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自Campbell 和 Beranek (1955)以来,除息日股价行为之谜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经典难题。半个世纪中,税收效应假说和短期交易假说在解释除息日股价为方面各有建树,但也均遭到经验数据的不支持。中国既发行A股也发行B股的86家公司,在税收上存在的横向差异与纵向变动为求解除息日股价为之谜提供了一个分很好的实验环境。本文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除息日股价行为不能用短期交易假说解释,股票市场除息日股价行为一定程度上是股息税与资本利得税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人口迁移和流动对生育的影响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国外一些研究发现,妇女迁移流动往往导致生育率降低。但也有研究认为,第一代迁移妇女的生育水平与原居住地没有迁移妇女的生育水平接近。对于上述现象学者们给出了多种理论解释:中断假说、适应假说、社会化假说、选择假说等。国内关于人口迁移和流动对生育的影响有"多生论"和"少生论"两种结论。导致矛盾结论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研究选取的测量指标不同和比较的标准不同所致。中国"流动人口生育水平更低"究竟是"进度效应"还是"水平效应",有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3.
绿色技术创新是环境规制的目标,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然而,学界针对“波特假说”是否有效仍存在争议。为规避样本选择偏差与内生性问题,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政策,采用合成控制法对福建、江西和贵州3个典型试点地区的绿色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福建、江西和贵州的绿色技术创新,但三省的驱动机制不同,福建主要通过科技资金效应驱动,江西主要通过基础研究效应和环境基建效应驱动,贵州主要依靠科技人才效应驱动;驱动机制不同也导致三省在创新产出的专利类型以及政策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波特假说”的合理性,可为不同省域选择合适的环境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期经济成长与实际汇率演变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卢锋  韩晓亚 《经济研究》2006,41(7):4-14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一国经济成长过程中劳动生产率追赶与实际汇率变动之间联系提出了理论推测。本文介绍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理论内容和经验研究文献,利用国别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考查其主要经验证据。本文还讨论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对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问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红军 《经济学》2009,(3):1615-1646
近年来,国外社会科学家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探讨已进入了一个更新、讨论内容也更为深入和具体的研究阶段,但国内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探讨却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本文指出了目前国内经济学家在解释李约瑟之谜上尚存在的问题,对目前为止经济学家和其他领域专家有关李约瑟之谜的解释性假说进行了分类、综述、对比与评论,对各种传统的解释性假说的共同缺陷及其出现这种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旧有解说方法论偏差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经济学家进一步研究中值得借鉴的一些新假说及其解释力,最后概括了经济学家研究李约瑟之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廖小龙 《经济师》2015,(2):110-112
随着股市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以及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充,对于股市的周内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文章以我国的上证指数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股市的平均收益率与波动性的周内效应,研究表明:在长达12年的样本周期内,上证指数平均收益率具有负的"周四效应",而在波动性上具有"周二效应"。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4—2014年中国长江流域10个主要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托EKC曲线理论和"污染天堂"假说,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讨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和水污染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有利于减缓长江流域主要省份的水环境污染状况;(2)"污染天堂"假说在长江下游地区不成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污染问题,长江上、中游地区"污染天堂"假说成立,进出口贸易会导致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环境遭到破坏,加剧水污染问题;(3)长江流域主要省份水环境污染随经济发展呈倒"U"型轨迹,存在EKC曲线。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就民营制造业中企业规模对工人工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工资效应在民营制造业中普遍存在,工人工资与企业规模正相关。同时发现,工人素质假说和劳动生产率假说对于该效应的成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传导机制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主要通过工人素质、资本密集度、技术水平以及工会组建率等因素间接作用于工人工资。  相似文献   

9.
蒋德权  蓝梦 《财经研究》2022,(2):109-122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一直存在"股东价值假说"和"管理层自利假说"的争论。文章从产品市场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发现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提高产品市场表现,支持了"股东价值假说"。截面检验发现,这种价值效应在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信任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以及拥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路径分析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改善与大客户和员工的关系以及外部监督环境,帮助其获得产品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效应具有跨期持续性,且不存在避税效应,排除了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替代性解释。文章的研究对厘清企业社会责任的真实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也为政府倡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新常态下能源需求与资源约束增强的现实要求,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波特假说”与“污染天堂”检验学界仍莫衷一是。在利用SBM模型测得各省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首先在环境规制视角下分析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间接效应;其次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波特假说”与“污染天堂假说”进行检验;最后进行空间溢出效应探索。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全国层面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波特假说”成立而“污染天堂假说”不成立;②在中等水平的外商投资省市,环境规制的“污染天堂效应”大于“污染光环效应”。在高水平的外商直接投资省份,环境规制的“污染光环效应”大于“污染天堂效应”;③在中等水平环境规制下的省市,技术创新的补偿效应大于遵循成本的负效应,验证了“波特假说”。在高水平环境规制省市,“波特假说”不成立;④环境规制、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交乘项对周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表明地区污染企业只是转移而不是转型,局部污染改善将会殃及“池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基本因素的四种看法或假说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包括运气(多重均衡)假说、文化与宗教信仰假说、地理与疾病假说以及制度和政策假说。这四种因素都会通过影响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直接因素,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与增长。然而,运气、文化和地理都不足以产生持续和巨大的人均收入的跨国差异,无法解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相反,制度和政策假说能很好地解释各国人均收入差异以及1500年以来世界财富的逆转。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相信,制度和政策是经济发展与增长的主要的基本因素。本文把重点放在有关制度和政策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的文献上,总结了有关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内生的文献,并进行了结论性述评。  相似文献   

