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员工健康管理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一切从人性和人的需求出发,尊重员工的选择,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给员工提供更大的发展舞台和更充分的发展条件,并努力实现人的价值的最大化。因为只有实现了人的价值的最大化,才有可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涉及到员工的培育与成长,员工的选聘与任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员工参与管理、人际关系、团队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是一项多目标、多因素、多功能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企业管理中达到以人文本,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本文结合企业管理新形势,分析了影响企业“以人为本”进程的原因,并重点列举和分析了企业疏于对人的管理,出现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同时结合个人从事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体会,从七个方面介绍了企业如何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践中,员工离职无疑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话题.自从管理者开始关注“如何有效管理人”这一问题开始,员工的离职和留职就一直是学界和产业界都关心的话题.早期,人们的传统认识是“人员离职和流失总是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离职率应当越低越好;当然,如今大多数管理者的认识早已发生变化,离职率低并不意味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适当水平的离职率反倒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促进因素.从企业实践来看,员工离职也的确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现象和模式.  相似文献   

4.
企业只有一个真正的资源:“人”。当“以人为本”的思潮越来越主导现代管理,“员工活力管理”、“企业情商(EQ)管理”、“感性领导”等话题在越来越广的企业范畴引起了瞩目与广泛的讨论。从人资部门到非人力资源部门,如何选对人、用好人成为了企业营运基础性工作、企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管理的人性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管理学的发展,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发展轨迹,就是管理冲破“见物不见人”的狭隘视野,越来越关注起“人”,关注起精神文化的因素来了。而一旦“人”进入到管理理论的视野中,我们可说,就开始有了企业管理哲学,企业的人性化趋势也就日益凸现出来了。现代管理正是以这种人性化管理为特征的。人性化的管理的内涵人性化管理以重视人的情绪、情感等因素为前提,表现在让职工在工作中常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瑞典著名的“沃尔沃”牌汽车厂提出一个口号:“让工人愉快地工作是企业成功的根本。”企业应努力塑造一种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感到…  相似文献   

6.
在东方文化背景中,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人们往往是“你对我怎么样我就对你怎么样”.当管理者的公民行为缺失时,就很难得到员工公民行为的积极回应. 如果员工主动要求加班,作为“一种自觉的个体行为”,在管理理论中可称之为公民行为,原本值得欣喜,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但从富士康、三星电子等相关工厂相继传出员工“愿意加班”的消息,怎么也让人高兴不起来——因为有劳工维权组织认为,员工的极低工资导致他们别无选择.员工为了挣加班费而加班,在“被愿意”的背后,是管理者自己在实施不正当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以往,企业会把对员工的大部分关注都放在入职管理和在职管理上,想方设法在员工就职期间从工作、薪酬福利、环境、组织文化、员工关系、职业发展等多种途径保留员工,延长其在企业的工作周期.然而,管理者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无论企业做了多大努力去做员工保留计划,也无法改变新生代员工爱冒险、随性、喜欢“游走”在不同企业和行业的个性特征.面对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且在未来仍将延续的离职率,企业管理者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审视离职员工管理,不能在给员工办完离职手续后就“挥一挥衣袖”,从此和员工“作别江湖”.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也是员工自身安全的需要:实施以”人”为本安全管理达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也是员工自身安全的需要:实施以”人”为本安全管理达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向知识经济挺进的征途中,要一马当先,必须发挥人的无限创造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业绩管理注重员工个人发展,通过挖掘员工潜力,以提高企业业绩.它让员工充分参与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使员工与企业目标一致,实现"双赢".实施业绩管理需要企业从理念到行动的彻底变革,只有掌握成功业绩管理的要诀,才能拨云见日,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11.
员工离职,原因不下百种,但归结起来无非是现实与预期之间的落差太大.比如,拿到手的薪水与预期相差太远,工作环境与预期相去千里,同事关系不及想象中那么和谐,等等.员工的预期,一方面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一方面也决定了员工能否在一个企业安心工作.因此,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要学会进行有效的员工预期管理,使员工的预期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贴近.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做好员工预期管理需要从薪酬发展预期、职业发展预期、环境预期三个维度入手,抓住12个重点,改变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容业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从一开始的“品牌文化建设”发展到“品牌建设依托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后建设重点又从企业层面转移到人本层面,从“企业家精神”到“美容师(企业员工)”再到职业化的“策划者”和“培训师”,美容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从物到人、从上到下、从自我探索到专业化建设的过程。后美容业企业文化建设开始向系统化、专业化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3.
<正>以人为本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法宝。企业要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主体潜能,推动企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而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改革,从而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企业管理需要以“人”为核心,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尊重人的价值,抓住人、开发人、培养人、用活人,通过多种激励手段培养员工共同价值观,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此外,“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也提倡企业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大的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于铁路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激励入手,分析了铁路企业员工的心理思想特点,重点分析了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利于员工激励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入手,最大限度的激励员工.  相似文献   

15.
卓越企业建设,注重从“心”开始.上海通服对标中通服“构建卓越绩效企业”的要求,制定了新一轮发展战略,各分、子公司认领了业务收入和实现利润均比上年增长16%的“R2”指标.随着企业复合指标的增长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服务期望值不断上升,市场外拓难度不断加大,作为企业最可贵生产力的员工们在心理层面上不同程度地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如何改善员工心智模式、保障员工身心健康,从而实现共赢之美——企业与员工的和谐、信任之美——员工之间的和谐、平衡之美——员工内心的和谐,日渐成为企业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知识型员工是转制科研院所企业的主力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激发好、利用好、管理好知识型员工能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的源动力。本文着眼于知识型员工这一群体,从转制科研院所企业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制约知识型员工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构建组织管理转型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知识分享平台“三个平台”的管理策略,推动企业留住人、用好人,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朋 《中外企业家》2014,(9):177-178
知识型员工是转制科研院所企业的主力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激发好、利用好、管理好知识型员工能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的源动力。本文着眼于知识型员工这一群体,从转制科研院所企业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制约知识型员工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构建组织管理转型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知识分享平台“三个平台”的管理策略,推动企业留住人、用好人,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梁晨 《中外企业家》2013,(10):186-187
随着“80后”渐渐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90后”也开始步入职场。“90后”员工由于在职场中表现出与其它代际明显不同的职场特征,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新的管理问题或困惑。如何引导“90后”新生代员工,使其成为既保持“90后”优点,又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员工,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90后”新生代员工的职场特征及管理困境,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从信任、期待和赞美激励三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满意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当今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在以人为本的价值管理理念上,正经历由对外“以顾客为中心”到对内"以员工为中心”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重视员工满意度,并进行了员工满意度的相关调查、分析等研究工作,如何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是不少企业领导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如何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从而达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颠覆了工业社会的管理理念,从“物本管理”发展到“人本管理”、“能本管理”,即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培养、鼓励和发挥员工的创造能力,这就强烈要求企业管理者能为之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这种以培育员工创造力为目标的宽容型企业管理模式,正是许多企业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