重点刻画“时度效”表征变量与经济基本面变量的动态走势和波动特征。结果表明:第一“,时度效”内涵极为丰富“,时”“度”和“效”之间虽然存在一定外在“冲突”表象,但多数情形下三者之间呈现“一致”属性。第二,“时“”度”和“效”之间既存在逻辑先导关联,也存在因果相依关系。第三“,时度效”表征变量的动态走势,很好地拟合和预测了货币政策当期松紧状态与未来调控取向,政府应根据经济中长期调控需求和短期目标侧重,兼顾“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调控效果,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基础上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是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就是货币政策具有真实效应,能够对真实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货币政策能够在保持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  相似文献   

11.
浅谈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政支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对建立中国财政运行新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现阶段中国财政支农应调整支农政策,着重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许多学者主张中国应该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而采用利率中介目标。凯恩斯因其以利率为关键变量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主张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不过,凯恩斯也认为利率目标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当经济中出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会失效,但后来的实证分析及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趋向无穷大的流动性陷阱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在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倒是存在“零利率限制”之虞。另外,单纯的利率目标还会因为缺乏货币政策“名义锚”而…  相似文献   

13.
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基于DSGE模型和SV-TVPFAVAR模型对中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理论模拟与计量检验,进一步分析数量型货币政策冲击下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发现:价格型货币政策具有产出和通货膨胀效应,冲击极值、效应维度、收敛性与政策工具选择有关;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不同代理变量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效果存在差异,7天期同业拆借利率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冲击下最优价格型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货币政策当局充分利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之间的"同频共振"效应,构建"价主量辅"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货币政策运行的具体环境与西方经典理论的假设前提有很大的不同,这使得货币政策效应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往往不同于西方经典理论的结论,主要表现在:1、“货币政策短期非中性而长期中性”在我国现阶段并不一定成立。由于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是诸如产业结构、市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单纯的货币政策短期内很难奏效,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对此也是很清楚的,因此货币政策“短期非中性”在我国并不一定存在。而从长期来说,随着一些深层次问题的逐步解决以及货币调控机制自身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作用将会不断得到加强,即“长期非中性”。2、我国目前的实际产出水平低于潜在水平,因此,若能够让公众切实认识到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一些深层次问题的逐步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与空间,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则会大大有利于引导公众合理形成预期,使央行的货币调控能更好地得到广大公众的响应。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公众的理性预期将是不断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一个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社会融资总量比广义货币供应量更适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来看,以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变量总体表现要优于以社会融资总量为代表的数量型变量.现阶段,由于国内利率和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在最优操作目标的选择上,应将信贷规模作为主要变量,并将隔夜拆借利率作为辅助变量;在最优中介目标的选择上,应将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主要变量,并将短期利率作为辅助变量.同时,不断发挥利率、汇率联动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便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最大限度发挥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青  张丽敏 《时代经贸》2006,4(11):93-93,95
在以往文献中,依据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产生的效果,有两大主要观点——货币中性论和货币非中性论。而货币政策的效果最终又可归结为:它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了通货膨胀,即货币政策绩效中的“中性”成分以及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推动作用究竟有多大,即其中的“非中性”成分。我们在此要探讨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是要揭开货币的“面纱”,找出其中对实际经济变量有重要影响的“非中性”成分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基于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方面有效性的界定,选择了以有效性所经历的阶段来划分的“货币控制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以货币政策变量、股票价格变量和宏观经济变量为基础且同时施加有短期和长期约束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将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当期关系纳入分析,利用1997—2015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对股票市场没有显著影响,但股票价格冲击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对我国的产出、M2供应及通货膨胀影响的显著性均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泰勒规则中加入汇率因素的探讨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中关“汇率之战”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晴雨表”的重要变量。随着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及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我们有必要对我国货币政策中是否要考虑汇率因素这一问题做深入探讨。中国利率和汇率并未完全市场化,汇率是影响利率的外生变量。货币政策既通过利率渠道影响经济运行,也通过汇率渠道影响经济运行。因此,我国需要参考加入汇率因素的泰勒规则。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国“走出去”规模不断增大以及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要求,中国“走出去”区域格局也一直在发生变化.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投资大国,了解企业“走出去”区域变动影响因素进而形成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走出去”区域格局变动趋势和变动特点入手,利用Panel Data模型研究区域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对产业选择做相关分析,提出相应的产业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虚拟经济的自我膨胀机制及创造GDP的特殊方式决定了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本文运用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这种不对称效应的存在。货币政策被证实是决定美国虚拟经济兴衰的直接变量。考虑货币政策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非对称影响,不但是美国能否"再工业化",从而恢复工业化经济的关键因素,也对中国解决目前融资领域的"避实就虚"倾向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