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在实践中推行校本管理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倡互助互利、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经费保障等,目的在于为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寻求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在实践中推行校本管理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倡互助互利、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经费保障等,目的在于为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寻求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黎锦鲜明的艺术特色与其所生活的环境、审美情趣、本民族文化传统有紧密的联系.黎锦的文化价值不仅表现在艺术审美价值,而且还在于它所传达的社会认识价值,在于能够促进本民族经济发展的经济开发价值.对黎锦的文化价值的认识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抢救和开发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鄂伦春民族语言课开发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新生鄂伦春民族学校鄂伦春语言课开发中学生人数少、语言环境差等因素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继续开展课程建设和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承交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渭南历史文化"校本课程是建立在本地区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的.本课程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对话式教学两种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从而构建学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学生的视野从教科书延伸到乡土、民间,延伸到生活,提高教师专业化的能力,促进教师在课改中大胆探索,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6.
“渭南历史文化”校本课程是建立在本地区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的。本课程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对话式教学两种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从而构建学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学生的视野从教科书延伸到乡土、民间,延伸到生活,提高教师专业化的能力,促进教师在课改中大胆探索,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7.
蔡启芬  陆然 《魅力中国》2014,(9):246-248
旅游发展离不开导游人员的参与,导游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的纽带,旅游者通过导游来了解旅游地,导游通过自己的服务引导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审美。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核心部分,根据文化构成的形式和特征因子,民族文化主要分为“外显型”文化和“内隐型”文化。其中“外显型”文化主要包括: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族语言以及民族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化艺术等,这也正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用的重点部分。本文基于导游的视角来研究贵州省西线旅游中民族文化展示的现状,分析展示的不足,提出通过导游人员、民族地区居民和新型农家乐几个方面来构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深层展示途径。  相似文献   

8.
贫困地区课程资源相对贫乏,许多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我校的枝本课程开发立足于学校校情,采取一些有效做法.确保枝本课程开发时课程资源的充足,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这一概念格外引人注目。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承担着教授民族学生语言文字、培养他们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在民族地区语文教育中强调和研究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实现课程目标、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经过十几年语文课程改革历程,许多研究者和课改一线的学校及教师在对  相似文献   

10.
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结果。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备受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已经成为关注民族生存的研究者研究的重点问题。对近年来有关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危机、方式、机制、传承场,特别是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高春梅 《理论观察》2009,(6):103-104
民族教育在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固化和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承和光大本民族的文化要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而最有效的载体和可靠的保障在于培育达斡尔族新人,通过他们血脉相传、引领作用,使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民族文化,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精神"的形成、凸显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个性魅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丰富和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7所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校园民族建筑较多,民族文化课程建设不乐观,民族社团文化相对匮乏,民族文化活动内容初浅。为了促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利用校园基本建筑营造校园民族文化的氛围,通过课程教学设计充实校园民族文化的内涵,依托民族文化社团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借助校园民族文化活动提升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民族的经济与其文化是统一的。在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中,民族经济不仅受单个民族文化的制约,而且受国家统一文化即国民文化的制约,民族文化构成民族经济的重要内涵与内容。通过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发挥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文化经济,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钦州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研究,从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和价值等方面,来阐述钦州学院校本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拟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开发适合新升格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校本课程,为钦州学院公共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侠  王鹏 《中国西部》2014,(41):89-91
<正>校本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的重要平台。当下,很多区域的学校都在大刀阔斧地设计和开发匠心独运的校本课程,以此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经典的文化资源、精美的图案配画……可谓"高贵典雅"、大气十足。不过,许多学校和教师精心设计和开发的校本课程并未受到学生的热捧,课程开发者们的良苦用心并未激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甚至许多学生  相似文献   

16.
杨雁 《魅力中国》2011,(11):237-23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旅游越来越热。本文主要介绍了民族文化及民族传统节日在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要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依托保护民族文化。在开发民族旅游资源过程中,应该保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以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使各民族形成各自的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的开发与创新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南宁作为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首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其城市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颇具典型意义。认真研究南宁城市文化建设的得失,十分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文化建设的规律,正确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文化开发与创新的路径,更好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云南白族地区为对象,探讨了白族文化教育资源在学校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为在制定相关民族文化开发利用政策时能提供时代性依据,以更好实现对民族文化中教育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刘海荣 《发展》2011,(3):132-132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管理开始从"国本"走向"校本",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和采用校本研训。校本研训彰显着学校的特色,超越传统课程模式,对促进学校文化重建和走内涵发展道路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校本研训的内涵(一)校本研训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合称。以校为本,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研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它基于学校,将教学研究和培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策略。它主张问题即课题,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二)校本研训的形式主要有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辅导、合作研讨、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手段,使研训工作落到实处。它的初级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终极目标是全面推进课改,实施素质教育,为民族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课改打破了原有的教研与培训局面,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教师的教研与培训像过去那样单靠教研或培训部门一竿子插到底,不仅不可能,也不现实,唯有进一步改进教研和培训工作,构建与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研训制度,才能有利于新课程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20.
王秀娟 《发展》2015,(4):127
按照高水平完成国家课程,大力发展校本课程的指导原则,陇西县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教育资源,积极拓展教育视野,在校本课程建设上成效显著. 一、强化管理,确保三级课程建设规范有序实施 按照“国家课程开足开齐、地方课程求精求细、校本课程突出特色”的原则,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组织实施、教材管理、课时安排等方面应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陇西县采取“三结合”的方式加强培训工作,即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研究相结合,专题培训与讨论探究相结合,有效克服教师对学校课程开发的神秘感和畏惧感,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思想认识,扫清课程开发中的一些盲区,同时将开展课程建设情况列入重要督评内容,作为学校考核的一项必保指标,对课程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保证学校三级课程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