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用于单相DVR改进最小能量的电压补偿策略,这种方法能够使装置在向系统输出较小有功功率实现补偿时,解决补偿前后负载侧电压相位跳变较大的问题。为验证上述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采用MATLAB/Simulink对这补偿策略的补偿效果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LCL谐振型IPT系统为研究对象,对LCL谐振型IPT系统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LCL谐振网络补偿电容的解析式和系统参数满足系统软开关工作的边界条件,并通过Matlab/Simlink模型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最后,总结出了系统参数设计和软开关实现的方法。在频域中基于鲁棒H∞综合方法综合了鲁棒H∞控制器。并分析了闭环系统的鲁棒睦能和鲁棒稳定性。最后基于Matlab/Simlink平台和搭建的实验系统对H∞控制器进行了验证,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本文针对LCL型IPT系统所设计的鲁棒H∞控制器使整个闭环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陛。  相似文献   

3.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 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进行合 理的无功补偿和有效的无功补偿自动 控制,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而且能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降低电能损耗,充分发挥电网经济运 行效益。  相似文献   

4.
张超 《魅力中国》2013,(29):299-299
在煤矿提升系统中,变频器作为特殊的低频电源,在保持输出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外部控制信号的要求和实际的运行速度,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实现了矿井提升机高压电机减速段的平稳制动和稳定爬行。本文对变频器在我矿提升系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容电流反馈双闭环瞬时值控制的逆变器具有输出波形正弦性好、动态响应快、输出外特性硬和稳态精度高等特点。传统数字控制器采样与计算延时,实时控制性差,实现双闭环瞬时值控制比较困难。传统的双环控制电压外环与电容电流内环是耦合的,电压外环对电容电流内环有交叉干扰,从而使得内环不再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而且内环的惯性比外环的惯性要大,因此在内环调节时外环的输出电压不能被认为是不变的,即输出电压对内环的影响不可忽略。文章研究了电容电流反馈瞬时值控制电路的数字实现方法,提出了基于电容电流反馈的解耦控制方法;采用输入直流电压反馈解耦控制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并利用MATLAB仿真工具进行了系统仿真。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的微电网实验模拟系统以STC15F2K60S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由三相逆变器、滤波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等电路构成,利用自然数查表法在单片机输出SPWM脉冲信号,采用双极性调制驱动三相全桥逆变电路,实现了在三相对称Y型连接的电阻负载上得到稳定的正弦波交流电的功能。测试表明该微电网模拟系统输出电流、输出电压和频率,满足负载线电流、线电压以及工频的相关要求,且交流母线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少于2%、逆变器的运行效率高于85%。该系统可以通过按键设置控制微电网系统中两个逆变器的并网操作或独立运行,具有操作容易、维护简单、造价便宜的优点,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在电网传输电能的过程中,既有有功电能的传输,也有无功电能的传输,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在电网传输的过程中,既有有功电能造成线路电能的损失,也有无功电能造成的线路的电能的损失。简称为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有功损耗是电能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产生的损耗,而无功损耗则可以有选择补偿的方式,减少线路中传输的无功电能来减少电能的损耗.因此.  相似文献   

8.
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PLC对设备进出水温差进行控制的方法。PLC作为核心控制单元,负责对温度信号的采集,通过A/D转换将温度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线性输出的数字信号。变频器的运行频率根据进出水的温差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并通过D/A转换模块,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输出,模拟电压信号来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通过变频器驱动冷冻泵运行,最终达到缩小进出水温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电压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当我们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安全稳定运行,系统网络损耗的高低,以及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都与电压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变成了改善电网的电压质量。目前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主要是(AVC)装置,最优潮流的研究,有利于电网的有功和无功的合理分布,研究最优潮流在地区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系统(AVC)申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地区电网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本文分析了近年来电压无功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VQ C 装置)、电压无功集中分析集中控制(AVC) 系统的技术思路。提出对于调度自动化主站+ 若干集控站的调度运行管理模式应当采用分布式AVC 系统;应当考虑省级电网、地区级电网、县级电网的电压无功分区分层分级联合协调控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同时还需将10kV线路无功补偿自动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技术纳入全网优化协调控制;做好电压无功控制的前提之一是做好无功补偿设备的规划。  相似文献   

