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冯苏宝 《特区经济》1997,(11):37-40
<正>深圳经济特区的五种功能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济特区的建立主要是出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对外开放的一种战略考虑和实践,而在具体的目标设计和功能发展上,并没有依循国际上一般经济特区的通常做法,所以在我国特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没有像各国经济特区那样主要突出某项特殊的经济功能,而是具有功能复合、目标交织的特点,带有较强的经济社会政治综合性。深圳经济特区就至少包括了五个方面功能。  相似文献   

2.
对外开放是从经济特区的试验开始的;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对比较优势原则的重新尊重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的重新肯定;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为我国融入世界经济,提高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一、我国经济特区体制改革现状     16年来,深圳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基本框架。目前,深圳经济体制转轨的实际状况是:  相似文献   

4.
谷牧是我国创建经济特区的重要组织领导者和积极推动者,为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率团出访欧洲,积极寻找我国对外开放的切入点,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坚实步伐。为筹办经济特区,他殚精竭虑,未雨绸缪,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口。在经济特区遭受非议和责难时,他认真调研,冷静思考,科学分析,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中央设立经济特区决策的正确性,为加快经济特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5.
<正>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20多年改革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开始到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到江泽民同志提出广东和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也正在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回顾我国20多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程,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  相似文献   

6.
钟坚 《特区经济》1997,(1):9-12
<正> 我国经济特区如何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从现实出发,利用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转型和升级,寻求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这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一、顺应和发挥后发优势 “经济特区”的称谓是我国的首创,因为在我国建立经济特区之前,世界上还没有这种叫法。然而,经济特区的问世,却已有大约百年的历史,尤其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至今风靡不衰,成为本世纪最引人瞩目的经济现象之一。首先,经济特区的发展已超越自然地域范围的限制,它已从西欧扩展到世界五大洲,除大洋洲外,亚、非、欧都各有100个以上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其次,经济特区的发展已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还是准工业化国家,抑或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都辟有经济特区。再次,经济特区已超越社会经济制度的限制,无论带有浓厚前资本主义色彩的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抑或社会主义国家,也都相继兴办了各类经济特区。 我国的经济特区,在世界经济特区发展史上还属“小字辈”,它与最早出现的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一类经济性特区相比,设区时间相差七个多世纪;与第一代出口加工区的诞生时间相比,迟了20年以上;与一些综合性特区的问世相比,也迟了十多  相似文献   

7.
成立经济特区是一场伟大的试验。其目的,就在于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闯出一条新路。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成立经济特区也是一场成功的实验。特区经济的超高速发展被全世界视为奇迹。更为重要的,是经济特区在体制创新方面所发挥的示范作用。经济特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对外开放方面所提供的经验,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对全国思想解放的推动,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为理论上的创新,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为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8.
在全方位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特区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问题被重新提出来了;有的认为"特区不特"、"正面临名存实亡的危机",甚至经济特区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也被提出来了。本文仅就此发表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特殊的共同需要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就是经济特区的衰落与消亡。殊不知,经济特区恰恰是在  相似文献   

9.
杜强 《特区经济》1994,(7):32-34
<正>经济特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的产物.它适应了世界各国经济国际化和对外开放的大趋势,并构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16年来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实践证明,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举措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当历史的脚步迈入90年代这个跨时代、跨世纪的时刻,国内却出现了对经济特区的地位与使命的模糊认识,其基本论调为“特区优势丧失论”.显然,这种论调狭义理解了特区优势,把特区优势等同于特区优惠政策.如果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利用外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济特区是我国最早大举利用外资的地区。港澳台投资和外国投资是深圳等经济特区投资的重要来源,也是推动经济特区高速增长、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和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动力。经济特区利用外资的成功实践,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促进了全国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工作,也引致全国的经济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利用外资、对外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是中国成功的经验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辩证统一在现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究竟是什么关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截然对立的。过去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不能搞市场经济;现在有些人认为我们搞市场经济,可以不要计划经济,甚至否定计划经济。另一种观点则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成一样的。例如,有些人把计划经济的优点说成是市场经济固有的,否定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和消极作用,就是一例。我认为上面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统一性来看,基础在于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经济利益关系。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基础上的协作,要求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实行计划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人们经济利益的一致性,使得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可  相似文献   

12.
中宁 《东北之窗》2008,(7):20-22
在中国举办经济特区开放部分沿海城市后,历史这次选择了海南——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被赋予当时全国最优惠的开放政策和改革试验权。其中,上世纪90年代初设立的洋浦开发区首创了外商成片承包开发模式,作为当时我国对外开放最大胆的举措,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方式的新突破。洋浦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风向标,曾经数度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建国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虽然在某些环节上几经变化,但也有变中不变的东西——即为国家计划经济服务。因此,它在结构、功能和行政管理运作上必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特点。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作相应的改革是不言而喻的。市场经济作为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经济特区要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并强调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刻理解和贯彻这一重大决策,对于进一步办好海南经济特区,开创海南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准确把握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战略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好扩大开放这篇文章。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是邓小  相似文献   

15.
卞苏徽 《特区经济》1992,(11):39-39
<正>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我国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一种社会经济体制所具有的激发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结构和功能。但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体制都具有激励机制,有些体制,如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就缺乏激励机制。怎样使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充满生机活力,或怎样激发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就需要变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形成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激励机制。市场经济是一种由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进行调节的商品经济。它是按价值规律运行的经济模式。在价值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利用外资三十年:历程、特点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在设立经济特区时,就把经济特区定位于"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市场调节为主,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经济特区大胆利用外资,并为适应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要求而锐意改革,带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对外开放30年来,我国利用外资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外商间接投资为主到直接投资为主、由沿海局部试验到全面参加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以开放、利用外资促改革和发展的独特道路。如今,外商投资正面临成本全面上升、国内外外商投资条件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1992年,以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在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加快改革步伐的同时,对外开放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目前,开放地带正从沿海向内地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与内地相结合,有重点、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区域总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包括339个县市,人口3亿2千万。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能不能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经济特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人们的习惯思维,往往把经济特区和特殊优惠政策联系在一起.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特殊优惠政策就没有经济特区.但是,特殊优惠政策并不是贯穿于经济特区发展全过程.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场所的经济特区,一方面要依靠特殊优惠政策,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如果继续无限期地维持原来的特殊优惠政策,就会违背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公平竞争原则,也不符合国际通行的规则.  相似文献   

19.
<正>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我国改革与开放“排头兵”的经济特区,在实现“两个转变”中,要发挥示范作用。 一、率先实现“两个转变”是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 实现“两个转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经济特区的要求。因为经济特区的功能涉及到生产关系的改革与生产力的发展这两方面的问题,“两个转变”正是这两方面改革与发展的体现。 实现“两个转变”是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要求,在全方位开放的新形势下,特区要如何“特”?这是特区面临的新问题。15年来,经济特区成就斐然,综合实力和人均国内生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围绕着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商品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问题,理论界与实际部门曾开展过一场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我国的经济是商品经济;有的认为,我国的经济应是计划经济。既有人认为我国现阶级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亦即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也有人主张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是计划经济;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根本对立的,神化市场经济,就会出现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等等。笔者认为,市场经济问题不仅仅是市场经济本身概念之争。对这一问题的充分讨论,关系到对社会经济运行机制中的许多问题的认识,如价格机制、信贷机制、竞争机制、经济管理体制、完整的市场体系的建立、计划与市场的结合点……等等,也可以说是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国民经济的问题。为此,笔者也就市场经济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不成熟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