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顺喜 《魅力中国》2010,(19):208-208
历史教学模式是创造历史教学环境的一种方法,是历史教学中师生活动的一种计划,是历史课堂结构和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一种教学策略。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耍找出适合自己的新路来,另辟蹊径,找方法,找兴趣。我在教学中逐渐摸索出:“情境创设、重点讲解”、“学科整合”、“动手实践”、“学教相长”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些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物理这门课在中学诸多学科中,学生普遍反映是较难学的一门课。我想之所以造成这种认识无非有两点原因:1.学生自身对这门课缺乏兴趣;2.这门课所涉及的知识抽象难理解。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把抽象的知识很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很轻松了。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用“类比”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专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普遍存在知识浅底子薄、缺少学习热情;对学习缺乏兴趣,信心不足;活泼贪玩,纪律散漫;畏难厌学情绪较严重的状况。如何激发趣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更加注重知识性和生动性。因此,中专语文教学更注重一个“活”字。本文通过强调明确语文课目的,让教学目标活起来;教学方法多样,让课堂教学内容活起来;评价多样使学生内心“活”起来,从而使激活中专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赵桂兰 《魅力中国》2014,(9):154-154,158
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一些学生往往望而生畏或不愿学习,并成了“学困生”,这严重的影响了教学的质量。要使他们学好数学,就必须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方面狠下功夫。本文论述了激发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樊孝梅 《魅力中国》2014,(4):184-184
俗话说得好:“必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的兴趣无疑是我们教师教学工作成功的黍要基础之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我们需要着重从两点入手: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首先,小学时期正是学生们好奇心最旺盛的时期,因此我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要好好利用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雷梅花 《魅力中国》2013,(28):150-150
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但由于时空的间隔.在学生眼中.历史就是“故纸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选在时空以外。乡土历史资源内容极其广泛。开发好历史乡土资源,搞好多土文化教学;对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维波 《发展》2010,(1):125-125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利用这门学科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陈胜安 《魅力中国》2010,(12):134-134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朋友,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和巨大动力。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在课堂上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年龄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孙广平 《魅力中国》2013,(19):219-219
小学数学是一门应用极为广泛的学科,在提高人的逻辑、思维、创造等能力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位学生来说,数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么样才能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怎么样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成了必须要探讨的问题。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上课多提问,适当开展学习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把“课堂”改为“学堂”,将“一言堂”改为“群言堂”。从而真正激发弦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数学的历程中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彦国 《魅力中国》2014,(3):204-204
兴趣是人的内心情绪表现,正向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动力。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这是有的学生没有体会到学习乐趣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学困生必须在激发兴趣方面狠下功夫。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周尚平 《魅力中国》2013,(20):186-187
现在,初中学生对久远的历史很陌生,很多同学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再加上传统的历史教学以老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只注重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便厌恶了生硬刻板、枯燥乏味的历史课。老师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课,课堂就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老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历史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这是我们历史老师共同研究的课题,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亲近历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我在初一上历史课时,不是一拿到历史书就开始上课,我给学生讲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营养,获得经验与启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把老人的经验传给儿童,若没有历史,老人也成了儿童。”  相似文献   

12.
曹巧典 《魅力中国》2009,(10):128-128
历史学科是一门涉及内容广泛的学科,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释历史现象,探求历史规律,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黄捷明 《魅力中国》2010,(17):304-305
作为一门辅助性的基础学科,历史课主要任务是知识的传授和德育的渗透。同时,历史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职业中专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很关键的构成部分。因此,在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李强 《西部大开发》2011,(7):106-106
历史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历史的过去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将历史“还原”,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启发学生思维,使那些久远的、尘封的、陌生的历史“再现”在学生面前,营造情境,寓教于“境”;是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利用语言情境,增强学生爱憎情感;借助音乐情境,陶冶爱国情感;演示实物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图画情境,提高学生直观性;设计表演情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胡占华 《魅力中国》2014,(3):207-207
在我教学过程中,从物理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一、全力搞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把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海涛 《魅力中国》2014,(15):208-209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高中历史的具体化教学。由于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具有时空距离所产生的丰富性、神秘性和唯一性等特点,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带着兴趣去了解、回顾过去的历史。由于历史是无法被覆盖的,教师让部分历史以信息技术独有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在合理地、科学地范围内接触历史,感受到历史最真实的存在。传统模式下的历史教学中能够使用的教学材料非常有限,一般都是在备课的时候通过有限的辅导材料与教学教材进行,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过于抽象、单一,枯燥的历史知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说明高中史地教学在学科上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历史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高考。  相似文献   

18.
雷家家 《魅力中国》2010,(23):185-185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动力源泉。尤其是针对数学这门学科,它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推理、准确无误的计算,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在知识严谨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观察能力是科学素质的基本素质之一”,“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因此,在中学学科教育中,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以至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教学在这一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以比拟的独特作用,因为他是一门以试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要靠教师的诱导、启迪。  相似文献   

20.
陆显友 《魅力中国》2013,(11):109-110
只有让学生喜欢学、爱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自发地去追求和学习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兴趣培养起来,才能更好地学好历史,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