11.
三相PWM整流器大多数采用双环PI控制。然而,该控制方法对负载变化不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在三相PWM整流器的电压外环增加扩展状态观测器,通过扩展状态观测器实时观测负载扰动变化,同时对扰动进行前馈补偿。所提方法无须改变传统三相整流器的总体控制结构,仅通过负载扰动前馈补偿即可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控制相比,在负载发生变化时,所提控制方法电压波动小、电压恢复时间短,电网电流THD小,具有更好的负载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详细介绍了国内数字集群系统使用的频偏估计算法,重点分析了使用导频信号的处理算法和利用训练序列进行频率搜索的算法,并给出相关仿真结果。同时根据集群系统的信号特点研究了解调算法涉及的相关内容以及对频偏估计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刘一丁 《魅力中国》2010,(14):114-115
无功补偿是保障电网电压和电力系统变电站经济运行的必备条件之一。无功功率不足会导致电网电压波动发生畸变,系统的输电功率因数降低。不稳定的电压会影响系统整体供电质量,损坏对无功较敏感的贵重用电设备,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系统电压崩溃瓦解,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针对无功不足带来的危害,介绍相应的无功补偿设备,结合蚁群算法探讨电网电压调整和无功补偿最优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AD9850输入频率调节字来实现输出频率控制,对AD9850模块输出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实现扫频信号输出。采用矩阵键盘扫描,液晶1602显示操作方便简单,具有十分友好的人机界面,根据输入的起始频率,终止频率和步进频率,实现手动或自动线性扫频。还可用作高精度点频信号源,输出方波和正弦波。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目前ICPT系统在信号传输速率慢、抗干扰性差以及影响主电路正常工作等缺点,研究发展出一种新型的ICPT系统高速信号传输技术,谊技术能在基本不影响主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实时高速的信号传输。并搭建了硬件实验平台,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厦实验波形图和仿真波形图的对比,验证了本方案的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音频信号发生器是测量声音信号处理设备性能指标必不可少的仪器,文章首先论述了声音信号发生器的研究现状,然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分别调节输出电压的占空比、频率、幅度的脉冲波形可调的声音信号发生器,且该声音信号发生器的占空比、频率、幅度可实现单一的调节。最后针对设计的信号发生器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并设计的新型脉冲波形可调的声音信号发生器实用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配电站中,由于电压互感器的非线性电感与线路对地电容的匹配而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直接威胁电力系统的运行,如不采取有效的消除措施,会引起电压互感器(PT)的本体烧毁,严重时会引起爆炸并诱发母线短路故障,造成事故,这种情况在10?35kV 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并不少见。铁磁谐振是电力系统自激振荡的一种形式,是由于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铁磁电感的饱和作用引起的持续性、高幅值谐振过电压现象。其主要特点为:  相似文献   

18.
董公社 《发展》2011,(12):158-159
变压器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是我们施工单位在交给运营单位前期的日常工作的重点,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担负电压变换、电能传输和终端分配的电力设备。现根据对变压器的运行、维护管理经验,分析总结变压器异常运行和常见故障。  相似文献   

19.
田中强  张崔嵬 《魅力中国》2013,(25):341-341
现今阶段,储能技术的发展已日臻成熟,而电网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将储能装置应用于电网中,能实现电网的动态功率补偿从而极大地增加电网的运行控制的主动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城市地铁等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及相关设备招标中经常遇到的电源脉动率技术指标进行了深入、细致和全面的分析,阐述了对该指标的六种不同定义方式及其原因。针对多相整流装置,导出了整流变压器曲折绕组匝数比的通用计算公式;提出了输出电压波形图绘制的通用方法;给出了输出电压的通用数学表达式;给出的输出电压峰值系数的相量图计算法;导出了六种不同定义方式下其输出电压脉动技术指标的通用计算公式;给出常见多相整流方案的计算结果,并由此得出了有益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