12.
消费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消费理论的流派很多。在这些流派中,又以凯恩斯(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说、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Friedman)的持久收入假说为主要代表。遗憾的是,经验研究表明,这些消费理论在解释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时并不具有太强的解释力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行为理论不能充分解释中国经济转轨期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出发,深入地探讨了中国体制转轨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相关性,提出了中国经济转轨期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假说”,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实态验证,印证了居民消费行为“假说”的真实性。得出的基本结论为: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在经济转轨时期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变化是由不确定性引发粘性预期的连锁效应而导致的。政府应重视居民消费行为问题的研究,确定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与政策组合,引导居民消费行为,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价值股与成长股不同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价值股的市场表现显地化于成长股,对这个现象的解释主要分为过度反应假说和风险改变假说两大学派。本以上海证券交易市场A股为样本,以B/M(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比)为标准划分价值股组合和成长股组合;实证结果发现价值股组合的收益明显优于成长股组合,而且两种组合的收益各自都呈现出反向修正的模式,符合过度反应假说;同时本采用资产资本定价模型来检验两种组合,实证结果不支持风险改变假说。  相似文献   

15.
张雪  徐文强 《时代经贸》2010,(16):164-164
本文对2005年1月4日至2010年6月11日沪市A股所有交易数据进行研究,检验沪市是否存在周内效应。结果发现沪市存在明显的周一效应和周三效应,并且周一的牧益率在一周内最高,说明上海股市仍缺乏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营改增”试点的外生政策冲击,本文采用三重差分法研究“营改增”带来的用地需求增加对土地出让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促进土地出让,即“营改增”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使土地出让面积平均增加6.3%。然而,“营改增”带来的暂时需求冲击只具有短期效应。机制分析进一步发现,与财政压力假说相比,需求拉动假说更可能是“营改增”促进土地出让的关键机制解释。此外,由于“营改增”政策本身具有行业异质效应并且不同行业对土地依赖程度存在差异,“营改增”对土地出让的促进效应存在行业异质性。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在地方政府主导土地出让的同时市场所起到的交互作用,而且有助于更好地落实“房住不炒”的战略定位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约瑟之谜:经济学家应接受旧解还是新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国外社会科学家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探讨已进入了一个更新、讨论内容也更为深入和具体的研究阶段,但国内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探讨却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本文指出了目前国内经济学家在解释李约瑟之谜上尚存在的问题,对目前为止经济学家和其他领域专家有关李约瑟之谜的解释性假说进行了分类、综述、对比与评论,对各种传统的解释性假说的共同缺陷及其出现这种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旧有解说方法论偏差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经济学家进一步研究中值得借鉴的一些新假说及其解释力,最后概括了经济学家研究李约瑟之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惯性问题的研究是金融学研究的一个热点。Fama(1998)承认,价格惯性与盈余惯性这两种异象的存在构成了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极大挑战。对两种异象的解释主要围绕着支持与反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两条主线展开。近年来,一些研究从宏观视角解释与分析了这两种异象;该领域的一个新进展是将价格惯性与盈余惯性问题结合在了一起,有研究甚至认为价格惯性仅仅是盈余惯性的一种表象。  相似文献   

19.
新股定价是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共同讨论达成一致的结果。如果将上市公司作为商品,那么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新股的价格应当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全球股市普遍存在新股定价偏低的现象。对于这一点,经济学家们也做出了许多研究,包括承销商风险假说、信息不对称假说、法律责任风险假说、投机泡沫假说、买方垄断假说等等。这些假说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股定价偏低做出了解释,但任何单一假说都没有做出完全的解释。本文笔者尝试从上市成本的角度来解释新股定价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慧  朱明宣 《时代经贸》2010,(10):283-284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消费理论的核心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但是现今有关绝对收入假说的解释研究中都没有将这一定律表现在消费函数中。本文重新对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理论加以解释,并对其消费函数进行修正,最后得出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