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海军 《西部大开发》2011,(11):116-116
作文批改是作文的重要一环,写好作文批语有助于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无论采取何种批阅方式,都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因为学生最关注的还是老师评判的结果,作文本发下来,学生首先翻看老师所下的批语。可见老师的批语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能力的训练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言辞亲切,评价中肯,富有启发性的批语,不仅能启迪思维、疏导情感、激发作文兴趣、增强写作信心,起到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作用.还能成为师生思想交流的媒介。  相似文献   

2.
程艳飞 《魅力中国》2013,(10):129-129
一、对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的反思现在许多学校还基本沿用传统“三步式”作文教学模式,即“老师命题一学生作文——老师批改”。在这一过程中,首尾是老师,中间是学生,淡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老师命题”而言,只是老师“一言堂”,没有把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放在重要位置,自然也就没有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把“老师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把学习主体的学生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学生怕写作文,一上作文课就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更有的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写出的文章或是东拼西凑,虚情假意,或是内容苍白,文不达意。而一些老师谈起学生的作文,也无非是语言拉杂,内容干瘪,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学生作文最普遍的问题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表明,就是要切实尊重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  相似文献   

4.
三年级作文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也是一个关键,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其中要突出几个环节:日积月累,丰富学生语言;指导观察,积幂写作素材;三、从读学写,模仿写作结合;四、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思维;五、同伴互助,指导习作修改;六、呵护信心。多种形式鼓励  相似文献   

5.
郑俊红 《魅力中国》2013,(13):213-213
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这样以来,解放了老师,也锻炼了学生,实在是两全其美的一件事情。那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陈梅凤 《魅力中国》2014,(17):138-13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不少语文教师怕“教”作文,因为作文指导费尽心力却难有起色;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因为绞尽脑汁却言不由衷。小学生习作中的“套、编、抄”现象较严重,矫揉造作、虚情假意的现象较突出。学生的习作千人一面,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独特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彰显。作文教学的实效性也大打折扣。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深思。  相似文献   

7.
崔素钦 《魅力中国》2012,(32):138-138
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命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学生之所以视作文为畏途,对作文不感兴趣,与这种教学模式的陈旧不无关系。其实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文章时作者常处于一种激烈亢奋状态,在激情中行文,文如泉涌,一气呵成,紧凑绵密,摇曳生姿;相反,在没有激情的状态下“挤”,文,则思路堵塞,语句枯燥,文章呆板,甚至难以写下去。学生写好作文,平素要多积累,多练,多写,多思考,多总结,这些固然重要,但如果老师在日常的作文指导中能够通过某些有效途径撩拨学生的情思,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激起学生写作的激情,使他们在拿到作文题目后产生强烈的“我要写”的表达愿望,那么,对于学生更快更好更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无疑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李会然 《魅力中国》2010,(30):132-132
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是当前作文教学的难点,也是最令老师头痛的事,而真正想让学生的作文焕发生命力,激扬人生,必须从积累语言、作文创新评价等方面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李云峰 《魅力中国》2014,(6):153-15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精华浓缩,必不可少。但一提起作文课。不仅学生们深感烦恼,就是老师也不禁皱眉。而让我们广大教师头痛的原因大多是学生言之无物、无序、无法,老师对此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似乎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无从下手。本文主要从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两方面来谈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石维明 《魅力中国》2010,(29):169-169
“作文作文,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仍难成文。”害怕作文,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心理。小学作文可以说是作文的入门,孩子们刚刚接触作文,正是无从下手之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谈作文色变,这是承担语文教学的老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涛 《西部大开发》2011,(10):126-126
不少学生写好作文从不检查、修改,甚至出现标点符号、字词遗漏和其它明显的错误等。老师呢,在作文堆里划呀,添呀,写呀,把作文批得大红一片,煞费苦心。结果花费得时间最多,可收效甚微。作文一发下去,学生一看等级,万事大吉。老师的千辛万苦却付诸东流,我试着让学生自己参与修改,经过指导训练,既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云 《魅力中国》2013,(14):146-146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头戏,历来有“成亦作文,败亦作文”的说法;所以,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重视对初中作文的教学。如何搞好初中作文的教学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习作,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条件。让学生在生活中、活动中体验作文的乐趣,在老师的鼓励中下快乐写作。学生怎能不喜欢作文呢?  相似文献   

14.
袁丽丽 《魅力中国》2014,(15):207-207
作文作为语文考试的重头戏,让很多学生恨得牙痒痒:下笔时无话可说,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挤,老师讲的作文方法可谓简单,可学生做起来落不到实处。那么,面对作文,我们真的就只有束手就擒、甘拜下风了吗?其实,在平实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以实用的方法,让学生有话可说,作文逐步提高,作文教学是有迹可寻的。  相似文献   

15.
邰玉华 《魅力中国》2013,(32):133-13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也是令老师和学生均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众多的老师和学生。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胡东银 《魅力中国》2013,(34):103-103
怎样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作文教学上出实效。  相似文献   

17.
王芳 《魅力中国》2014,(10):124-125
作文教学共同困扰着老师和学生,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成了最棘手的问题。此文介绍了一些方法。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和学会做一个爱夸人的老师二、与阅读教学相结合三、进行炼字训练。  相似文献   

18.
张毅 《魅力中国》2010,(31):314-314
批改作文。一直是身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为之烦脑的工作。每次,都要对几十本作文细细斟酌,好在旁边写上一些“切实可行”的评语,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看过之后.作文水平能有所提高!可又有谁知道,有几个学生看你老师写了什么,又有几个学生看过之后能重新按照老师的提议修改一下?针对这种情况,我对班里试行学生作文互批。  相似文献   

19.
谭贵海 《魅力中国》2014,(12):133-133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注重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积累材料,丰富文库;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注重引导,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注重作文的评价,贯彻激励性原则,唤起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疼的事,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的批阅又是一件细致而烦琐的工作,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对于老师精心批阅的作文,学生往往只注重老师给的等级,而忽略了老师的圈点,批语。使老师的心血付诸东流。在本学期,我任四年级的语文课,为了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走进作文,把修改作文的权利交给了他们,做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尝试,效果还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