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涛 《魅力中国》2010,(18):103-103
崇尚“开放式”体育课的模式,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以便于教师及时修正教学目标,形成良性循环;重视“开放式”体育课的基本部分模式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努力提高女生运动积极性,还要组织体育课教学讲究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刘宏 《魅力中国》2013,(10):202-202
从社会、家庭、学校到教师都非常关心这群“流动的花朵”,针对这一特殊群体。著名·心理学家佛罗姆说过:“爱是一门艺术,它能把人类、种族、社会、家庭维系在一起;它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理解。爱——不单纯是一种情感,它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做人的态度”。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爱学生。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只有爱学生。才能唤起学生的尊敬和感情。学生才能听从教师的指导,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汉欣 《魅力中国》2014,(15):238-23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G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丁小累 《西部大开发》2010,(5):131-131,133
我国中学生的运动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我们在中学体育课的教学中普遍看到不少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具体表现在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动作拖拉、借故请假,有的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一种恐惧感,这可称为体育课的“灰色心理”。笔者以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课上,调动学生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5.
李建勋 《魅力中国》2010,(3):144-144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耍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建勋 《魅力中国》2010,(7):144-144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耍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饶燕  王华 《魅力中国》2009,(14):114-115
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大学生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改革教材内容;改革教学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对高职高专体育课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桂兰 《西部大开发》2011,(12):121-121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朱婉 《中国西部》2012,(27):90-91
近年来,在体育课堂上经常出现这么—种现象: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毫无兴趣,希望体育教师安排自由活动(俗称放羊);学生们参加教学安排的练习时毫无兴趣,但却对游戏类活动、竞技比赛类练习积极投入。这样的现象导致的后果便是教师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在现在的小学体育课中,很多教师是一种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对这种毫无艺术而言的反复教学,早已厌倦,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多教几遍才能使学生勉强接受。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决定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就关键在于教师在体育课堂中的对教学的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被动的学到主动的接受。  相似文献   

10.
段炼 《魅力中国》2013,(5):297-297
经调查显示,现在的孩子体重增加很快,体质下降很快,这就对体育课尤其是初中体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出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目的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于是,学校体育教学如何能够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适应社会的发展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寻找改进方法,为基层中学体育教师提高体育课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勉 《中国西部》2010,(9):46-47
谁想过当初的一个志愿选择就注定你一生的事业,更没有想过因为“志愿”所以爱上,让人更加纠结的是这种爱还带一点点“恨”……  相似文献   

12.
昝新林 《魅力中国》2014,(14):244-244
教育与教学的改革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对其所学的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意义及作用),产生必学的态度,迭到完整的掌握。这是学校各课程教学必须做到的标准模式。学校体育教学尽管有其特殊性,也不能偏离这种模式。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让学生健康成长并成为社会合格有用的人才。针对当今学生娇生惯养,怕苦怕累等不利于身心发展的不良习惯,体育教师甚感不安和头痛。如何利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解决好这个难题。本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好三个“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主动型”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面向学生的教学理解和教学态度,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开放式”教学理念,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主动型”学习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对于传统教学进行了弥补和纠正。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广大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以“开放式”教学观为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郭围城 《发展》2009,(11):81-81
心理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有良好的期望,那么就有可能不知不觉地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而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教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如此良性循环,会产生所期望的效果。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实现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似文献   

15.
陈美兰 《发展》2009,(11):86-86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没有爱的教育将会只是枯燥教育,像山泉枯竭一样”。可见,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情感教育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关怀、理解、尊重、赏识、信任和期望等等。多年的工作经验表明,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又以“爱”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赵捷 《西部大开发》2010,(8):101-101
新的体育课标准明确指出:“在体育课上,要使学生身体能力与运动技术在这种系列的快乐活动中更能得到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激情、个性、特长更能得到释放、张扬和培养,从而进发出更多的灵感与创新,并能自觉或不自觉的将其活力与激情迁移到学习和生活领域——给生命以活力,给生活以动力”。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在体育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成为除了与其固有的身体素质以外,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育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本文以长期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趣味性教学在中学体育课中应用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中学体育课趣味性教学的基础、原则、途径与方法,以期提高在教学上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任月敏 《魅力中国》2013,(17):206-206
设疑是有意识的创设疑问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艺术。课堂设疑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8.
中学体育课教学首先要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其次要准确把握课堂教学中“三培养”“五关注”的教育方向;再次要在体育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用语言和示范感化学生,用举例启发学生,用表扬与批评手段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19.
王花 《西部大开发》2011,(9):114-114
我国小学生的运动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我们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中普遍看到不少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具体表现在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动作拖拉、借故请假,有的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一种恐惧感,这可称为体育课的“灰色心理”。  相似文献   

20.
刘坤段 《魅力中国》2010,(9):100-10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学生只有在平等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