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在着力推进"四个中心"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城市功能与产业布局的调整。随着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程、2010年世博会场馆建设与城市配套设施项目的实施,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力军,也同步开始了港口功能的调整。自二○○三年以采,已有五家直属企业关闭,三家企业转移,近万名员工进行了妥善的分流安置。其涉及面之广、工作难度之大、时间跨度之短是上海改革开发以来所少见。  相似文献   

2.
制约中原城市群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是"郑州中心城市规模小、实力弱、层次低",根源在于"多中心"大都市区和"多核心"大都市圈没有构建起来,中心城市缺乏空间和经济支撑。应坚持做大中心、强化核心、放活外围的战略取向,优化中原城市群内部结构,加快中原城市群转型升级,突破郑州中心城市弱小的主要矛盾,率先将郑州目标定位提升为国家中心城市,构建"多中心"大郑州都市区、"多核心"大郑州都市圈、中原城市群外围副中心城市圈,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积极构建"郑汴港金三角"都市区。  相似文献   

3.
美国城市化的新趋势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的都市区化,反映了20世纪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于传统城市化的新规律。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向都市区集中,都市区郊区化和多中心化;后期人口向中心城市回流。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过半,正处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借鉴美国经验,都市区化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都市区和城市群要发挥对人口的空间集聚和引领作用,都市区向更有效率的多中心空间模式转型。同时中心城市要避免功能空心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和郊区之间良性互动,最终实现都市区整体繁荣。  相似文献   

4.
郭佳 《中外企业家》2012,(11):32-36
就经济类的话题而言,中心城市发展是一个热门。国内外大型城市的发展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比如经济结构转型、加强人才建设等。通过对纽约、东京、香港、上海等五个城市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每个城市的发展轨迹都不同,得出很多有益的启示,比如积极加强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强人才建设与城市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圈经济等。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格局中,中心城区为城市经济国际影响力、全球服务功能的核心承载。在深入研究剖析国际大都市中心区域(或重点功能区)功能承载、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国际开放等相关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上海中心城区加快提升经济国际影响力的四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软件定义"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上海在城市"大设计"产业体系中创新地提出了"软件设计业"的转型发展策略.通过考察软件设计企业在上海中心城区的集聚程度、集聚形态和集聚层次,可以看出,与传统软件业相比,软件设计企业在城市内部的区位选址有特定的偏好.进一步分析和总结这类企业集聚空间的分布格局和发展特征,结合城市存量空间与创新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要求,探讨这类产业集聚空间的优化策略与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心城市极化背景下开发区功能转型与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尤其是中心城市极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的开发区在诸多方面受到冲击,困扰开发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多,破解的关键在于功能转型及相应的结构调整。论文基于中心城市极化这一前提,从我国开发区的成长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总结、认识入手,分析开发区与母城的功能和结构关系,以及中心城市极化对开发区的影响,并以案例解析的方式,提出中心城市极化背景下开发区功能转型与结构优化的思路。论文认为,开发区的建设是城市职能的延伸和对城市产业的提升,是城市地域的扩大和再开发;开发区与中心城市形成了城中区内置型、边缘区生长型、子城区扩展型和独立区发展型四种结构关系类型;中心城市极化影响到开发区的区位、形态、结构甚至性质。论文还具体指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因为没能顺应形势变化去适时调整开发区发展思路而面临了诸多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因中心城市极化而导致的功能和结构问题。对此,应认清开发区与中心城区即将融为一体这一空间演化趋势,在功能上由单一的工业区向综合性城区转变,在空间上构建块状分区的整体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8.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型、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与经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标志4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梳理与总结,认为在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时机、度、势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理论化和强化。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需要更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城市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当前需要更有效推进城市功能转型实现城市功能创新。对上海而言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推进城市功能转型,不断提升城市一般功能与特殊功能能级,更好地发挥城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上海当前面临的极为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广东省为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珠三角发展转型、促进全省均衡发展,提出实施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战略。揭阳市是广东省粤东地区欠发达地级市,长期面临中心城区"小马拉大车"的难题,中心城区的"扩容提质"对带动全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扩容提质"的内涵进行解读,分析"扩容提质"政策背景下揭阳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提出城市空间战略思路和行动计划,以期构建更加合理高效、良性互动的城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就业中心的识别:实证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经典理论和就业中心识别的实证方法.利用北京市2001年和2004年的就业人口数据,在验证主中心存在的同时,采用两阶段方法,对次中心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北京目前仍然是一个单中心主导的城市空间结构,单中心方程对城市总体就业人口密度的解释能力超过了60%.但随着都市区的扩张,中关村等次中心开始陆续出现,并开始影响周边地区的就业分布和空间形态,这表明北京正向多中心的空间结构转变.此外,还也结合北京城市增长、制度转型和历史路径依赖的特点,对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洋山保税港区成立已经五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还有待提升。本文从区位、物流等方面分析了洋山保税港区发展国际中转业务的优势,并指出了发展国际中转功能是未来洋山保税港区转型的必然选择,对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内陆经济崛起"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格局重大特征,内陆中心城市的工业发展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成都作为典型的内陆中心城市,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工业发展面临着传统工业转型和新兴产业突破的重任。应根据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探索一条适合内陆中心城市发展的新型道路。  相似文献   

14.
强调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加快推动我国城市转型发展。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构建了促进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推动城市转型的"网络权变—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理论分析框架,并从上海传统产业升级促进城市转型的创新实践中获得案例支撑。研究发现,发展势差是诱发网络权变的原因,技术权变、渠道权变与复合权变是网络权变的过程,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与城市转型发展是结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网络权变的研究范式对理解和推动传统产业突破"低端锁定"、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许松 《数据》2013,(4):10-11
同是名扬世界的中国特大城市,同是致力于世界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北京、上海,有何同与不同?2008年4月,北京发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时隔一年,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两份"意见",来源不同;两个"中心",用词有别。从此,也引起了公众关于北京、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无限比较。是不是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6.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部崛起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然而,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的单中心"中心—外围"模式,导致城市急剧扩张、资源过度集聚、圈域内城市联系度弱化,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多中心城市集群发展与区域多中心联动协作发展模式,对于摆脱旧有以武汉为强核中心的痼疾,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结合"中心—外围"理论、共生理论以及协同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关联度、城市首位度、断裂点区位测度与评价,并最终提出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协同发展的前瞻战略。  相似文献   

17.
国际航运中心是“世界级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上海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中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取得的成绩,指出了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上海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和“两个优先”发展战略,GDP第1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过程中,作为促进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中小企业保持了与整个城市的同步发展,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成为拉动上海经济增长、促进城乡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心城市是带动地区发展的龙头,而都市核心区又是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以台州为例,探讨在群龙"弱首",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都市核心区急需强化的背景下,在城市结构和功能需求上寻找强化城市核心的新的突破口。台州现有中心区面临土地空间不足和功能单一的双重限制,需要寻找新的承载空间。商贸核心区的规划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台州城市中心体系的结构性、功能性和品质性的缺陷,加强中心城市能级释放。规划以"融合"为核心理念,分别从城市中心融合、城绿融合、多样性融合等方面着手,致力于形成一个极具活力的都市核心区。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骨架,城市功能布局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定位具有互动关系。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与深圳、香港共同构成珠三角核心城市,正处于产业高端化、城市郊区化的转型发展时期,通过构建"广佛莞"、建设"大广州",可以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功能布局优化。为此,要加速"广佛莞"同城化进程,推进产业在"大广州"内优化布局,实现城市功能格局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