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新农村建设脚步,是国家发展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农民在农村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想要促进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则需要注重新时代农民的培养。要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解决目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科技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经济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体。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发达国家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已有成型的经验可供借鉴.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现代消费与流通的需要,是发展现代粮食生产的需要,是40新社会管理与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是实现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伟 《西部论丛》2007,(12):29-31
新农村建设已深入民心,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而如何培育新型农民则尤其需要引起我们重视。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见物”,需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引导特色农业发展,但更要“见人”,需要培育新型农民,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而培育新型农民要远比给农村修马路、盖房子艰巨得多、重要得多,因为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人翁地位,以农民为本,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始终。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作为必备素养之一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程度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文章通过互联网发展、自媒体发展以及农民信息素养发展几个方面的现状分析,从政府、个人两个层面讨论了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提升的必要性,提出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民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激发农民信息素养教育需求、加强信息安全与...  相似文献   

5.
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其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6.
王雪  周爽 《改革与开放》2023,(21):40-46
数字技术的发展助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农村的生产生活呈现出数字化的新特点,同时也对农民数字素养培育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农民数字素养培育存在培育主体缺位、培育资源缺乏、培育政策缺少等现实困境。面对农民数字素养培育的困境,需要从强化农民数字素养培育主体地位、加强农民数字素养培育资源供给、健全农民数字素养培育政策保障三个方面提升农民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7.
提高留守农民素质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成败.通过对安徽省留守农民抽样调查发现:留守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素养有待提高,市场适应能力更需关注,留守农民亟需进行有效培训.当前农民培训工作中,需要完善农民整体培训体系、构建农民分类培训体系以及创新农民培训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赖玲玲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62-168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和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梳理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农村电商发展的胜任力特征要素,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样本数据,对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农村电商发展的胜任力特征要素进行认同度、平均重要程度和标准偏差的分析,构建纵向以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和态度、个人品质三个层次,横向以关键核心胜任力、核心胜任力、重要胜任力和补充支撑胜任力四个维度为基准的胜任力模型,共包含22个胜任力要素。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依赖于农民,成败的关键在于新型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本文首先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失衡状况考察了发挥新型农民主体作用的必要性,接着从中国农民素养角度探讨培养新型农民的迫切性及其经济学价值,并进一步剖析了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制约因素,分析认为充分发挥新型农民主体作用应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自律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运行机制的培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的目标。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下在校大学生文化素养现状,深刻认识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研判普通高校实施文化素养教育的短板。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围绕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社会环境等教育元素开展研究,从激发大学生内生动力、增强教师引领力、发挥社会辅助力等方面聚焦探索大学生文化素养培育方法和路径,实践中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11.
农民影视素养教育,是当前被学界和教育界普遍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民影视素养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推行农民影视素养教育的参考性策略,希望能够为农民影视素养教育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友善品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大学生友善品德的培育不仅可以促进提高个人道德素养,而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新人。新时代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面临多重困境,需要从完善社会教育、强化学校教育、增强家庭教育、加强个人教育等四方面入手,不断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调节城乡差距的一项重大决策。广西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农民文化水平整体较低、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农民的商品意识淡薄以及农村文化生活设备缺乏、文化生活形式和种类极为简单等问题。新农村建设需要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后盾,把文化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一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二是提升农村的教育条件;三是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四是改善农村文化生活设施。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必须具备比较高的科技文化、思想道德、卫生健康、经营管理及民主法律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为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我们就如何提高农民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5.
王淑芬 《唐山经济》2006,(10):45-4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广大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育成有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6.
汤玉权  吴月英 《乡镇经济》2010,1(4):87-90,104
由市场经济推动和党的政策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国蓬勃发展,并具有组建形式上的多元化、组织方式上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利益分配上合作组织和农户双赢的特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于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上存在基层干部认识不足、普遍缺乏资金、内部管理不够民主规范等问题。因此,需要提高地方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政府要推行优惠政策,要健全专业合作组织机制,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以此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更好地培养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7.
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决定性的因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培育新型农民的职业自豪感,提高他们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引领作用;完善新型农民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动态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培育体系,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培育更多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够顺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那些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并且主要以务农收入作为生产生活来源,栖居于乡村或者城镇的农业从业人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求农村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政治、民主和文化建设。在此环境中,加强农民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政治素养有新的要求,同时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着对国情政治认识不足和对自身情况认识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强化政治素养,特别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加强全面学习,开拓思路视野;强化业务水平,培养担当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