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内贸易与比较优势——对产业内贸易根源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的见解认为,比较优势只能解释产业间贸易,而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产业内贸易应当由基于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的新贸易理论来解释。通过对19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的回顾说明:第一,从纯理论来看,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之外的比较优势,可以作为产业内贸易的解释变量;第二,经验研究显示,比较优势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原因。此外,结合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特点来看,探讨比较优势与产品内分工的内在联系是产业内贸易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工业制成品进出口为主导,并附之以初次产品进口的国际贸易分工模式所带来的大量贸易顺差,是中国经济的资源禀赋和对外投资、贸易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顺差变化幅度的轨迹则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实现通过外向型政策创造比较优势,向依靠国内大市场培育的规模经济和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条件形成的、自发的比较优势转变这一过程。因此,贸易顺差的扩大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对外贸易的基本态势,不存在任何低成本的快速降低贸易顺差的短期措施。  相似文献   

3.
比较优势与加工贸易——基于中国各省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增艳 《经济问题》2008,(11):119-122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从产品层面延伸到了产品内不同工序层面,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解释这种新型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作为产品内分工的表现形式——加工贸易目前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以2000—2005年中国各省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样本,利用Egger(2005)的方法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得出比较优势仍是加工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美国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并没有将其纳入研究的范畴之中。对于滞后于现实的经济理论而言,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往往能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文章拟从美国19世纪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史实出发,总结和揭示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提供有意义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美贸易顺差的结构性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较大阻碍,理性地分析中关之间贸易顺差的成因已渐显迫切。本文从中美贸易顺差的规模和结构入手,详细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结构性成因,得出中美贸易顺差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平衡的结论,从而两国应该以正确且双赢的态度来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文章认为,要素禀赋理论肯定了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所能给自己所带来的福利的改善。中美的贸易顺差,从长远来看,它不仅有利于中国充分发挥其劳动丰裕国的优势,增进就业并推动中国经济的腾飞,同时有利于美国将其国内有限的资源应用到效率更高的其他行业当中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这也意味着,两国应该正视并充分肯定这一现象,毕竟贸易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同时也需要两国拿出合作共赢的姿态尽早尽快地放松政策管制,以免给正常的双赢贸易带来扭曲。  相似文献   

6.
产品内分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代经济全球化在国际分工层面展现出一个引人瞩目的特征,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本文提出产品内分工概念,刻画和分析当代国际分工基本层面从产品深入到工序的特点。为此,本文考察有关这类分工现象的现有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比较产品内分工与其他常用分工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分析产品内分工的发生基础和决定因素,讨论产品内分工概念分析框架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7.
产品内分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代经济全球化在国际分工层面展现出一个引人瞩目的特征,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该文提出产品内分工概念,刻画和分析当代国际分工基本层面从产品深入到工序的特点.为此,该文考察有关这类分工现象的现有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比较产品内分工与其他常用分工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分析产品内分工的发生基础和决定因素,讨论产品内分工概念分析框架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萨缪尔森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在美国原来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里的技术进步,会导致美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和福利的下降。但从现实数据看,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扩大恶化了中国的贸易条件。从长远看,中国基于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纵向对外贸易的比重将逐步下降,而基于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横向贸易的地位将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是民族经济发展的源泉,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内蒙古经济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沿着物质消耗的粗放式增长路径继续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都已经非常有限,许多困难和问题已凸现出来。内蒙古的草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外贸易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究其原因,是国际分工的细化,使我国民营企业处在了分工链的某一环节,而民营企业不断创新的对外贸易方式适应了所处的国际分工位置,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比较优势理论,也称比较利益说,最早可追述至亚当·斯密。斯密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生产成本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生产上占劣势的产品。他的理论也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总结为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并且由于斯密强调分工以及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又被称之为内生比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本文运用中国2002-2007年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地区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复杂度对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均起着重要作用,但对各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东中部地区,经济复杂度的影响更大,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这些结论不受控制变量和内生性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前,美国作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我国的对外贸易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关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当前,在摩擦中谋求发展与双赢成为中关贸易的时代主题。本文以国际贸易中经典的H-O理论为基础,分析H-O理论模型下的中关贸易,对比现实情况,进而引出中关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4.
当前,美国作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我国的对外贸易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关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当前,在摩擦中谋求发展与双赢成为中美贸易的时代主题.本文以国际贸易中经典的H-O理论为基础,分析H-O理论模型下的中关贸易,对比现实情况,进而引出中美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11年8月17日中央政府宣布6项新的惠港措施,中央政府将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扩大对香港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开放。我们认为,如果对香港服务业没有足够的认识,人们也就无法理解中央对香港这项优惠政策的深刻内涵。本文着重对香港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以及对内地服务业带来的影响与启示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6.
从斯密到杨小凯:内生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颖 《技术经济》2005,24(2):37-41
本文以内生比较优势为线索 ,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梳理 ,认为斯密、汉密尔顿、李斯特、克鲁格曼、杨小凯等贸易理论 ,虽然时代不同、观点各异 ,但其主旨都在于倡导内生比较优势的培植与创造。据此 ,内生比较优势对于转型经济———中国尤为重要 ,在未来发展中 ,只有通过分工、专业化、规模经济与市场份额的拓展 ,形成内生比较优势 ,中国才能走出“产业结构低度化”的外生比较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金荣  李津 《现代财经》2005,25(3):15-18,22
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和重要的趋势之一。中国应充分利用全球化提供的历史机遇,推动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克服全球化给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应加强与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成功经验,以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改革过程中还远未达到体现本国比较优势的程度,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发展仅缓解了“抑制”的问题,而“扭曲”依然存在。以乡镇企业实现技术替代的总量增长掩盖了“扭曲”的继续存在。扭曲得以维持的关键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9.
于楠楠 《新经济》2014,(20):41-41
过去半个多世纪是个创造经济奇迹的时代,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托于比较优势的发挥。要使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对于我国而言,就要继续立足于比较优势,逐渐形成我们的竞争力,从而增强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20.
中部崛起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增长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经济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传统理论在指导中部崛起上都各有缺陷,对解决中部经济的"疲软"难有作为。在现代"经济模块化"理论指导下,中部有可能在现代产业链的某一模块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分享自主创新所带来的收益,经济有望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必备要素也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